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9篇
  免费   1712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1048篇
口腔科学   429篇
临床医学   1930篇
内科学   1332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神经病学   411篇
特种医学   729篇
外科学   1309篇
综合类   465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058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1696篇
  35篇
中国医学   2022篇
肿瘤学   614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710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1023篇
  2012年   1441篇
  2011年   1547篇
  2010年   1397篇
  2009年   1400篇
  2008年   1243篇
  2007年   1217篇
  2006年   1059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628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IL-18和CDs4在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CFIF)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z],JLCFIF的诊断价值。方法CFIF患儿52例,心功能按修订的Ross和Reithman评分系统。心功能Ⅱ级(3~6分)18例、Ⅲ级(7~9分)17例,Ⅳ级(10~12分)17例。原发疾病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对照组15例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L-18水平用ELISA法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s4表达。结果CFIF患儿血清IL-18及CDs4均显著增高(P均〈0.001),且随CFIF加重渐增加,治疗后两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两者在心肌病组、先天性心脏病组及其他病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IL-18和CDs4可能参与小儿CFIF发生发展。可以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的生物化学标记;CFIF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无论最初病因是否相同,免疫反应可能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脐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疑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致残率高,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临床上缺乏根治本病的方法.笔者于2001年3月~2004年3月期间,采用脐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应用UHPLC-QqQ-MS技术,采用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以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结果 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橙皮素、儿茶素、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绿原酸、没食子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异甘草素、异绿原酸A、橙皮苷在负离子模式下响应良好。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且准确可靠,在完成含量测定的同时又可以准确给出化合物质量数信息,从而达到成分鉴别的效果,该方法可以为四逆散水提液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n=122)与预后不良组(n=30),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首发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极低出生体重、外周血WBC < 5×109/L或 > 20×109/L、C-反应蛋白 > 50 mg/L、脑脊液WBC > 500×106/L、脑脊液糖 < 1 mmol/L、脑脊液蛋白 > 2 g/L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5),血培养和/或脑脊液培养阳性率、革兰阳性菌及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糖 < 1 mmol/L、脑脊液蛋白 > 2 g/L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脊液糖 < 1 mmol/L、脑脊液蛋白 > 2 g/L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细节管理减少老年留置普通硅胶胃管患者鼻饲饮食后并发症、减少感染及死亡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80例老年留置普通硅胶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对照组患者鼻饲饮食实施常规管理,干预组患者鼻饲饮食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发生胃肠道并发症6例,无堵管现象,肺部感染2例;对照组发生胃肠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获得高效价的马血浆,选择最佳E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原配制比例。方法用3种不同配制比例配制E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原,免疫原1、2、3分别为V(羊毛脂):V(液体石蜡):V(精制E型肉毒类毒素抗原)=1:2:6,1:2:3,1:2:2。将24匹马分为3组,分别用3种免疫原按常规法免疫,采用小鼠中和试验方法检测马血浆效价。结果用免疫原2免疫的马匹,马血浆平均效价比用免疫原1、3平均效价提高了36.3%,且马匹表现状况好于免疫原1、3。结论免疫原2的配制比例使用安全、稳定性良好、马匹免疫效果较好,为目前抗毒素生产用免疫原最佳配制比例。  相似文献   
17.
苏州产淡水珍珠生物活性评价及镇静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苏州产淡水珍珠的镇静、养阴、抗氧化及酪氨酸酶抑制等生物活性进行评价,并针对其镇静活性的物质基础开展研究。方法采用小鼠在黑箱中自发活动计数的方法考察其镇静作用;利用Sephadex G-100对珍珠热提液进行分离,并评价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段部位的镇静活性,探讨镇静活性的物质基础。建立甲状腺素小鼠阴虚模型考察养阴作用;通过使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测定SOD、MDA含量考察抗氧化作用。结果珍珠热提液中大、小相对分子质量段部位均有显著的镇静活性;热提液能够明显增强阴虚状态下小鼠的抗疲劳、耐缺氧的能力,有效抑制阴虚状态下各脏器功能的衰减;冷浸液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含量、降低MDA含量。结论珍珠具有良好的镇静、养阴和抗氧化作用;珍珠的镇静活性源于多组分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建立龙血竭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根据加菌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测方法。龙血竭胶囊在1:10的稀释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加菌回收率分别为8.0%、28.9%,小于药典规定的70%,说明有抑菌作用;在1:100、1:1000的稀释级加菌回收率大于70%,没有抑菌作用。龙血竭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或其他方法消除其抑菌作用才能测得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该文考察中药甘遂的量-毒-效关系,探讨甘遂的毒效变化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以恶性胸水模型为研究对象,在较大剂量范围内(甘遂0.045~1.620 g·kg~(-1)·d~(-1))考察甘遂对实验动物生化指标、胸水量等的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甘遂的量-毒-效关系。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具有较多的胸水量,且与空白组比较,ALT,AST,LDH,HBDH,IFN-γ,IL-2,TNF-α显著升高(P0.05),TP,ALB降低(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可不同程度的减少胸水量,降低IFN-γ,IL-2,TNF-α,升高TP,ALB,体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引起ALT,AST,LDH,HBDH升高,体现出一定的肝、心脏毒性。通过因子分析从9个指标中抽提出2个公因子,共解释了89.1%的信息。结果表明,甘遂在《中国药典》剂量范围内单独给药没有见到明显毒性,在药典高限3倍剂量下可产生肝脏、心脏毒性,随着剂量增加,毒性增强;同时甘遂具有"峻下逐水"功效,可减少恶性胸水模型大鼠的胸水量及改善相关生理指标,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综合分析其毒效特点,甘遂药典高限剂量为其相对最佳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制大黄(廑)虫丸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及机制,观察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多孔材料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通过三氯化铁诱导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黄(廑)虫丸组给予大黄(廑)虫丸,精制方组大鼠给予精制大黄(廑)虫丸,多孔材料组大鼠给予通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处理的精制大黄(廑)虫丸方药,各给药组根据体重按1ml/100g灌胃,每天2次,共1周;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颈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变化,记录各组大鼠血栓干重,检测血小板计数、血液流变学、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和多孔材料组血栓干重减轻(P<0.05);多孔材料组较精制方组和大黄(廑)虫丸组血栓干重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计数、TXB2水平明显增加,6-keto-PGF1α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和多孔材料组均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和TXB2水平,升高6-keto-PGF1α(P<0.05);多孔材料组较精制方组和大黄(廑)虫丸组降低血小板计数和TXB2水平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黏度增高、APTT和PTT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和多孔材料组血液黏度降低,APTT和PTT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 精制大黄(廑)虫丸能明显抑制大鼠动脉血栓形成,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明显延长APTT和PTT,其机制可能与升高6-keto-PGF1α的水平、降低TXB2的水平有关.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可应用于中药的分离筛选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