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96篇
  免费   3216篇
  国内免费   2228篇
耳鼻咽喉   271篇
儿科学   593篇
妇产科学   188篇
基础医学   1875篇
口腔科学   686篇
临床医学   4084篇
内科学   2630篇
皮肤病学   256篇
神经病学   743篇
特种医学   1291篇
外科学   3223篇
综合类   8827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788篇
眼科学   332篇
药学   4188篇
  57篇
中国医学   3282篇
肿瘤学   1318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1108篇
  2021年   1325篇
  2020年   1207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651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777篇
  2015年   1307篇
  2014年   1656篇
  2013年   2106篇
  2012年   3022篇
  2011年   3156篇
  2010年   2795篇
  2009年   2536篇
  2008年   2568篇
  2007年   2452篇
  2006年   2256篇
  2005年   1627篇
  2004年   1221篇
  2003年   1034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766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连续浅缝法修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浅缝法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VSD)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体重10kg以内(≤10kg)50例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自体心包连续浅缝法修补。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2±21min(14-52min),体外循环时间56±35min(29-69min)。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9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结性心律。2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因前上缘残余分流分别为0.4cm和0.3cm,再次手术修补;1例后下缘残留细束样分流,直径0.15cm,随访6个月后自愈;10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剪开三尖瓣,8例垂直瓣环,2例平行瓣环;1例三尖瓣中度反流,随访无加重;5例轻度反流,4例轻微反流,随访均无加重;1例心包积液;1例再次进入手术室止血。结论连续浅缝法是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有效外科纠治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房室结逆向传导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在我院行电生理检查和/或射频消融的成年患者中电生理资料比较完整的300例患者的房室结逆传电生理特点。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有161例(54%)有房室结逆传。有逆传患者的前传功能要好于无逆传的患者,对于术后存在室房逆传的患者,逆传功能均明显差于前传功能。射频消融术后有28例(17%)经房室结逆传最早激动冠状静脉窦口,其逆传功能较最早激动希氏束电图的病例相比要差,而两者的前传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后54%的患者存在房室结逆传,可能是正常人群中室房逆传的真实反映。有室房逆传患者的房室结前传功能优于无室房逆传者,也优于其本身的逆传功能。房室结逆传冲动进入心房可能存在两条不同的通路。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外伤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5-38岁,平均23.96岁。诊断时间距外伤时间最短的为2d,最长的8个月,平均4.1个月。早期明确诊断后行经关节突入路胸椎间盘摘除术。[结果]11例患者获得1、1-3.8年术后随访,平均随访2.6年。根据Otani’s等分级方法进行疗效评价:优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失败0例。手术优良率为90.91%。[结论]外伤性胸椎间盘突出较少见,无典型临床表现,本症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是远期优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 0 35 80对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功能、细胞凋亡及 p38MAPK活性、表达量、p38MAPK底物的影响。 方法  4 9只大鼠按缺血 /再灌注及给药时间的不同 ,随机分为 7组 ,每组7只大鼠按正交拉丁方表的顺序 ,经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不同剂量的SB ,使其在大鼠体内达到不同的浓度。测定BUN和Scr;用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技术用于蛋白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SB可显著减轻大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造成的Scr和BUN的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及 p38MAPK的激活 ,但存在模型、剂量及给药时机的差异 (P<0 .0 5 ) ,缺血前 3h之前给药 ,使其体内血药浓度达到 5 μmol/L左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论 SB可显著减轻大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缺血前 3h之前给药 ,同时使其血药浓度达到 5 μmol/L左右可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5.
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器械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30例干燥腰椎标本,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腰椎椎板上缘及下缘的厚度,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通过影像学测量椎板的内倾角和下倾角。[结果]椎板的上缘薄而下缘厚。从L1~5椎板的厚度、螺钉的长度及从内倾角逐渐增加,而下倾角逐渐减小。[结论]上缘的厚度太薄不适合螺钉的放置。从L1~5使用4.5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是安全的,但应该在椎板的下缘置人。注意下倾角和内倾角的变化。设计的瞄准器应该具有调节角度的装置。  相似文献   
46.
