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特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探索尿酸钠(monosod ium urate,MSU)晶体的最佳诱导条件及炎症反应特点。方法:以改进方法制备MSU晶体,通过W istar大鼠单侧踝关节注入50μl不同浓度的MSU晶体诱导急性单关节炎,研究关节炎性变化与注入MSU剂量的关系;观测诱导关节炎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数、肿胀指数和功能障碍指数变化。结果:改进制备的MSU晶体呈骨针形,大小一致。5 mg/m l的MSU可导致明显的关节红肿。5~20 mg/m l范围内,关节红肿和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超过20 mg/m l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不再随MSU注射用量的增加而加重,但可延长关节炎病程,并见关节腔内MSU晶体被大量蛋白样物质和炎性细胞包裹。将20 mg/m l的MSU注入大鼠踝关节可见迅速出现关节红肿和功能障碍,发生率100%;诱导后2 h出现,4 h表现明显,8~12 h达高峰期,24 h后自发减轻,5~6 d自行缓解;关节炎高峰期见三足步态,组织严重水肿,关节腔明显积液;关节液、关节滑膜及其周围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较好地模拟了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特点。结论:改进方法制备的晶体提高了实验可重复性,并可成功诱导典型的大鼠急性关节炎。MSU剂量以每个踝关节20 mg/m l×50μl为最佳。该模型适合于痛风的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2.
本院干部保健工作改革3年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干部保健管理体系。本文结合干部保健工作管理实践,着重阐述了干部保健工作改革后基本做法成效、经验体会,并对干部保健工作前景进行展望,提出干部保健工作重点和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除面、双手及双足外全身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色斑疹及丘疹11年,界清,上覆银白色鳞屑。外院以"银屑病"予阿维A治疗7个月,疗效不佳,停药。6年前因进食酱辣椒后全身皮疹加重,原有斑丘疹周围出现明显增厚红色斑块,伴碎屑状剥脱,本院皮肤科予氯雷他定分散片、哈西奈德溶液和黑豆馏油凝胶治疗2周,皮疹进一步加重,泛发全身,可见大片皮肤剥脱(图1~3a),并出现恶心、呕吐及高热。患2型糖尿病18年,胰岛素治疗中;患高血压20年、痛风3年。有磺  相似文献   
34.
2050例中老年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0 5 0中、老年男性进行普查。结果 脂肪肝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至 5 0~ 5 5组达到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脂肪肝的患病率与高血压、高血脂呈正相关 ,而与冠心病、冠心病家族史及高血压家族史无明显相关。脂肪肝的患病率随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BMI和腰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郑毅  黄火高  尚健  陆江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72-5973,F003
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关系密切,其与风湿病的研究处于开始阶段。目的:探讨滑膜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作用。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45例标本取自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行膝关节镜检查或治疗的RA和创伤患者关节滑膜。采集各例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其中RA组包括RA患者25例;对照组为创伤患者20例,包括半月板损伤和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滑膜中HLA-DR抗原阳性表达细胞、S-100阳性和CD1a阳性的细胞的多少和分布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滑膜中HLA-DR抗原阳性表达细胞、S-100阳性和CD1a阳性的DC的多少和分布情况。结果:RA滑膜中23例滑膜细胞HLA-DR表达阳性,19例S-100表达阳性,16例CD1a表达阳性,其阳性例数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RA组患者滑膜中HLA-DR,S-100和CD1a标记阳性细胞数[(27.8&;#177;14.8%),(6.2&;#177;4.3%),(3.9&;#177;3.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9&;#177;7.4)%,(2.8&;#177;2.3)%,(1.6&;#177;1.9)%](t=3.016,2.937,P&;lt;0.01;t=2.462,P&;lt;0.05)。结论:RA滑膜中DC和被激活的DC及HLA-DR阳性细胞的存在和增多可能在RA病变局部提呈自身抗原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是RA自身免疫异常的重要的始发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老年患者肺结核免疫功能变化及病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老年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42例为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30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C组。研究A、B两组临床特征,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变化。结果A组比B组发热、咳血增多,初治患者比例降低,痰涂阳性比例升高,结核空洞及病灶累及2个以上肺野的患者增多。A、B、C组CD8+依次降低,而CD4+及CD4+/CD8+依次升高。A组IgA、IgM和IgG均低于B组和C组,而B组IgA低于C组。A组中血糖未达标者CD4+、CD4+/CD8+、IgA、IgM和IgG均低于达标者,而CD8+高于达标者。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时病情加重,特别是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可能与糖尿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择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Ⅱ型胶原免疫诱导大鼠,按发生关节炎时间先后顺序再随机入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用药大剂量组[20mg/(kg.d)]和吡格列酮用药小剂量组[4 mg/(kg.d)],每组3只。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吡格列酮两种剂量对大鼠出现CIA 14 d后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结果 PPARγ、S100A8、S100A9 mRNA在关节炎后14 d大鼠滑膜表达均明显增高;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62.7%和34.2%,大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82.1%和71.9%。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CIA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表达产生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8.
吡格列酮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单侧踝关节腔内注射1 mg (20 mg/ml×50 μl)尿酸钠晶体(monosodium urate,MSU)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RT-PCR法检测PPARγ在关节炎滑膜0、4、8、24和48 h表达的动态变化.通过比较2、4、6、8、10、12、24和48 h关节炎症、肿胀、功能障碍指数和病理变化观察口服不同剂量(4 mg·kg-1·d-1、20 mg·kg-1·d-1)吡格列酮对关节炎的影响.结果:关节滑膜PPARγ表达呈时间依赖方式增加,在关节炎48 h后尤为明显.在诱发模型24 h内,吡格列酮对关节炎未见明显作用;而在48 h大剂量吡格列酮可显著减低关节炎的炎症、肿胀、功能障碍指数和滑膜炎性细胞浸润,但小剂量疗效不明显.结论:大剂量吡格列酮可显著减轻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炎后期PPARγ表达增加有利于药物起效和痛风的自发缓解.  相似文献   
39.
观察使力舒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对65例骨关节炎病人进行为期四周的临床指标观察,并与萘普生进行比较,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结果:两组中各有1例因副作用退出;治疗2周后使力舒组即出现临床指标好转,而萘普生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0.
<正>病人,男,82岁。2011年5月12日年度体检时,行胸部透视未见明显异常。7月14日,行胸部CT平扫显示:右上肺尖后段直径约1 cm结节影。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痛、胸闷、气短,无发热、盗汗、消瘦、纳差等不适症状。当时考虑良性可能性大,随诊复查。9月1日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结节影较前稍增大,边缘见有毛刺,考虑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9月9日行体部PET/CT检查提示右上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