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0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左房扩大在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内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44例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及E/A比值,并与30例冠心病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比较。结果DHF组左房内径(34±5)mm较对照组(28±4)mm显著增加(P<0.01),左房内径扩大者(>30 mm)36例,占80%。DHF组中,E/A>1(假性正常化)患者LAD(36±10)mm较E/A<1患者LAD(33±5)mm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DHF组E/A值的高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性不明显,左房扩大程度与心功能分级相关性也不明显。结论DHF患者存在左房扩大,左房扩大是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病情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人心室肥厚时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9及其抑制物(TIMP)-1,2基因表达的改变及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病理检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放射免疫和蛋白印迹杂交等方法,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肥厚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心肌MMP-1,2,9及TIMP-1,2蛋白表达。结果: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心肌肥厚组比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含量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匀浆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179.3±36.1)pg/mg心肌组织,对照组为(103.2±13.6)pg/mg心肌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增高(P<0.01)。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MMP-1,2,9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均<0.01),TIMP-1,2蛋白表达也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心肌肥厚时心肌胶原的代谢受到MMPs/TIMPs的调节。MMP-1,2,9和TIMP-1,2蛋白表达均增加,使MMPs的活性受到抑制,胶原合成增加的速度大于胶原降解的速度,导致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300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n=180)以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120),另纳入正常受试者60例为对照组。全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采用Genisin评分评估,酶联免疫法测定RANTES、MCP-1浓度,冠心病组除确诊糖尿病患者,行简易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血糖与RANTES、MCP-1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者70.7%,糖尿病组的RANTES、MCP-1浓度显著高于糖调节受损及正常血糖组(组间比较均为P〈0.05)。(2)RANTES、MCP-1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RANTE、MCP-1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3)ACS组的RANTES、MCP-1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均为P〈0.0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RANTES、MCP-1、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糖调节异常与RANTES、MCP-1呈正相关,共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4.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静息心率及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约占整个心肌病的70%-80%,其预后与许多因素有关[1]。本文分析了1990-01-2001-08收住我院心内科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静息心率、ST段改变及其与DCM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GHbA1c和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GHbA1c)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reactive protein C,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52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测GHbA1c和hsCRP.按不同颈动脉超声结果分组后比较各组的CHbA1c和hsCRP乘积.结果 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尤其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HbA1c的乘积显著高于无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F=8.893,P=0.001):血清hsCRP和HbA1c的乘积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IMT增厚或斑块形成)呈正相关(r=0.459,P=0.001).结论 糖耐量异常和炎症反应的联合作用,加重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外周血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与血清脂连素浓度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后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经造影确诊冠心病者107例)和对照组(经造影排除冠心病者35例).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外周血细胞中PPARγ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法检测血清中脂连素含量;并根据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PPARγ mRNA、脂连素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PPARγ和脂连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PPARγ mRNA及脂连素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898,r=-0.923,P均<0.05),PPARγ mRNA表达和脂连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75,P<0.05).结论:PPARγ和脂连素是冠脉粥样硬化的负调控因子,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在高速的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形势下,全面推行多元教学模式是顺应新时代的需要,其中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中医美容学具有基础和应用学科的双重特点,尝试多元化融合实践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是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培养中医美容创新人才的教学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68.
齐峰  马晓玉 《淮海医药》2004,22(5):400-401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内科综合治疗,预后极差。为寻求有效治疗手段,人们进行了各种尝试,人工肝支持系统应运而生,该治疗不仅能清除因肝衰竭而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同时又能补充人体有益物质,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使病变肝脏能通过肝细胞再生而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帮助病人渡过肝衰竭难关而获得生存。现将我院5年来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3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微量元素与冠心病及其血脂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冠心病及其高血脂的关系.方法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82例冠心病患者的6种微量元素变化,并与血脂做相关分析.结果示血清铁、锌、锌、铜比和铅在冠心病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铬明显降低(P<0.01或0.001),铜和镉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与铁、锌、铅呈显著正相关,与铬呈显著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锌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提示部分微量元素的不平衡可能影响脂质代谢,并在冠心病中有重要发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新野县中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普拉洛芬治疗,研究组28例采用普拉洛芬联合加替沙星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结膜充血、分泌物、角膜水肿、畏光流泪评分)、细菌清除情况,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0%)较对照组(7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结膜充血、分泌物、角膜水肿、畏光流泪评分,血清s ICAM-1、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清除率(100.00%)较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