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1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48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667篇
内科学   596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85篇
综合类   1393篇
预防医学   592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602篇
  3篇
中国医学   374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总结和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住院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同期住院治疗的157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113例(7.2%)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8例(15.9%),中残29例(25.7%),重残25例(22.1%),植物生存17例(15.1%),死亡24例(21.2%)。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有其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抢救治疗,能显著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2.
守宫木细胞与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体外试验研究野生蔬菜守宫木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生(Ⅰ)和煮熟(Ⅱ)的守宫木匀浆液分别以40000、20000、10000、5000、2500、1250μg/ml浓度对CHL细胞染毒,每一浓度分别在24、48和72h时间点以中性红摄入方法对守宫木的细胞毒性进行评定;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则以同样的浓度分别以生和煮熟的守宫木匀浆液染毒2h后,收获细胞制备中期相,对染色体结构畸变进行分析。结果:中性红摄入细胞毒性试验:在生的与煮熟的守宫木匀浆液细胞毒性剂量效应关系分析中,低剂量组随着染毒浓度加大细胞毒性增强,而在较高剂量组则出现随染毒浓度加大细胞毒性减弱,20000和40000μg/ml剂量组出现细胞的增殖现象;时间效应分析中有和剂量效应分析相似的现象,即在低剂量组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增强,而从10000μg/ml剂量组开始随着染度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减弱并出现细胞的增殖现象;对生的与煮熟的守宫木细胞毒性进行比较分析,仅在染毒24h的20000μg/ml剂量组发现煮熟的守宫木匀浆液的细胞毒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高于生的守宫木匀浆液。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阴性。结论:守宫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溶酶体和高尔基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未观察到守宫木对细胞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有损害作用,未发现不同的食用习惯对守宫木的毒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IgE降低,CD8显著升高,其降低及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显著(均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提高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4.
林琳  赵卫  罗军  龙敏  张文炳  杨军  曹虹 《热带医学杂志》2006,6(5):518-520,506
目的对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株ompL1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产物的纯化。方法从我国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株基因组中扩增全长ompL1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回收经EcoRⅠ HindⅢ双酶切产物,将其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通过酶切图谱和序列分析法筛选出重组质粒。将含重组质粒的宿主菌诱导表达后,提取全菌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获得pET9L重组质粒,经诱导表达后得到分子量为31000的重组蛋白。测序得到的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ompL1基因序列(GenbankI61405)同源性为99.8%,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GenbankLA3138)的同源性达100%。结论成功构建了ompL1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为进一步制备以OmpL1为检测靶抗原的免疫层析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p14ARF基因转染联合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LOVO细胞中p14ARF基因的表达.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在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作用下转染前后LOVO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LOVO细胞呈现p14ARF基因缺失变异.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证实转染后LOVO细胞中有p14ARF基因的表达.p14ARF基因转染后细胞增殖受抑,流式细胞仪显示p14ARF基因诱发凋亡.在氟尿嘧啶0.1 g/mL的作用下,未转染的LOVO细胞的增殖速度未受影响,而转染后LOVO细胞较未用药时的抑制率增加;氟尿嘧啶1、10、100 μg/mL时,对转染前后LOVO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氟尿嘧啶对转染后LOVO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的LOVO细胞.结论p14ARF基因转染可抑制LOVO细胞增殖.p14ARF基因和氟尿嘧啶联合用于LOVO细胞能够加强氟尿嘧啶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提高LOVO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6.
97.
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波依定与洛汀新对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的疗效是否具有中草药的某些特征,能否按中医辨证选择抗高血压药.方法:按照WHO的标准明确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4型.2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疗程4周.分析对总体血压和不同证型血压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症状的疗效有无差异.结果:两种药物降低患者总体血压的幅度基本相同;但分层研究,对4种中医证型患者的血压的降低程度明显不同,洛汀新对肝火亢盛型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波依定对痰湿壅盛型比其它三型降压更好;对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对各种证型症状的改善作用也显示同样的结果.结论:抗高血压药对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的疗效不同,表明西药也同样具有中草药的某些特性,可以根据中医辨证选择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眼眶骨折手术整复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8/2016-08期间入我院就诊的眼眶骨折患者800例800眼,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4眼行鼻外径路手术,纳入对照组; 446眼行内窥镜辅助下眼眶骨折手术,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mo随访,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复视分级、眼球凹陷改善情况,并评估患者术后随访对颜面部外形美观满意度。

结果:术后3mo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90.4%(P>0.05); 两组患者术前复视分级情况无差异(P>0.05),术后1mo观察组复视0级患者占70.9%,对照组占66.7%(P>0.05); 术后6mo观察组复视0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7.1% vs 76.0%,P<0.05)。术前组间眼球内陷深度比较无差异(P>0.05); 术后1mo眼球内陷深度≤1cm者:观察组占89.5%,对照组占85.9%(P>0.05); 术后6mo, 眼球内陷深度≤1cm,观察组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P<0.05)。 术后6mo时观察组对颜面部外观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94.6%(P<0.05)。

结论:内窥镜技术应用于眼眶骨折手术中可有效改善复视及眼球内陷情况,且长远疗效较好,术后恢复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99.
目的 通过对2016年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的不足,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Excel 2007建立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及处置数据库,以辖区内学校为监测单位,收集重庆市2016年学校结核疫情处置信息,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6年重庆市39个区县528所学校发生了结核病疫情,其中303所学校发现528次散发病例,13所学校发现14次聚集性疫情苗头,1所学校发现1次聚集性疫情,主要集中在公办、寄宿制、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筛查学校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46 831例,发现结核病患者53例,检出率为0.11%,学生(0.11%)、教职工(0.05%)、家属(0.63%)接触者中结核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 P=0.000)。寄宿制学生、非寄宿制学生休学比例分别为70.87%、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P=0.004)。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后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培训、感染控制比例较低,分别为67.80%、56.44%、69.32%,不同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4,P=0.018),其中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比例较低,分别为42.86%、58.72%、58.82%。 结论 2016年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主要为散发病例,寄宿制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规范密切接触者筛查方式,加强休学管理,重视健康教育、培训、感染控制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某医院住院军人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为部队官兵防治肝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 2008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军队肝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军人肝病主要病因为感染性肝病、非感染性肝病和不明原因肝病.乙肝、丙肝和戊肝位于感染性肝病前3位,占79.6%;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非感染性肝病位于前3位,约占8%;不明原因肝病占4.6%.结论 防治部队官兵患肝病应做到:入伍重点筛查,定期体检发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嗜酒;适度体能训练;坚持合理用药,避免盲目用药;监控重点人群体检,预防慢性肝病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