前列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性分析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激素治疗PCa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DAKO Envision二步法,分析30例BPH与32例PCa标本中AR、ER、PR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AR、ER、PR阳性数BPH组分别为22、10、6例;PCa组分别为18、14、2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随访30例PCa患者术后的生存期表明:AR表达阳性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41年,AR阴性者为4.28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和PCa患者在性激素受体表达上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Ca患者中AR表达阳性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AR阴性者,后者的预后较差,对AR阴性者行激素治疗效果不确定。  相似文献   
47.
不同钉位布局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效应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周临东  丁轲轲  赵和庆 《中国骨伤》2006,19(12):730-732
目的:观察应用多枚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采取不同钉位布局对骨折断端固定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操作中寻求最佳钉位布局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特制壮年人体尸骨股骨颈骨折模型,进行直视下解剖复位后,分别应用3钉倒三角形、3钉正三角形和双钉平行3种不同钉位布局内固定方法完成内固定。在生物力学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轴向压缩和扭转实验,观察不同生物应力下断端相对的位移距离、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和扭转强度等项目,取得试验数据后经统计学处理,进行组间对比,观察其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在3种钉位布局的内固定方法之中,以股骨矩核心下2~3mm处进钉位为下位顶点的倒三角形钉位布局能获得最坚强的固定效应,相同应力下其位移距离最小而各项刚度最大;而股骨矩核心上位和中下位双钉固定法固定效应最差,表现为相同应力下位移距离最大和各项刚度最小。结论:尽可能选择以股骨矩核心下2~3mm处进钉位为下位顶点的倒三角钉位布局法,尽可能减少应用双钉位布局法。  相似文献   
48.
MDR1特异性核酶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DR1核酶(N2A+tRNAi^met-iMDRl-sRz,sRz)在裸鼠体内逆转人肝癌组织多药耐药(MDR)的可行性。方法将原发性MDR人肝癌组织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第2代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40μl+Lipofect AMINE^TM2000 10μ1)、B组(阴性对照组:N2A+tRNAi^met 10μg/40μl+Lipofect AMINE^TM2000 10μl)和C组(核酶组:sRz 10μg/40μl+LipofectAMINE^TM2000 10μl),均开腹瘤内注射。瘤内注药1周后用表阿霉素15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4周。彩色B超测量肿瘤体积。化疗结束后1周处死裸鼠,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中MDR1 mRNA及其蛋白P-gp的表达。结果C组每次化疗后肿瘤体积均较前缩小(F=659.99,P〈0.05)。除第1次化疗外,其余各次化疗后C组的抑制率均高于A、B组(F=35.36,12.77,97.60,P〈0.05)。化疗结束后,C组与瘤源以及A、B组相比,肿瘤组织中MDR1 mRNA和P-gp的表达明显降低(F=45.36,3590.40,P〈0.05)。结论sRz可有效降低肝癌细胞表达MDR1 mRNA和P-gp,一定程度上逆转MDR,提高E-ADM的化疗效果。单纯E-ADM化疗可使肝癌组织MDR1 mRNA和P-gp表达升高,诱导MDR的产生。  相似文献   
49.
EffectsofPhentolamineonHemorrheologyandHemodynamicsinDogswithAcuteLiverDamageDANZili(但自力);ZHANGWenying(张文英);LIShaobai(李绍白)(In...  相似文献   
50.
TSG-6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SG-6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RT-PCR技术,检测细胞诱导分化不同时段脂肪细胞中TSG-6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随着脂肪细胞逐渐分化成熟,TSG-6基因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②TSG-6基因表达水平除在细胞分化第0-2d、第3-5d和第7-10d各时段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时段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TSG-6基因与细胞分化以及脂原形成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