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 建立外周血来源B细胞体外长期培养体系,观察培养过程中B细胞的增殖活化及抗原提呈功能.方法 利用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刺激人外周血B细胞的长期培养过程中,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细胞DNA周期及B细胞表面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MHC)Ⅰ类及Ⅱ分子的表达状况;观察B细胞增殖情况及B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的表达.采用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HBcAg)-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原多肽与B细胞共孵育,检测B细胞对抗原多肽的负载能力.结果 人外周血B细胞在sCD40L培养体系中可长期培养达50 d,在此期间,B细胞绝对计数增加近10倍,外周血B细胞比例由8.21%增高到70.67%,活化的B细胞高表达CD80、CD86、MHC-Ⅰ、MHC-Ⅱ,并可负载HBV核心抗原肽.结论 sCD40L培养体系可在体外长期培养人外周血B细胞,并使B细胞增殖活化,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加入羰基氰氯苯腙(CCCP)后的MIC;用PCR扩增gyrA及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0株临床分离株中,16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4株敏感;CCCP未能显著降低耐药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IC;16株耐菌株在gyrA均有Thr-83→Ile的改变,在parC均有Ser-87→Leu的改变;ERIC—PCR显示这16株耐药株电泳图谱一致,属于同一基因型,与敏感株有明显区别。结论gyrA合并parC基因突变是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通过中和确认实验及超敏HBV表面抗原检测试剂来验证乙肝表面抗原筛查诊断试剂盒设定灰区后对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两次均在检测灰区以下样本进行超敏HBV表面抗原检测试剂,同时用高效价人免疫球蛋白与样本血清中和后,再进行检测。[结果]84份检测灰区样本中超敏HBV表面抗原检测试剂再次检测为阳性样本21例,其中15例用中和确认方法为真阳性,6例确认为真阴性,超敏HBV表面抗原检测试剂有反应性样本S/CO显著高于常规筛查试剂检测结果。[结论]HBV表面抗原检测采用灰区设定方案有效提高了HBV阳性的检出率,增加了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05.
106.
缪锟  孙亮  于莲珍  黄祖瑚  林琳 《江苏医药》1999,25(12):940-940
慢性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的常见肝脏疾病。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前瞻性地观察腺苷蛋氨酸在慢性酒精性肝病合并严重肝内胆汁瘀积的治疗作用,以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收集1997年~1999年我院住院病人,慢性酒精性肝病组共11例,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46岁。必须符合以下的诊断标准:(1)有5年以上长期的饮酒史(男性>120g/天,女性>80g/天)。(2)血清总胆红素>320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100mol/L。(3)五种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指标均阴性,近期内无诱发肝损害的药物史。(4)B超和/或CT排除肝内外梗…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IFN)等抗病毒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有的抗病毒药物虽可显著抑制HBV复制,并部分恢复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但作用并不持久.慢性HBV感染患者要清除肝内HBV及感染肝细胞,必须依靠有效的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8.
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肝外组织中经血传播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单一经血传播病毒(TTV)阳性患者肝外组织中TTVDNA的表达。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TTV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丙肝病毒NS3、庚肝病毒NS5等为阴性的5例尸检肝外组织标本。结果 3例(3/3)胰腺组织、2例(2/2)睾丸组织、1例(1/1)卵巢组织、2例(2/3)心肌组织、3例(3/5)肾组织检出阳性信号。杂交阳性信号主要为胞核型,仅在部分胰腺组织中出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对抗-HBs阳性不同血清学模式病毒学和临床意义的分析,了解抗-HBs阳性不同血清学模式特点,探讨其形成机理及抗-HBs的作用。方法:采用Abbott和PCR定量、PCR定性方法分别检测抗-HBs阳性不同血清学模式病人的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结果: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与其它模式组比较,其抗-HBs值显著升高(P<0.05);HBsAg、抗-HBs、HBeAg阳性组与其它模式组比较,其HBV DNA含量显著增高(P<0.01);定性检测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抗-HBs值,前者抗-HBs值显著降低(P<0.05);抗-HBs阳性不同血清学模式病人生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HBs阳性不同血清学模式病人比较其肝炎临床类型的构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即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HBsAg、抗-HBS、HBeAg阳性组与HBsAg、抗-HBs阳性组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结论:抗-HBs阳性时HBV处于复制水平,但并不标志HBV复制的停止,仅预示病人感染相和恢复相的动态消长过程。如抗-HBs水平不断提高,则感染相向稳定的恢复相发展。同时从肝功能损伤的程度及肝炎临床类型分析,提示抗-HBs引发的免疫效应最终使部分病人由感染相进入恢复相。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核酸疫苗对猕猴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原性。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猕猴分别肌内注射HBcAg核酸疫苗(pJW4303/HBc)和对照质粒(pJW4303)。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接种前后猕猴血清中抗-HBc、抗-HBc IgG亚类和猕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水平。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猕猴PBMC HBcAg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实验组猕猴接种该核酸疫苗后均产生了较强的抗-HBc反应。实验组猕猴抗-HBc IgG亚类以IgG2为主,PBMC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增高,提示为Th1型免疫应答。实验组猕猴的PBMC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BcAg核酸疫苗对猕猴具有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