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不同周龄C57BL/6N-Tg(1.28HBV)/Vst乙肝病毒转基因(HBV-Tg)小鼠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病理特点。方法采集12、24、36周龄HBV-Tg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样本,并以36周龄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采用ELISA检测血清HBsAg、HBeAg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盐酸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与网状纤维染色以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HBsAg、HBcAg、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各周龄HBV-Tg小鼠血清HBsAg、HBeAg及肝组织HBsAg与HBcAg表达均呈阳性,血清HBV DNA载量均大于(1.0×10~7)IU/mL;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炎症、胶原面积、α-SMA表达均随HBV-Tg小鼠周龄逐渐升高,12周龄时ALP活性最高,36周龄时肝组织炎症损伤及胶原沉积最为明显。结论随着HBV-Tg小鼠周龄增加,肝脏逐渐呈现自发炎症和纤维化,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为探究其病理机制和药物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2.
核苷类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及其合成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重要的核苷类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及其结构改造和合成的某些进展。  相似文献   
83.
N~5-甲基四氢叶酸钙近年被作为甲氨碟呤的解毒剂推荐临床。本文报道用叶酸作原料,经还原再引入 N-甲基,然后成盐制得N~5-甲基四氢叶酸钙。还原和成盐两步较文献方法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84.
氨鲁米特(氨基导眠能,下简称AG)能阻滞肾上腺甾体激素的生化合成,在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AG的主要作用为芳香化酶抑制剂,抑制雄激素芳香化为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具有这种芳香化的能力,故成为重要的靶点。Michel 等采用裸小鼠异体移植模型移植受体阳性的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以检测AG 本身和AG合并应用其它激素药物时的疗效。结果发现,AG 单独应用对绝经前妇女雌二醇受体阳性和绝经后妇女雌二  相似文献   
85.
顺氯氨铂(CDDP,下简称DDP)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尤对生殖泌尿系统和妇科肿瘤最为有效。对头颈部肿瘤,DDP 也列为一线药物。Carter 报道以DDP 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DDP 合并5-氟尿嘧啶(5-Fu)连续5天滴注用于第Ⅲ~Ⅳ期头颈部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86.
美国NCCN 2006年恶性黑色素瘤诊治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2006年美国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ancer Comprehensive Network,NCCN)恶性黑色素瘤(MM)诊治规范,以及对原发不同分期及复发MM提出了基于不同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7.
孙鑫  刘洪亮  黄恺  赵志敏  吕靖  刘成海 《中草药》2017,48(24):5217-5223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中的3种活性成分(虫草素、腺苷、麦角甾醇)对血管新生和肝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和转基因斑马鱼实验分别观察虫草素、腺苷、麦角甾醇对新生血管面积、功能血管数量及碱性磷酸酶变化的影响;MTT法测定3个化合物对人肝癌SK-HEP-1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SK-HEP-1细胞增殖为模型,以索拉非尼为阳性对照药,MTT法测定3个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管腔形成情况,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一氧化氮(NO)的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虫草菌丝中腺苷、麦角甾醇能够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减少转基因斑马鱼功能血管数量,而虫草素能够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与对照组相比,VEGF可诱导SK-HEP-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并可使其胞内NO水平和NOS活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虫草素、腺苷、麦角甾醇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K-HEP-1细胞增殖,腺苷、麦角甾醇能抑制SK-HEP-1细胞迁移,3者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SK-HEP-1细胞管腔形成,且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胞内NO水平和NOS活性。结论虫草菌丝中的虫草素、腺苷、麦角甾醇对SK-HEP-1细胞增殖、迁移、管腔形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腺苷的作用尤为明显;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内NO水平和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起始部结扎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AB干预组(n=14)和空白对照组(n=12)。另设同期假手术大鼠(n=10)作为正常对照。3-AB治疗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的左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LVAWd)明显变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容积(EDV)显著增加(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心尖四腔左室侧壁及后间隔二尖瓣环、左室长轴观前间隔及后壁中间段收缩期峰值速度显著下降(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各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结合常规高频超声心动图能无创定量评价3-AB有效抑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改善左室收缩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丝裂霉素C(MMC)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协同作用.方法 选用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将生长良好的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 h后用MMC(25、50、100、200 μg/Ml)和TRAIL(10、50、125、250、500 ng/Ml)分别/联合作用12 h,倒置纤维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然后用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①细胞形态变化(50~500)ng/Ml的TRAIL组、(50~200)μg/Ml的MMC组、以及上述浓度的TRAIL和MMC联合用药组部分细胞变圆,从培养瓶壁脱落,核/浆比例增大,胞浆颗粒增多,胞核有皱缩变形,大小不均.上述改变的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加重.②细胞生长抑制率10 ng/Ml TRAIL和25 μg/Ml MMC对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不用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0~500)ng/Ml TRAIL和(50~200)μg/Ml MMC对DU145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且随着TRAIL和MMC浓度的升高,生长抑制率显著增高(P<0.05);(50~500)ng/Ml的TRAIL和(50~200)μg/Ml的MMC分别联合作用对DU145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单独给药组(P<0.05);10 ng/Ml的TRAIL单独用药对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虽不显著(P>0.05),但和(50~200)μg/Ml MMC联合用药均能加强后者对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TRAIL和MMC在杀伤前列腺癌细胞时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0.
刘伟  葛广波  王永丽  黄恺  陈佳美  王长虹  刘平 《中草药》2020,51(8):2035-2045
目的旨在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协定通用处方清肺排毒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小鼠组织分布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对清肺排毒汤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基于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确认,实现复方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对小鼠ig清肺排毒汤后血及组织中的移行成分进行了鉴定,并建立了同步测定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野黑樱苷、甘草苷、金丝桃苷、橙皮苷、黄芩苷、次野鸢尾黄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小鼠ig清肺排毒汤后上述9种入血成分的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从清肺排毒汤中共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ig给药后,在小鼠血清、心、肝、脾、肺、肾中分别鉴定出12、9、9、8、10、10种化学成分。发现9种化学成分可快速吸收并分布到多个组织,在0.5 h时血清及各组织中除黄芩苷之外的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达到峰值,黄芩苷含量峰值出现在2 h或4 h。重点关注的肺组织中0.5 h时各成分的暴露量依次为麻黄碱(2 759.11±784.39)ng/g野黑樱苷(1 819.7±427.28)ng/g伪麻黄碱(880.60±287.97)ng/g苦杏仁苷(304.43±234.70)ng/g橙皮苷(78.33±38.38)ng/g次野鸢尾黄素(8.62±4.66)ng/g黄芩苷(8.53±1.91)ng/g金丝桃苷(7.72±1.63)ng/g甘草苷(7.68±5.19)ng/g;2h时成分含量为麻黄碱(776.61±148.40)ng/g野黑樱苷(325.20±104.17)ng/g伪麻黄碱(212.21±44.63)ng/g黄芩苷(71.72±23.96)ng/g苦杏仁苷(46.39±36.45)ng/g橙皮苷(13.39±10.99)ng/g金丝桃苷(3.11±0.75)ng/g甘草苷(2.86±0.46)ng/g;4 h时各成分质量分数为麻黄碱(327.61±212.59)ng/g野黑樱苷(173.77±58.21)ng/g伪麻黄碱(84.68±59.04)ng/g黄芩苷(49.33±17.06)ng/g苦杏仁苷(1.26±0.26)ng/g。结论研究建立的UHPLC-Q-Orbitrap HRMS方法可实现清肺排毒汤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准确分析,并明确了ig给药后清肺排毒汤主要成分在小鼠的组织分布情况,为后续清肺排毒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药动学信息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