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58篇
  免费   4220篇
  国内免费   2276篇
耳鼻咽喉   390篇
儿科学   809篇
妇产科学   334篇
基础医学   2319篇
口腔科学   856篇
临床医学   4817篇
内科学   3246篇
皮肤病学   468篇
神经病学   1023篇
特种医学   1661篇
外科学   3436篇
综合类   1192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4828篇
眼科学   379篇
药学   5037篇
  64篇
中国医学   4502篇
肿瘤学   1857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1354篇
  2021年   1756篇
  2020年   1522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828篇
  2017年   1144篇
  2016年   856篇
  2015年   1592篇
  2014年   2164篇
  2013年   2665篇
  2012年   3901篇
  2011年   4090篇
  2010年   3739篇
  2009年   3359篇
  2008年   3383篇
  2007年   3222篇
  2006年   2847篇
  2005年   2315篇
  2004年   1559篇
  2003年   1218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856篇
  2000年   608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5篇
  1935年   3篇
  193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分别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 MIS)和透析客观营养评价法(Objective Score of Nutrition on Dialysis, OSND)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同时测量人体指标、血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血清白蛋白<35g/L为营养不良标准,对MIS、OSND行ROC曲线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OSND评价标准,98例血透患者中营养状态正常44例(44.9%),营养不良54例(55.1%);根据MIS评价标准,营养状态正常56例(57.1%),营养不良42例(42.9%)。相关性分析显示MIS与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 thickness, TSF)、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存在负相关,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存在正相关;OSND与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 MAC)、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胆固醇(cholesterol, TC)存在正相关,与CRP存在负相关。MI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 0.625~0.838);OSN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762~0.92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B(OR=3.700,95%CI=1.258~10.886,P=0.017)、HB(OR=6.346,95%CI=2.192~18.373,P=0.001)、CRP(OR=4.693,95%CI=1.603~13.743,P=0.005)是MIS筛查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ALB(OR=24.781,95%CI=6.970~88.110,P=0.000)、BMI(OR=5.345,95%CI=1.462~19.543,P=0.011)是OSND筛查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IS、OSND都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价,比较而言,OSND更适合。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多,需要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自发性糖尿病大鼠(Goto-Kakisaki Rats, GK)肾脏微血管在糖尿病的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规律,为糖尿病肾病的血流灌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选取雄性GK大鼠和Wistar大鼠各30只,每种按周龄分组(4、12、20周各10只)。肾脏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每只肾脏标本取切片5张,每张切片皮质区、髓质区各随机观察18个视野。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微血管密度。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肾小球,采用不规则方式分割,分析其周长、面积、毛细血管密度。结果(1) GK各周龄组髓质微血管密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GK组间有差异(P<0.01)。(2) GK 20周龄组肾小球微血管密度明显小于同周龄Wistar组(P<0.01)。GK组间、对照组间均存在差异(P<0.01~P<0.05)。(3) GK4周龄组肾小球平均周长明显大于同周龄Wistar(P=0.01)。不同周龄Wistar组间亦有差异(P<0.01~P<0.05)。结论 GK大鼠存在肾微血管稀少的现象,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继发性改变之一;低周龄GK大鼠肾髓质微血管稀少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泻肝凉血解毒方对豚鼠银屑病样皮损IL-17和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5%普萘洛尔霜剂外涂豚鼠耳背皮肤,制备豚鼠银屑病模型。造模豚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阿维A胶囊组和泻肝凉血解毒方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豚鼠为空白组。阿维A胶囊组和泻肝凉血解毒方组分别以相应药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干预后光镜下观察各组豚鼠局部皮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组织IL-17和IL-23的水平,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IL-17和IL-23水平。结果:豚鼠耳部皮肤HE染色显示,造模部位可见典型的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扩张,有较明显的单个核细胞浸润;经泻肝凉血解毒方和阿维A胶囊治疗后,皮损组织病理显著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IL-17和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用药组IL-17和IL-23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阿维A组IL-17和IL-23表达与泻肝凉血解毒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IL-17和IL-23的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用药组IL-17和IL-23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阿维A组IL-17、IL-23水平与泻肝凉血解毒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肝凉血解毒方可以降低普萘洛尔致豚鼠银屑病样皮损IL-17和IL-23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综述复方丹参片制法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的沿革,以及近年来对复方丹参片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应提倡丹参多成分的检测、增加三七指标成分的测定、补充冰片的质量控制标准及加强指纹图谱研究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测定槲皮素和黄芪甲苷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是否具有抑菌活性。方法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TTC染色用于定量检测中药单体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槲皮素MIC为63.5μM,黄芪甲苷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槲皮素对于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对于槲皮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在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制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食疗五红汤(枸杞子、红豆、红衣花生、红糖、红枣)对小鼠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64只随机分为4组(化疗组、化疗+五红汤组、五红汤组、空白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方法进行化疗后骨髓抑制造模,造模后分别给予五红汤及生理盐水灌胃;五红汤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分别给予五红汤及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干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的变化及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粒单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GM)和有核细胞计数以及CD34+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用药前各组小鼠外周血细胞(WBC、RBC、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用药8 d后,化疗+五红汤组小鼠的WBC计数、PLT计数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P0.01),而各组间R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小鼠骨髓BFU-E、CFUGM、CD34+表达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红汤对CTX化疗后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的白细胞、血小板有较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红细胞及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影响均不明显,对正常小鼠外周血细胞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苗药四大血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苗药"四大血"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四大血"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足趾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右足跖外观变化、肿胀程度、滑膜组织病理特征;Elisa法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四大血"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足跖肿胀程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四大血"中、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充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四大血"能下调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P0.05,P0.01)。结论 "四大血"有抑制AA大鼠滑膜组织炎症的作用,减少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滑膜上皮细胞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介质IL-1β、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尼可地尔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尼可地尔的线性范围为3.008μ/m L-18.048μ/m 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7%(n=5),RSD=0.72%。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制剂中尼可地尔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产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含量及胎盘床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子痫前期产妇50例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正常妊娠产妇50例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MMPs的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MMPs的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盘床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两组产妇血清中和胎盘组织中MMP1、MMP3的蛋白含量无差异;观察组产妇血清中和胎盘组织中MMP2、MMP9的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胎盘床血管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比值(S/D)高于对照组,时间平均流速(TAV)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和血清中MMP2、MMP9含量异常降低,胎盘床血流阻力增大、灌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骨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性别、年龄、病患部位、就诊时间将100例THR术后病例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组均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试验组给予骨一方治疗,每日1剂,连续7 d。分别观察2组受试对象试验前后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后,2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后,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相对缩短,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PT、APTT相对延长,D-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低分子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而降低诱发出血的可能性。(3)2组试验后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伤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预防伤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又能降低诱发出血的可能性,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