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72篇 |
免费 | 1006篇 |
国内免费 | 6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207篇 |
妇产科学 | 46篇 |
基础医学 | 724篇 |
口腔科学 | 212篇 |
临床医学 | 1438篇 |
内科学 | 926篇 |
皮肤病学 | 116篇 |
神经病学 | 252篇 |
特种医学 | 444篇 |
外科学 | 845篇 |
综合类 | 3105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324篇 |
眼科学 | 121篇 |
药学 | 1294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1155篇 |
肿瘤学 | 4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321篇 |
2021年 | 451篇 |
2020年 | 419篇 |
2019年 | 204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318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451篇 |
2014年 | 539篇 |
2013年 | 680篇 |
2012年 | 1126篇 |
2011年 | 1114篇 |
2010年 | 1006篇 |
2009年 | 923篇 |
2008年 | 887篇 |
2007年 | 841篇 |
2006年 | 672篇 |
2005年 | 574篇 |
2004年 | 399篇 |
2003年 | 292篇 |
2002年 | 217篇 |
2001年 | 191篇 |
2000年 | 158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比较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及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手术时间、平均费用等,探讨进一步提高腹股沟疝治疗疗效和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2月间进行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共220例患者,分为局麻组(110例)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110例).结果 局麻组在患者费用(3628元),平均住院时间(2.6 d),术后恢复活动时间(2.2 h),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
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药物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的效果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术患者瑞芬太尼、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4个研究中心共选择39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n=134)、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n=120)和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n=136),分别复合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行全身麻醉,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评分和HR、MAP、SpO2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3组间麻醉起效时间和准确定向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麻醉恢复时间长于F组和S组(P<0.01),R组异丙酚总用量、术中最低SpO2、术中体动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的例数均低于F组和S组(P<0.05或0.01),R组呼吸抑制评分高于F组和S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更好,但其呼吸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93.
回顾性分析了14例血管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原因,提出心理护理、血管吻合术后的密切观察,对术后血管危险程度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是其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开发建立用于评价我国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管理者授权状况的中文版工作有效条件问卷-Ⅱ(CWEQ-Ⅱ)。方法在翻译原始CWEQ-Ⅱ的基础上,通过5名专家评定和对598名护士的调查,对问卷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问卷的效度、信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文版CWEQ-Ⅱ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为0.94;工作有效条件和各构成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r=0.566~0.857,均P〈0.01),6个构成要素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0.261~0.707,均P〈0.01);问卷Cronbach'S α为0.634~0.921,因子和内容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40(均P〈0.01)。结论中文版CWEQ-Ⅱ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尽管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仍适用于中国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管理者授权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95.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0.5%罗哌卡因;Ⅱ组:0.5%左旋布比卡因;Ⅲ组:0.5%布比卡因。行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Ⅰ、Ⅱ和Ⅲ组首次局麻药用量分别为(14.38±1.57)、(14.75±0.50)和(13.80±1.30)ml。Ⅰ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Ⅲ组长(P〈0.05),Ⅰ组Bromage评分为1分的例数多于Ⅲ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SBP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0.5%罗哌旨因、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 相似文献
96.
中文版工作有效条件问卷-Ⅱ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 开发建立用于评价我国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管理者授权状况的中文版工作有效条件问卷-Ⅱ(CWEQ-Ⅱ).方法 在翻译原始CWEQ-Ⅱ的基础上.通过5名专家评定和对598名护士的调查,对问卷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问卷的效度、信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中文版CWEQ-Ⅱ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为0.94;工作有效条件和各构成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r=0.566~0.857,均P<0.01),6个构成要素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0.261~0.707,均P<0.01);问卷Cronbach's α为0.634~0.921,因子和内客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40(均P<0.01).结论 中文版CWEQ-Ⅱ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尽管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仍适用于中国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管理者授权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创面感染的特点及复方新诺明对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2013年1月~12月,共收治70例慢性创面患者,其中12例MRSA感染,创面大小1.5cm×1.5cm~20cm×15cm,通过每日复方新诺明悬浮液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创面1周后MRSA转阴率83.3%,治疗2周后MRSA转阴率91.67%,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整形外科慢性局部创面MRSA感染不能忽视,复方新诺明可作为治疗局部创面MRSA感染的首选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技术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由两名固定医师及患者共同评价疗效的方式,对2008年7月~2011年9月应用强脉冲光(波长560~1200nm,脉宽3.2~3.6ms,脉冲延时10~30ms,双脉冲模式,能量密度19~26J/cm2)治疗的156例不同病程、部位、色泽以及治疗次数的门诊瘢痕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瘢痕病程在1个月内的与大于1个月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效果越显著。面部瘢痕疗效明显优于其他部位,红色和色素沉着性瘢痕治疗效果好于近肤色的瘢痕。整体疗效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提高,治疗2次与3~5次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3~5次效果最满意,但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次后的效果不如4~5次明显。结论:强脉冲光技术无创安全、操作便捷,疗效满意,不失为防治瘢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的临床特点及后路融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2年5月本院采用手术治疗有临床症状的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患者26例。分析总结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6-66岁,平均43.3岁。15例既往有明确外伤史,21例患者有颈部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术前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8-15分,平均10.1分。所有患者影像学均有寰枢椎脱位表现,其中22例为可复性,有2例伴有上颈椎其他畸形。24例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2例行枕颈融合术,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12-36个月),26例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颈部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2-17分,平均15.1分(P〈0.05)。结论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容易损伤脊髓,应尽早手术重建其稳定性,经后路融合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共6个,检索日期截至2017年11月,根据Cochrane Hand book 5.3评价标准和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710例患者,试验组354例,对照组356例。Meta分析显示:①针刺vs常规治疗[RR=1.36,95%CI(1.18,1.57),Z=4.34,P0.0001]、针刺+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RR=1.31,95%CI(1.14,1.50),Z=3.77,P=0.0002],在提高临床有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②针刺vs常规治疗[MD=-2.36,95%CI(-4.20,-0.53),Z=2.53,P=0.01]、针刺+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MD=-1.61,95%CI(-2.06,-1.16),Z=7.01,P0.00001],在改善疼痛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用常规治疗相比,针刺或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疼痛方面疗效更优,适于临床采纳应用。但考虑到纳入文献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方法学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佐证并提升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