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4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22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861篇
内科学   919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2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66篇
综合类   1885篇
预防医学   98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654篇
  5篇
中国医学   510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215,自引:0,他引:215  
黎介寿于1995年首次提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概念,1997年发表了第一篇有关EPISBO的论著,随后又对EPISBO这一概念的产生、特征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阐述。至2005年3月国内已有146篇有关炎性肠梗阻(CNKI.net,检索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文章发表,积累了数千例病例的经验,涉及的医疗机构既有乡镇卫生院,也有高等学府的附属医院。近来我们发现外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差异甚大,在此有必要针对该病再谈一下我们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肠外瘘患者人体组成改善作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肠外瘘患者人体组成的改善作用。方法30例肠外瘘患者分成两组各15例,分别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或全肠内营养支持(TEN),观察10d前后患者人体组成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结果10d后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体细胞群(BCM)显著改善,而TEN组患者10d前后BCM增加幅度更明显,分别为(27.5±0.8)kg和(29.0±0.6)kg,Day10与Day0相比,P<0.01。两组患者总体水(TBW)与细胞内水(ICW)均增加,尤其ICW,Day10与Day0相比,TEN组P<0.01;TPN组P<0.05。血清IGF-1在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上升,TEN组增加幅度更明显,Day0为(175.0±32.9)ng/ml,Day10为(255.5±34.1)ng/ml,与Day0比较,P<0.01;与TPN组比较,P<0.05。IGF-1的变化与BCM的改善显著正相关(r2=0.16,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肠外瘘患者的体细胞群,纠正细胞内、外水的异常分布,而EN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即预防性抗生素用药的概念与传统观念相比已有很大的变化,在药物选择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IgA肾病临床多样性产生的基因背景。方法:对103名正常人和97例IgA肾病患者IL-1受体拮抗剂(IL-1ra)和TNF-α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IL1RN·1和IL1RN·2等位基因在正常人和IgA肾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不明显。但IL1RN·2等位基因在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TNF-α基因点突变的发生率在正常人为3.9%,在IgA肾病患者为1.0%。由于TNF-α基因点突变在人群中发生率很低,本文未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结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型IgA肾病患者在其症状发作前往往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与IL1RN·2等位基因的高携带率有关。进一步阐明IL1RN·2等位基因与IgA肾病临床症候及预后的联系,有助于提高我们对IgA肾病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46.
世界各民族中都有嗜食或饲养某些野生动物的原始习惯 ,这并不意味是好的习惯 ,因为这些习惯可致人类疾病。现代交通的发展 ,使旅行者探险者扩大了足迹 ,也使人类有更多机会接触野生动物和接触人兽共患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 ,可致人类疾病的常见野生动物有 :(1)龟 :进食未熟的龟肉、龟血 ,可能致发生咳嗽、咯血。进食蚯蚓、蜗牛或其他节肢动物也可致此病。[1] 。(2 )鳖 :有病的鳖可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这种细菌也会使人得病。貉、水貂、獭兔也有此细菌[2~ 3 ] 。(3)蛇 :生饮蛇胆蛇血 (如蛇胆酒、蛇血酒 )可致鞭节舌虫病 ,引起高热、腹痛。…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黄芪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73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黄芪治疗组38例。对照组1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碱性磷酸酶法于不同时间检测各组患者细胞免疫学指标,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d IL-2、CD4、CD4/CD8显著下降,SIL-2R及CD8显著升高(P<0.01)。伤后第30天常规组与黄芪组比较IL-2,SIL-2R,CD8、CD4/CD8有显著性差异,CD4无显著性差异。伤后1月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息者伤后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黄芪可以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8.
目的:综合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的手段用AHP模型以人一机对话的方式对我国各省市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和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得到了学生体质健康排序权值。结论:这种方法具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点,能够充分考虑到人在体质与健康综合评估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观察胰腺癌病人肠道通透性与机体组成的改变,并初步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以前瞻、随机和对照的方法,选取确诊胰腺癌首次入院的病人及健康志愿者各15例,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机体组成成分,并对试验组的肠道通透性L/M比值与血清TNF-α水平、机体组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试验组尿L/M比值为0.331±0.343显著高于对照组0.129±0.136(P《0.05);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组肌肉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重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脂肪、水分、无机盐重量略轻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试验组尿L/M比值与血清TNF-α水平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尿L/M比值与蛋白质、脂肪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水分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而试验组血清TNF-α浓度与蛋白质、脂肪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水分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胰腺癌病人肠道的通透性增加,机体组成有显著改变,两者间密切相关.这可能与血清TNF-α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