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3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少年自杀现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许多国家青少年自杀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这一年龄段的第三大死因[1,2].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我国青少年(15~24岁)自杀率高居35个国家中的第二位,仅次于斯里兰卡[3].自杀不仅对其家庭、朋友带来伤害,而且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据估计美国每年因此花费数亿美元.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大致可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品行障碍共病机制的双生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共病的影响.方法 利用已经建立的西南地区双生子随访登记系统,采用定量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用《困难和长处量表》父母评定的注意缺陷多动和品行问题分量表分作为定量表型,收集140对6~16岁双生子的临床资料,构建双生子行为表型的单因素和二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内双生子间、变量间双生子内以及变量间双生子间的相关性,基于模型的似然值和拟合度寻找最优模型,阐明遗传因素、共享的环境因素以及非共享的环境因素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共病的影响.结果 注意缺陷多动和品行问题的表型相关性为0.44(95% CI:0.09~0.27),其中遗传因素在二者总的表型相关性中占70%,非共享的环境因素占30%.对相关变量构建二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多个模型拟合,对寻找出的最优模型分析发现,注意缺陷多动和品行问题遗传相关性为0.76(95% CI:0.31~1),而个体特异性环境相关性为0.28(95% CI:0.02~0.51).结论 儿童存在3种不同的遗传因素影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发生,即单纯影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因素、单纯影响品行障碍的遗传因素和对二者同时发生作用的遗传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大部分作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环境因素不会导致品行障碍的发生,即二者缺乏共同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3.
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因反复睡眠增多2+年,复发 4 d入院.入院前2年,患者在进食不洁食物之后出现腹泻、头昏,当地诊所予对症支持治疗 2 d,症状缓解后出现困倦、睡眠增多,持续约2 d,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脑炎",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未再出现睡眠多,言行正常.  相似文献   
94.
孤独症谱系障碍特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特质主要包括社交互动障碍、言语交流困难、刻板重复行为等,不仅存在于ASD患者及其亲属,也存在于普通人群。近年来对ASD特质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文就ASD特质在ASD亲属和一般人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5.
背景: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日益增多和巨大的家庭负担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目的:研究孤独症儿童(ASD)父母的人格特征和神经认知功能,并与正常发育的孩子父母进行比较.方法: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这项研究招募了41名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中国孩子.对于他们79位亲生父母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一套神经心理学测试来进行评估.正常对照组是由80名发育良好的儿童组成,年龄、性别相匹配.结果:留学生较中国学生更经常地使用"积极重新关注"和"我们发现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在P量表中EPQ得分显著高于发育良好的孩子父母(t=1.68,p=0.039),而他们E量表和L量表的评分均显著较低(t=1.84,p=0.035;t=2.07,p=0.023).我们还确认了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比正常对照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连线试验(TMT)A部分和B-M部分(t=1.57,p=0.013;t=0.83,p=0.019).结论:相对于发育良好的儿童父母,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更偏向于漠不关心、死板、固执、内向、沉默.他们表现出较少的创新性和寻求刺激的行为,并且社会技能和成熟性有限.虽然孤独症儿童的父母的一般认知功能,包括智商在内,都比较完整,但是他们的计划性、灵活性和视觉处理功能是有损伤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应用双生子法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6~16岁333对双生子的智力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结果 6~16岁儿童青少年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遗传度为0.43,其中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遗传度为0.37,而遗传因素对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影响甚小.10~16岁的青少年智力遗传度大于6~9岁的儿童(IQ:0.82 vs 0.00,VIQ:0.80 vs 0.00,PIQ:0.51 vs 0.00).男性的言语智商(0.47)受遗传影响大于女性(0.05);而在男性和女性中,操作智商均主要受共享环境的影响.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总智商和言语智商有中度的遗传度,而共享环境因素对操作智商的影响更大;但智商总分及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测试分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的遗传度都明显高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相似文献   
97.
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高翔  孙学礼  黄颐  舒放 《华西医学》2006,21(3):434-435
目的:验证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性。方法:将68例广泛性焦虑病人随机分入试验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3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药物治疗组接受以帕罗西汀10~40mg/d为主要药物治疗4周,试验组在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同时,接受四周8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评定两组疗效。疗效指标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A和HAMD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试验组与药物治疗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较单独进行药物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8.
<正>1病例患者女,41岁。因"反应迟缓、情绪不稳1周"于2013年10月30日收住本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反应迟缓,言语活动减少,情绪不稳,无故哭泣,重复言语,4 d后基本恢复正常,自诉不能回忆之前经过;入院当天再次出现上述表现。追问病史:患者近1个月经常腹泻,约4~5次/d;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钠为112 mmol/L(正常值135~145 mmol/L),予"静脉补钠",并给予"氟哌酸、奥美拉唑、吗丁啉"等药物治疗,但无改善,血钠始终120 mmol/L。病前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描述西南双生子登记系统的目的 ,样本收集方法,目前现状以及应用前景.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于儿童青少年行为、认知发育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自评、家长以及教师评定量表作为测量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同时对儿童认知功能、家庭环境、儿童气质以及父母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研究上述指标与儿童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 目前已经登记了成都9339对0~16岁双生子,并对324对双生子进行了DNA卵型鉴定以及详细的行为和认知测评,并对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于儿童行为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 学校途径招募双生子是进行儿童青少年双生子研究有效的途径.西南双生子登记系统可以为儿童行为发育以及儿童病理心理研究提供重要的国内和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方法:对“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中626例符合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并将患者分为自杀风险组(300例)和无自杀风险组(326例),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结果:自杀风险组起病年龄明显小于无自杀风险组(t=-4. 390,P=0. 032),出现抑郁发作频繁(χ2=8. 036,P=0. 005)、伴非典型症状(χ2=4. 586,P=0. 032)、伴精神病性症状(χ2=15. 580,P 0. 001)、症状晨重暮轻(χ2=4. 501,P=0. 034)、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χ2=33. 105,P 0. 001)的比率明显高于无自杀风险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OR=2. 38,P 0. 001)、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 51,P 0. 001)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相关(P均0. 001)。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