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4篇 |
免费 | 195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96篇 |
妇产科学 | 52篇 |
基础医学 | 161篇 |
口腔科学 | 35篇 |
临床医学 | 857篇 |
内科学 | 329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64篇 |
特种医学 | 111篇 |
外科学 | 228篇 |
综合类 | 1690篇 |
预防医学 | 597篇 |
眼科学 | 68篇 |
药学 | 774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623篇 |
肿瘤学 | 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99篇 |
2020年 | 161篇 |
2019年 | 168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288篇 |
2013年 | 299篇 |
2012年 | 312篇 |
2011年 | 303篇 |
2010年 | 339篇 |
2009年 | 280篇 |
2008年 | 245篇 |
2007年 | 233篇 |
2006年 | 261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改良加压注水尿道结石回推技术处理后尿道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30例经改良的加压注水尿道结石回推技术处理的后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1~50岁,平均(41.2±8.7)岁;结石大小平均12mm×10mm。嵌顿时间3h~2周。结果:30例后尿道结石均成功回推入膀胱,回推过程中无明显尿道损伤和滴血。随访1~6个月,未见泌尿生殖道感染和尿道狭窄。结论:改良加压注水尿道结石回推技术处理后尿道结石简便、安全、有效,能迅速解除尿道被结石嵌顿导致的梗阻和疼痛,并使结石的下一步治疗更便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阐明其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2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均由第一位医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喷砂治疗,中药组患者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龈下喷砂治疗;由第二位医生对2组患者种植体牙周袋进行冲洗和置放药物,中药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将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留置种植体周围袋,对照组使用3%过氧化氢+0.9%氯化钠注射液对受试牙位种植体周围袋进行冲洗;第三位医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后记录2组患者受试牙位牙周指数[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袋深度(PPD)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检测2组患者种植体龈沟液(PISF)质量和PIS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受试牙位的PPD、mSBI、mPLI、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mPLI、PPD和mSBI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治疗后mSBI、mPLI和PPD明显降低(P<0.05),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治疗联合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冲洗比较,采用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PPD、mSBI和mPLI明显降低,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脑钠肽(BNP)、甲胎蛋白-L3(AFP-L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评估患者预后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预后质量良好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预后质量较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中PDGF、BNP、AFP-L3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中PDGF、BNP、AFP-L3水平分别为(74.83±5.93)pg/mL、(204.83±23.19)pg/mL、(59.85±6.11)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48±7.54)pg/mL、(335.32±25.21)pg/mL、(84.83±7.98)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DGF作为诊断指标良好共81例,以BNP作为诊断指标良好共83例,以AFP-L3作为诊断指标良好共75例,以平行联合作为诊断指标良好共95例,以系列联合作为诊断指标良好共64例;平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6.25%)及阴性预测值(95.38%)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系列联合诊断的特异度(93.75%)及阳性预测值(92.19%)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平行联合及系列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0.989、0.935)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质量与PDGF、BNP、AFP-L3密切相关,且PDGF、BNP、AFP-L3联合诊断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性别、年龄因素及不同放散实验对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影响,为临床诊治及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1 349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酸散放实验和热放散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测ABO溶血病的性别偏好、日龄影响及不同检测方法灵敏性。结果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男女性别比是否偏离1∶1的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在0~3 d、4~7 d和8~28 d 3个不同时间段,确诊患者比是否偏离1∶1∶1的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08×10-48);酸放散实验和热放散实验结果比较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9×10-19)。结论女性患新生儿溶血病风险不比男性患病风险高;1~3 d内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最高;同时采用酸放散实验和热放散实验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妇科肿瘤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肿瘤门诊就诊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优护组与常护组各90例,常护组给予常规护理,优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优质护理要求,从环境、服务态度、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优护组护理满意度、风险管理、健康指导、护理质量等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常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门诊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并展开观察与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中孕期妇女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宫缩发动时间较对照组长,总产程较对照组短,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宫术后清出胎盘胎膜量、引产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产后清宫术、一周后行二次清宫术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产后发热、引产术中出现强直宫缩、宫颈撕裂、子宫大出血等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妊娠中期妊娠引产,与单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相比较,虽宫缩发动时间稍久,但产程较短,提高引产成功率,产后需行清宫术率降低,从而减少了子宫内膜损伤,且产时产后出血较少,并发症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7.
总结3例气管切开患者导管不完全脱出的观察要点及急救措施。其观察要点为:患者气管切开24小时内排除肺部原发病外发生呼吸频率逐渐增加、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呼吸道梗阻症状。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