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4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我院2007年临床常见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在临床分离的100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19.9%(200株),革兰阴性菌占80.1%(805株).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35.9%和89.7%.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7.1%和83.9%,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株或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48.1%和31.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1%和35.5%,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和7.2%,发现1株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 我院尚未出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菌株,但首次出现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因此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控制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2.
改革传染病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具有较独特的学科特点。本文根据传染病学的学科特点,从授课技巧、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临床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传染病学临床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3.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其与阿片类药联合用于术后镇痛 ,可提高镇痛效果[1] ,但与镇痛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同时存在。我们选用 0 2 %罗哌卡因伍用不同剂量的阿片类药 ,采用微量泵持续硬膜外输注术后镇痛 ,旨在观察其镇痛效果和副作用 ,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配方提供依据。表 2 安静和躯体运动时患者疼痛程度例组别例数 无痛安静运动轻度安静运动中度安静运动重度安静运动优良率 (% )安静运动Ⅰ组 2 0 2 0 1 0 0 90 1 0 0 1 0 0 95 Ⅱ组 2 0 1 5 93 5 2 4 0 2 90 70Ⅲ组 2 0 1 6 741 1 0 2 0 0 1 0 0 90 △Ⅳ组 2 0 1 4 5 4 8…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性,47岁,无慢性肝炎病史,无长期大量饮酒史,近期无服用药物史。2005年11月13日与其他4人进食野蘑菇,10h后均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中毒症状。其中2人次日出现尿黄,并逐渐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第4天收治入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黄疸性肝炎。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TBil)289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11.9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49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00U/L。电解质和肾功能均正常。经输液治疗,胃肠道症状好转出院。第6日出现头晕、嗜睡,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肝性脑病)。2005年11月20日收治入我科。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的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的常见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并对常见血清型菌株和其它血清型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荚膜肿胀实验检测2006年1月~2008年8月临床分离的143株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总的常见血清型为型/群为19群、6群、5型、10群、15群,但从成人分离的菌株常见血清型为19群、10群、5型、33群,儿童则以19群、6群、15群和23群血清型为主.143株菌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青霉素的耐药率(耐药+中介)分别是97.9%、95.8%、4.2%、0.7%、58.1%,对于青霉素的敏感率是42%.常见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对5种抗菌素的耐药率(耐药+中介)分别是:97.7%、97.7%、1.1%、3.4%、72.4%;其它血清型菌的耐药率分别是:98.2%、92.9%、5.4%、0、35.7%.;仅青霉素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别.结论 重庆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常见血清型与其它地区报道有一定差别.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耐药率低,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与国内报道接近,但对于阿奇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常见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它血清型.  相似文献   
26.
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我院2008年临床常见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药敏实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在临床分离的131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2.2%,革兰阴性菌占77.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56.8%和81.3%.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株或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51.1%和27.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44.8%和32.6%,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6.5%和35.6%.结论 ICU比非ICU耐药性严重,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明显上升,监测到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2006-2008年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08年判断标准分析临床分离株,分析采用WHONET5.4及SPSS13.0统计软件.结果 分别从ICU和非ICU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和145株.ICU内标本主要来自于痰液(85.2%),非ICU标本来主要自于痰液(38.6%)、分泌物(29.0%)及脓液标本(17.9%).ICU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均高于非ICU.ICU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73.1%).ICU和非ICU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均较为敏感(敏感率>50%).近3年来,ICU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无显著变化(P>0.05).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均高于非IC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结论 通过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的变迁,有利于采取措施控制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调查我院2011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参照CLSI 2011标准,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2535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7.5%,革兰阴性菌占7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3.5%和77.6%;发现2株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然敏感率高,总耐药率<1%。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65%以上,未发现泛耐药菌株。结论细菌的耐药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需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动态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导管感染率,采取防控措施。方法制订ICU目标性监测方案,设计医院感染的个案监测和ICU日志表格,对2010年1~12月入住综合性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到临床科室,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控制。结果 2010年共调查80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3例(9.07%),患者日感染率(例次)为21.23‰。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20.41‰,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1.59‰,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3.57‰。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适时制订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