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85篇 |
免费 | 272篇 |
国内免费 | 2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篇 |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60篇 |
基础医学 | 232篇 |
口腔科学 | 35篇 |
临床医学 | 933篇 |
内科学 | 946篇 |
皮肤病学 | 74篇 |
神经病学 | 103篇 |
特种医学 | 2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082篇 |
综合类 | 2035篇 |
预防医学 | 1036篇 |
眼科学 | 95篇 |
药学 | 721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571篇 |
肿瘤学 | 1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285篇 |
2013年 | 298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358篇 |
2010年 | 350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372篇 |
2007年 | 373篇 |
2006年 | 371篇 |
2005年 | 348篇 |
2004年 | 388篇 |
2003年 | 363篇 |
2002年 | 273篇 |
2001年 | 293篇 |
2000年 | 272篇 |
1999年 | 227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205篇 |
1993年 | 159篇 |
1992年 | 161篇 |
1991年 | 135篇 |
1990年 | 108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59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探讨HGF及C-Met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GFmRNA及C-MetmRNA在20例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及其癌旁组织、10例无门静脉癌栓形成的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GF及C-Met在肝癌及癌栓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及C—Met在癌栓中及肝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与C—Met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及C—Met在肝癌及癌栓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及C-Met在癌栓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在肝癌中表达量(P〈0.05),HGF与C-Met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GF及C-Met参与了肝癌的形成,而肝癌患者HGF及C-Met量的升高可能是肝癌发展形成门静脉癌栓的原因之一,HGF及C—Met可作为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2.
��Ӳ�䲡�˵�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营养一直是决定肝硬变病人治疗与预后的重要因素。在诸多判断肝硬变病人的预后指标中多包含有营养指标。在临床治疗中,很多肝硬变病人确因营养状态恶化而无法进一步接受治疗;而改善肝硬变病人的营养状态即可改善这类病人的转归。 相似文献
103.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激活大鼠枯否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调节大鼠枯否细胞(KC)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条件下,内毒素(LPS)激活KC,采用聚苯乙稀颗粒检测KC的非特异吞噬作用,3-氢尿嘧啶(3H-Uridine)掺入法反映KC合成RNA的能力,生物素链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K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分泌量。结果 培养液中谷氨酰胺的浓度从0.000mmol/L上升到0.500mmol/L时,KC吞噬聚苯乙稀颗粒数量、3H-Uridine掺入量、TNF-α和IL-6分泌量分别从(8.80±0.74)/细胞、(20425±2768)DPM/1×106细胞、(105±80)μg/L、(12±2)μg/L上升到(18.53±2.15)/细胞、(39328±2169)DPM/1×106细胞、(300±30)μg/L、(37±4)μg/L。结论 KC的非特异性吞噬作用、3H-Uridine掺入量、TNF-α和IL-6分泌量依赖于培养液中谷氨酰胺的含量,谷氨酰胺缺乏或不足导致KC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n-3脂肪酸(n-3FA),1,6二磷酸果糖(FDP)和谷氨酰胺(GLN)对移植小肠吸收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96只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行全小肠异位移植,手术前后应用n-3脂肪酸和TPN中加入FDP,GLN输注10d。^15N-甘氨酸(^15N-Gly)灌注移植小肠,分析其血浆丰度。结果:^15N-gly1,2和3h的丰度值均以n-3FA FDP GLN组为最高,分别是非必需氨基酸(NEAAs)对照组的9.0,3.0和2.5倍,其余各实验组血浆内^15N-Gly的上升速度及丰度值也明显高于NEAAs(P<0.05)。结论:外源性n-3FA,FDP和GLN特殊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移植小肠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05.
曲张的冠状静脉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侧支血管,其解剖变异导致断流不彻底,是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我院1993年7月~1999年8月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病人在TIPS操作过程中行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和分析冠状静脉与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关系;又于1996年7月~2000年12月对另5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人先行TIPS,2周后再行断流术,通过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的改变。材料与方法1993年7月~1999年8月,我院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 相似文献
106.
肠康复治疗用于小肠移植的免疫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肠康复治疗对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评价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48只异基因异位小肠移植受体大鼠 (SD→Wistar)根据肠康复治疗及环孢素A应用与否随机分为 4组 ,观察至术后 14天各时相点移植小肠病理改变、固有层淋巴细胞IL 2受体表达、血浆IL 2水平以及受体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IL 2分泌能力。结果 :肠康复治疗能够增强小肠移植受体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加重急性排斥反应。应用环孢素A(10mg·kg-1·d-1)能阻断这种免疫增强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 ,肠康复治疗不能诱发或加重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肠康复治疗能够加重小肠移植的排斥反应 ,但在应用环孢素A的情况下 ,免疫增强作用受抑制 ,不会诱发或加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7.
肾组织活检在移植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移植肾组织活检在移植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8例移植肾组织活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中以急性排斥反应多见,共55例(34.8%),移植肾改变35例(22.2%),临界改变32例(20.2%),慢性排斥反应13例(8.3%),系膜增生性病变13例(8.3%),急性肾小管坏死6例(3.8%),新月体性肾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各1例(0.6%);血中环孢素A的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无明确正相关关系;临床诊断与肾组织活检结果尚存在一些差异。结论 肾组织活检对明确诊断及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 (unilateralmultifunctionexternalfixtionapparatus ,UMEFA)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迅速普及[1] 。其并发症也被逐渐认识 ,主要表现为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骨折错位、延期愈合、不愈合等。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骨折愈合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发现 ,这些并发症主要出现在骨折固定的后期 ,通过缩短骨外固定时间 ,在后期改用石膏固定 ,能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提高骨折愈合的速度和质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6月胫腓骨开… 相似文献
109.
胸腺肽α1对严重外科感染病人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严重外科感染病人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Tα1在外科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ICU收治的45例严重外科感染病人,随机分为用药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组加用胸腺肽α1,并观察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但对照组趋势更加明显,而白介素-10(IL-10)在用药组病人中呈升高趋势,治疗第4天用药组的CD3^+、CD4^+较用药前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α1可以调节严重感染病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