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1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24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78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705篇
内科学   432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科学   431篇
综合类   1495篇
预防医学   669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685篇
  7篇
中国医学   490篇
肿瘤学   15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重型颅脑创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3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4例DAI患者中存活26例(76.47%),其中恢复良好及中残16例(47.06%),重残及植物生存10例(29.41%);死亡8例(23.53%)。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创伤中最重的一种,致残率及病死率非常高,本组病例均及时采取系统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救治原发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在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彭金昀  甘润良 《医学综述》2008,14(9):1293-1294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是属于转录抑制因子多疏基基因家族中的成员之一,Bmi-1在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细胞增殖和衰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Bmi-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干扰Bmi-1表达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制一种对卒中后肢体瘫痪具有独特疗效的沙床,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沙床由钢板焊制的床架和沙池盒两部分构成,以沙介质和芳香类中药为主要内容物,床体的下面安装有带振子的电机和电热器。选择250例脑梗死和2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沙床治疗,并分别设立对照组。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使用沙床后3个月时行为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脑梗死组ADL评分比对照组降低6.6分(P<0.01),脑梗死组比对照组降低6.4分(P<0.01)。结论偏瘫治疗沙床对脑卒中造成的偏瘫具有较好的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索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程中IL-1R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 用牛脊髓髓鞘碱性蛋白加完全福氏佐剂对豚鼠进行免疫,诱发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EAE不同时期中枢神经系统中IL-1R的表达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抗蓖 凝集素RCA-1标记小胶质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星型胶质细胞。结果 在EAE症状出现之前3d至临床高峰期,小胶质细胞样细胞呈现IL-1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IL-1R的星型胶质细胞样细胞呈活化状态,而恢复期则主要为星型胶质细胞样细胞呈现免疫反应阳性。结论 在EAE不同时期表达IL-1受体的细胞型不同与不同时期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类型有关,即与EAE早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恢复期星型胶质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ADAMTS14基因rs47470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3例受试者,均为中国汉族女性,其中病例组103例,健康对照组110例。从采集的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片段,对反应产物测序确定基因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及实验组的年龄分布采用t检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病例组103例中基因型频率为38.8%(AA)、55.4%(AG)、5.8%(GG),对照组110例中基因型频率为40.9%(AA)、43.6%(AG)、15.5%(GG)。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遗传模式中,病例组基因型频率为94.2%(AA或AG)、5.8%(GG),对照组基因型频率为84.5%(AA或AG)、15.5%(GG),病例组中AA、AG型明显高于对照组,是发病的风险因素(OR=1.114,95% CI:1.015~1.223,P=0.028)。结论:ADAMTS14基因rs474709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s474709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健、患侧上肢最大等长收缩(MIVC)屈、伸肘时的表面肌电表现,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上肢的肘功能状态.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肌电设备采集观察组双侧上肢及对照组一侧上肢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提取3 s峰值的均方根值(RMS);计算出协同收缩率(CR).统计分析观察组健侧、患侧上肢与对照组间RMS及CR的差异.结果 ①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RMS: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IVC屈肘CR/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为22.48±8.78/34.38±19.27、观察组健侧上肢为17.53±7.81/18.18±7.98、对照组为12.41±5.06/13.66±3.73.MIVC屈肘C/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及健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均明显受损,且患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7.
雌二醇、促甲状腺素变化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后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sTSH)变化与产后抑郁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对60例产妇在产后第7天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产后雌二醇和促甲状腺素,同时用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Beck抑郁量表(BDI)、一般健康问卷(GHQ)对产妇在产后7天内进行评定。结果 产后E2及sTSH变化与EPDS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产后雌激素及sTSH变化与产后抑郁的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108.
脑脉泰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照儒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4):2040-2042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11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脑脉泰胶囊治疗,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NIHSS评分及ADL能力评分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及ADL,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9.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1月~2006年5月病房及门诊收治的478例T2DM患者资料进行统计.结果:研究中有64.2%的T2DM患者同时存在MS,伴有MS的患者出现早期DN的比例(36.2%)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患者(22.8%)(χ2=9.07;P<0.01);而在T2DM伴有MS的患者中,随着MS的组分增加,早期DN的发生率递增,差异有显著性(χ2=15.3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血清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LP(a)]均为早期DN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或P<0.01).结论:MS与早期DN的发生密切相关,SBP、TG和HbA1C是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聚酰胺柱色谱法分离黄酮醇与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醇与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聚酰胺柱色谱作为分离手段,结合紫外、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检测.结果 运用聚酰胺柱色谱法一次分离得高纯度黄酮醇与二氢黄酮醇.结论 本实验为分离2,3位饱和度不同黄酮醇类化合物提供了较稳定的、简便的分离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