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目的:利用水提法提取花椒挥发油,观察其对PC12的损伤作用,明确花椒挥发油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用水蒸气提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并用吐温80助溶,用倍比稀释加入细胞中,观察其在一定的时间内(48h)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形态学直接检测、SRB、MTT方法检测其损伤水平。结果:浓度≥2mg/mL挥发油中,PC12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在浓度〉0.5mg/mL的挥发油中,PC12的生长出现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花椒挥发油对PC1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具有的抗嗜铬细胞瘤活性。  相似文献   
92.
健康男女各五名为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实验,共分20~25、18、15、12、10和7℃六个实验组,相对温度40~50%;风速0.05~0.08米/秒。实验证明,在25~7℃环境温度范围内手指皮肤温度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两者存在直线相关,其回归方程式为:(?)=1.029x+5.4017 实验还发现,手指血流图的波幅、波形、重搏波三项指标同环境温度和手指皮温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较低温度环境服装保温充分的条件下,为消除寒冷感主要应该对裸露部位及薄弱部位采取保暖措施。由实验得知,环境温度15℃应当是保证手部正常有效活动的最低卫生限度;环境温度18℃是无冷感的卫生限度。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某邮局293名分拣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分拣工的上肢、颈、肩、背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相当普遍,如肩痛、下背痛的阳性率高达30%,较参加工作前明显增加(P<0.01)。另外,视力下降、神衰症候群及妇女的月经失调检出率亦很高,分别为40%、30%、27%。这些症状和体征与分拣工的工作紧张、单调、重复、照明不合理及三班倒工作制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4.
深圳郊区4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病.1991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近1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高血压病增加了32%;农村高血压病增加了36%,农村快于城市.高血压病没有根治办法,只能早期防治.为了加强农村高血压病防治工作,本文对南方一些富裕农村居民高血压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优选工艺条件制备多西他赛人血白蛋白微球,并考察其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人血白蛋白为药物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多西他赛蛋白微球,HPLC测定多西他赛的浓度,通过L16(45)正交设计试验考察药质比、交联剂用量、交联时间、搅拌转速、酸碱度等因素对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以累积释药百分率为指标考察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药质比为1:7、交联剂用量为2.0 mL、交联时间为1.5 h、搅拌转速为300 r·min-1、反应介质pH值为7.5;以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在扫描电镜下可见为表面光滑的类球体,平均粒径为36.16 μm,载药量为(11.74±0.26)%,包封率为(65.24±1.24)%,体外释药模式符合Higuchi方程Q=14.34t1/2+0.21 (r=0.994 5),48 h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82.8%。结论:本实验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完成载药量、包封率和缓释性均较为理想的多西他赛人血蛋白微球。  相似文献   
96.
实验结果表明,人体出现冷感的气温,安静坐位为5℃,蹬车运动为- 5℃;手指血流图和耳垂脉搏波产生显著变化的环境温度,静坐为5℃,运动为-5℃;肢体皮肤温度出现显著变化的环境温度,于静坐和运动状态分别是气温0℃和-5℃;裸露部位皮肤温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气温界限静坐和运动均为10℃;手操作功能出现显著变化的环境温度静坐为5℃,运动为-5℃或-10℃。兔血中IgA含量测定亦表明,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明显改变的温度界限是5℃,与人体实验结果类似。根据劳动时间率和环境温度,提出了低温作业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97.
魏一大  黄海潮 《卫生研究》1993,22(4):203-205
研究了在冷水温度为20℃、18℃、15℃、13℃、12℃、10℃、8℃、5℃、3℃的条件下,对18名受试者进行了浸手实验。结果表明,显著影响指端血流图各项指标明显改变的冷水温度是在10℃以下水温组。  相似文献   
98.
以体力劳动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方式(搬、扛、推/拉)负重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作业人员的劳累感、腰疼、脊柱异常和压疼以及能量消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体力作业工人平均金日总负重量,以搬方式是4.7~13.6吨,以扛方式是6.1~14吨,以推/拉方式是5.5~32.4吨,致使一些工人出现腰痛,脊柱异常及压痛,甚至心脏参数异常。根据本研究及上报研究结果,特制定出我国体力搬运重量(包括单次负重和全日负重)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99.
海南割胶工人劳动强度与职业危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次调查表明,割胶工人实际每人每日平均净劳动时间男工为538分钟,女工为670分钟,劳动日内实际能量消耗男工为3361千卡,女工为2503千卡。劳动时间与能量消耗均显著超过国家标准400分钟和1500千卡的卫生学限度。依照国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男工属Ⅳ级(最重级),女工属Ⅲ级(重级)体力劳动强度;体重/身高指数为0.3177,Hb降低及血沉升高占55.6%和27.7%,以及腰痛、关节痛、胃痛、妇女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自然流产等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00.
<正> 煤矿井下采掘作业环境的气象条件好坏,直接影响工人健康和劳动效率。目前许多煤矿井下采掘作业面的温度很高,有的高达30℃或30℃以上,相对湿度普遍高于85%,高温高湿对采掘工人的健康和劳动能力影响甚大。为此煤炭系统曾专门组织力量研究解决井下作业环境高温问题。改善作业环境温度,需要有一切实可行的卫生标准作为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的依据,因而我们进行了煤矿井下采掘作业环境气象卫生标准的调查研究。一、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