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结膜皮样脂肪瘤又称纤维脂肪瘤,属于一种先天性迷芽瘤,为先天性良性肿瘤。好发于颞上方眼球表面[1]。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其间混杂有少量纤维、血管、平滑肌或泪腺组织[2]。该肿瘤较小时,多不予处理;该肿瘤较大,影响美容,由于涉及泪腺,提上脸肌,上、外直肌及眶深部脂肪,手术易出现并发症如干燥性角结膜炎、继发性上睑下垂和斜视[3]。因此,多主张部分切除肿瘤[4]。为了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组织,防止术后复发,减少手术并发症,2007年2月至2010年11月,我们采用显微手术行结膜皮样脂肪瘤切除术6例(6只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内分泌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及药学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54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加强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内分泌药物治疗.结果:经过后期临床治疗结果统计和对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心电图异常问题出现率、LVEF减退率和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生存质量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晚期乳腺癌来说,加强内分泌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病情,还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对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眼科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8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羊膜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角膜绷带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1 d和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表面规则指数、不对称指数、角膜散光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术后1 d和术后1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指数、不对称指数、角膜散光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角膜创面愈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注入前向运动精子数(PTMS)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5 ~12月在本院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120个周期.按精液处理后PTMS分为5组:<10×106组,10~15×106组,16 ~20×106组,21 ~25×106组,>25×106组.结果:5组中年龄与不孕年限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TMS>25×106组临床妊娠率达到32%,与其余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MS与IUI的妊娠率成正相关,临床妊娠率随着PTMS的增加而升高,因此,临床和实验室操作中应尽量提高注入宫腔内PTMS的数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及药学原理。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2组的血压与血脂的变化。结果:经治疗,2组的血压与血脂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其中他汀类调脂药物能够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浓度与活性降低,增强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的代偿性与活性以及三酰甘油的含量,有效降低血脂含量,配合降压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6.
37.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疱疹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为单侧发病,伴有剧烈疼痛,多发生于春秋季节.2003-01~2005-02,笔者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种植窗期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端粒酶的表达,探讨RSA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RSA患者32例及正常妊娠女性2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宫腔镜检查、化学发光法、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种植窗期宫腔及子宫内膜形态、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以及子宫内膜中端粒酶含量。结果:①RSA患者中,宫腔镜下表现为差型子宫内膜者(腺体开口小或内膜血管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严重者内膜呈鸡蛋壳状,未见明显血管及腺体)占56.3%,腺体与间质反应不同步者占40.6%;在正常妊娠组中,表现为佳型子宫内膜者(腺体开口大,极度扩张呈指环状,且内膜血管丰富呈网状分布)占84%,腺体与间质反应同步者占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种植窗期端粒酶活性与E2/P比值呈线性相关(r=0.947 5),RSA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强(P<0.05)。③2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端粒酶在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均有表达,在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间质细胞中RSA组较正常妊娠组增强(P<0.05)。结论:①种植窗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有助于了解及初步判定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查找病因提供依据。②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端粒酶活性失调可能与RSA有关。③种植窗期检测血清雌、孕激素及子宫内膜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评价RSA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为改善及治疗RSA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对普外科医师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借助本院信息系统,从本院2012、2013年所有临床科室出院患者的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50份,共计1200份病历资料,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并对2011年全部出院患者病历进行筛查,设定为对照组,统计各病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5.4161,P=0.0000)。干预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62.8503,P=0.0000)。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医师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叶酸靶向的PGA联合N-苯乙酰化阿霉素的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叶酸靶向的青霉素酰化酶G(PGA)联合前药N-苯乙酰化阿霉素(DOXP)对叶酸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通过双功能偶联剂EDC将叶酸与PGA偶联,荧光显微镜观察HeLa和SKOV3细胞对叶酸-PGA的摄取,MTT法检测DOXP联合叶酸-PGA对HeLa和SKOV3细胞的毒性。结果叶酸-PGA能被HeLa和SKOV3细胞选择性摄取;DOXP在叶酸-PGA的作用下对HeLa和SKOV3细胞的IC50分别为0.72和0.75 μmol·L-1,均低于阿霉素。结论叶酸-PGA的特异性靶向作用提高了阿霉素对HeLa和SKOV3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