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7篇
  免费   1357篇
  国内免费   631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957篇
口腔科学   255篇
临床医学   1553篇
内科学   1239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354篇
特种医学   4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94篇
综合类   2430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52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1152篇
  33篇
中国医学   966篇
肿瘤学   71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835篇
  2020年   652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969篇
  2011年   998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gnetic iron oxides,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神经干细胞培养、传代和诱导分化;Resovist(一种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制备磁标记神经干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Prussian blue染色等方法对磁标记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原代及传代细胞中有Nestin阳性细胞即神经干细胞.血清诱导下,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GFAP、NF200阳性细胞.Resovist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孵育后,透射电镜及Prussian blue染色显示胞浆中含有铁颗粒,Resovist也可以随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传到子代细胞中。随Resovist浓度的增高(5.6μg/ml-11.2μg/ml),Resovist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能力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Resovist的浓度大于22.4μg/ml时。Resovist影响其存活和分化(P〈0.05)。结论:本实验利用Resovist作为磁标记探针,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成功磁标记,为进一步利用核磁共振(MRI)对神经干细胞活体追踪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2.
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转基因鼠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鼻咽部特异性表达。结果 PCR检测F0代pIgR基因阳性率达37.5%(6/16),Southem杂交F0代pIgR基因阳性率为12.5%(2/16)。结论 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有望成为研究EBV病毒致病机制的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分析97例DPN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DPN组和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3个参数。结果:①临床特征以肢体麻木(59%)最多见、其次为疼痛(42%)。②患者组NCV、远端波幅值低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两组3个参数比较,除腓总神经远端波幅、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正中、尺、腓肠神经远端潜伏期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DPN患者临床特征以肢体麻木和疼痛最多见;②检测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能较早发现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及其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从基因水平揭示AMI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AMI组55例、对照组48例健康者分别应用特异性寡核苷酸点膜杂交技术,进行PAI-1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分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AMI组和对照组中4G/4G基因型的血浆PAI-1活性水平最高,与4G/5G基因型、5G/5G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中4G/4G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PAI-1活性增高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G/4G纯合子基因型是AMI发病的危险基因型。  相似文献   
35.
邱爽  李宗琴  胡兰  陈秀 《西部医学》2023,35(6):843-847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发病7 d内、≥80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76例的相关信息、影像结果、随访结果,按照入组患者NLR的四分位数间距分为Q1组(NLR <2.97)、Q2组( 2.97≤NLR <4.49)、Q3组( 4.49≤NLR <7.94)、Q4组 (NLR≥7.94),每组119例。根据不良结局发生率绘制K-M曲线,比较各组在不同时期的生存概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结果log-rank检验显示,四组患者的生存率存在差异,Q4组的90 d生存率显著低于Q1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危险因素后,高NLR和高NIHSS评分是90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高NLR预测患者90 d死亡曲线下面积为0.74。结论 高NLR为影响≥80岁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90 d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6.
谢逍  魏继鸿  刘双  李淳  廖波  王扬洁 《西部医学》2023,35(6):875-880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摄食-吞咽训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吞咽障碍的应用及对呼吸能力、吞咽功能、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107例AIS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摄食-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喉镜吞咽功能(FEES)评估结果、呼吸功能、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功能初筛量表(EAT-1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包括舌骨向前、上移以及喉向前、喉上移最大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ES评价中声带麻痹、食物渗漏、食物潴留、误吸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最长呼气时间、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最大吸气压(PImax)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营养指标BMI指数、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AIS后吞咽障碍,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7.
明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复合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得明胶—聚乳酸载五氟脲嘧啶(5—Fu)微球,以混合型乳化剂Tween—80:Span—80=5:1—作为初乳乳化剂,O—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复乳乳化剂,考察了明胶—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条件对微球的成球性、药物包封率及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内部水相药物浓度和PLA分子量等均对载药微球的结构与性能产生影响,经优化条件得到了成球性和体外释放都比较好的载药微球。  相似文献   
38.
在156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标本的观察和测量中,检出先天性三尖瓣畸形25例(16.02%),其中Ebstein's畸形6例,三尖瓣发育不良14例,三尖瓣缺如1例,三尖瓣瓣叶或/和腱索骑跨4例。用测量及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探求三尖瓣畸形与其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Ebstein's畸形和三尖瓣发育不良的心脏构筑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明确了Ebstein's畸形的病理诊断标准和三尖瓣发育不良的分类。  相似文献   
39.
The problem of generating delivery options for one-dimensional intensity-modulated beams (1D IMBs) arises in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lgorithm with the optimal running time, based on the 'rightmost-preference' method, for generating all distinct delivery options for an arbitrary 1D IMB. The previously best known method for generating delivery options for a 1D IMB with N left leaf positions and N right leaf positions is a 'brute-force' solution, which first generates all N!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the left and right leaf positions and then removes combinations that are not physically allowed delivery options. Compared with the brute-force method, our algorithm has several advantages: (1) our algorithm runs in an optimal time that is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total number of distinct delivery options that it actually produces. Note that for a 1D IMB with multiple peaks, the total number of distinct delivery options in general tends to be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the worst case N!. (2) Our algorithm can be adapted to generating delivery options subject to additional constraints such as the 'minimum leaf separation' constraint. (3) Our algorithm can also be used to generate random subsets of delivery options; this feature is especially useful when the 1D IMBs in question have too many delivery options for a computer to store and process. The key idea of our method is that we impose an order on how left leaf positions should be paired with right leaf positions.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our rightmost-preference algorithm runs dramatically faster than the brute-force algorithm. This implies that our algorithm can handle 1D IMBs whose sizes are substantially larger than those handled by the brute-force method. Applications of our algorithm i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such as intensity-modulated arc therapy and 2D modul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广泛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60例临床诊断为广泛焦虑症的住院病人服用帕罗西汀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其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其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治疗广泛焦虑症的有效率为86.7%,痊愈率为63.3%,副反应较轻。结论 帕罗西汀对广泛焦虑症治疗安全而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