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4篇 |
免费 | 1525篇 |
国内免费 | 7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0篇 |
儿科学 | 182篇 |
妇产科学 | 62篇 |
基础医学 | 751篇 |
口腔科学 | 534篇 |
临床医学 | 1613篇 |
内科学 | 1301篇 |
皮肤病学 | 89篇 |
神经病学 | 178篇 |
特种医学 | 688篇 |
外科学 | 1213篇 |
综合类 | 3611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1389篇 |
眼科学 | 166篇 |
药学 | 1640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1232篇 |
肿瘤学 | 5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9篇 |
2023年 | 226篇 |
2022年 | 451篇 |
2021年 | 575篇 |
2020年 | 477篇 |
2019年 | 282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358篇 |
2016年 | 235篇 |
2015年 | 502篇 |
2014年 | 658篇 |
2013年 | 791篇 |
2012年 | 1112篇 |
2011年 | 1242篇 |
2010年 | 1147篇 |
2009年 | 1032篇 |
2008年 | 1077篇 |
2007年 | 992篇 |
2006年 | 885篇 |
2005年 | 705篇 |
2004年 | 481篇 |
2003年 | 475篇 |
2002年 | 314篇 |
2001年 | 256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以喹那普利为内标,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后,采用HPLC-MS(TOF)联用技术,以电喷雾(ESI)作为接口技术,以宽的m/z为数据采集范围检测后,选择准分子离子[M H] 作为检测离子,进行滤过、积分的方式检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的浓度。结果: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0μg·L-1和0.5~40μg·L-1,日内精密度与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专一和快速的优点,可满足雷米普利在人体内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50 Hz 3.6 mT不同处理时间的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s)对体外培养人脐带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stem cells,HUCSC)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SC,传代后随机分为6组。用频率50 Hz,3.6 mT的SEMFs分别每天处理HUCSC 0.0(对照组)、 0.5、1.0、1.5、2.0 h和2.5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在磁场处理后的15 d 和17 d 分别用茜素红和vonkossa对钙化结节进行染色,在磁场处理后的第4天和第6天 PCR检测胶原Ⅰ(Collagen-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mRNA表达量的变化,在磁场处理后的10、12、14 d 和 16 d测定ALP活性。结果:1.0、1.5、2.0 h和2.5 h组促进HUCSC增殖;磁场处理后的7~9 d细胞出现钙化结节;在SEMFs处理后的第14天和第16天0.5 h组和1.0 h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SEMFs处理组能增加HUCSC钙化面积,其中尤以0.5 h和1.0 h最为明显;SEMFs能增加Collagen-Ⅰ和BMP-2 mRNA表达量,其中尤以0.5 h和1.0 h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50 Hz,3.6 mT 1.0、1.5、2.0 h和2.5 h促进HUCSC增殖,同时SEMFs组能促进体外培养HUCSC成骨性分化,尤以处理0.5 h和1.0 h促进成骨性分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改良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isual Double-Lumen Tube,VDLT)塑形方法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08至2021-08我院胸外科择期手术单肺通气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Ⅲ级,年龄24~80岁,性别不限,BMI 19~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塑形组(Tsaditional Shaping,TS组)和改良塑形组(Isproved Shaping,IS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的心率(Heart Rate,HR)及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支气管定位情况;记录术后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TS组插管时间(67.1±23.8)s明显长于IS组(38.9±10.0)s;TS组插管次数1.3±0.4次明显多于IS组1.0±0.0次(P<0.05),两组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支... 相似文献
44.
45.
葛来安认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是由于湿热内生,瘀毒内蕴,使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腹痛,湿热为因,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上以通腑泄浊,理气止痛,活血解毒为法,采用化瘀通腑泄浊方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研究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以及5-Lox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RT-PCR分别检测5-Lox的蛋白和mRNA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5-Lox抑制剂齐留通(Zileuto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5-Lox蛋白表达于肝癌细胞浆,局灶细胞核膜亦见阳性染色,RT-PCR可检测到肝癌细胞5-Lox的mRNA的表达。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给予不同浓度的齐留通处理24小时后,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结论:人肝癌细胞株HepG2存在5-Lox的表达,5-Lox抑制剂齐留通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9.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125例慢性胰腺炎病例,总结其中12例因胰头占位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病例。结果12例患者术中探查均显示肿块位于胰头,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其中1例与门静脉有粘连,但尚能剥离,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慢性胰腺炎。结论目前区分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尚无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鉴别方法,CT结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大部分病例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