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肝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论述了肝素抗凝,抗血栓作用机理的最新观点,也简单介绍了肝素非凝血方面的生物活性新进展,为肝素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肝素对小鼠实验性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LD_(75)的O_(111)B_4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小鼠实验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肝素对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存活率为33.33%,肝素对小鼠内毒素血症有显著保护作用,5.5U/20g小鼠组存活率63.64%(P<0.05);3.0U/20g小鼠组为79.17%(P<0.005);1.5U/20g小鼠组75.00%(P<0.005)。肝素注射时间对小鼠内毒素血症保护作用依次为肝素与内毒素同时注射(79.17%);内毒素注入后30min(75.00%);内毒素注入前30min(70.83%)和注入前60min(58.33%)。注射途径依次为静脉注射(79.17%)、皮下注射(77.27%)、腹腔注射(75.00%)、肌肉注射(70.83%),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表明中小剂量肝素对小鼠内毒素血症有明显保护作用,早期使用、静脉和皮下注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3.
肝素作用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和血栓的研究新进展认为,凝血反应是组织因子(TF)通过外源凝血途径启动的,内源凝血途径的激活则有助于纤维蛋白凝块的稳定和增大。这些观点不仅更新了凝血瀑布反应的许多概念,而且进一步阐明了肝素抗凝血和抗血栓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4.
肝素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化聚合物因具抗凝血性能,已作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制造人造器官。本文对肝素与聚合物结合的工艺、聚合物中肝素的确认、肝素释放和经皮吸收以及制备肝素透皮制剂的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加入血清,对血清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原抗体最适比例时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多;原血清及1∶2稀释血清IIPC最强,OD值为0.57和0.54,血清的进一步稀释对IIPC有一定影响;孵育时间以30min最宜,OD值为0.56;离心时间在25~45min时OD值最大,为0.50~0.56;在最适条件下,正常人混合血清OD值为0.49;56℃30min灭活血清为0.14;50℃15min处理血清为0.38;ED-TA处理血清为0.09,EGTA处理血清为0.21;对20例健康人血清IIPC测定结果为0.39~0.62,平均0.48±0.07。表明正常血清补体对免疫复合物的沉淀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种因素处理血清对IIPC均有一定影响,而以56℃30min和EDTA处理血清最明显。文中还对该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脂质体透皮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脂质体与表皮角质层的作用作了综述。脂质体能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及水合作用,并与角质细胞间的脂质结合,可以削弱表皮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促进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47.
<正> 我们从81年4月间开始试用苏州生化药厂生产的肝素钙。其规格有两种:5,000单位/2毫升,10,000单位/2毫升。用于皮下注射共观察96例,其中病毒性肝炎20例,中毒性肝炎1例,阻塞性黄疸2例,流行性出血热69例,肺气肿、肺心病4例。皮下注射1150次,现将使用情况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48.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抗病毒化疗是一种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理想的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药物 ,尽管干扰素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抗 HBV制剂 ,但其总显效率不超过 40 % ,并且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 ,急需寻找对慢性 HBV感染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近期开发的新的抗病毒药物 ,如核苷类似物等逆转录酶抑制剂 ,主要抑制病毒的复制 ,拉米夫定 (lamivudine)是进入临床应用最有效的药物。1 拉米夫定抗 HBV的作用机理拉米夫定是新型核苷类药物 ,全称 2′,3′-双脱氧 - 3′-硫代胞嘧啶。HBV侵入肝细胞内 ,其核心部分进入胞核 ,它的… 相似文献
49.
新型脂质体在护肤与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UpdateontheRelationshipofNovelLiposomeforCosmeticsandTransdermalDrugDeliverySystem黄寿吾陈明春1李惜光2肖建勋3(洛阳医学高等专科... 相似文献
50.
随着肝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其剂型不断增加,除肝素钠外,还有肝素的钙盐、钾盐和镁盐。这些肝素制剂的不同之点在于其阳离子,不同的阳离子对肝素的药理作用有何影响,是近年来肝素临床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对国内外肝素钙的临床应用进展加以综合分析。药理学特性肝素钙的用法,用量和副作用与肝素钠基本相同,但具有以下特性。1.肝素钙制剂系通过离子交换方法从肝素钠制备,每5000IU含钙6.5~7.3mg,因多用于皮下注射给药,故制成浓缩剂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