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2008年心脏内科支架植入患者住院病历中长期医嘱、临时医嘱为依据,以用药频度排序、用药金额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排序前5位的药品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肠溶阿司匹林片、注射用左卡尼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片,用药金额排序前5位的药品是注射用左卡尼汀、疏血通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用药种类排序前3位的药物是循环系统用药、抗微生物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结论所调查的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左卡尼汀使用剂量偏大,疗程偏长。临床应减少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2.
23.
24.
开展处方评价与分析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开展处方评价与分析专项活动前后门急诊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6月门急诊处方21324张、7月至12月门急诊处方25162张,根据2007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有关文献对处方书写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处方评价与分析专项活动前不规范处方9462张(44.37%),用药不合理处方2416张(11.33%);专项活动后不规范处方2275张(9.04%),用药不合理处方1536张(6.10%)。结论开展处方评价与分析专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门急诊处方质量,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书写不规范现象及不合理用药情况,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5.
1998年和2007年我院门诊儿科患者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儿科患者的用药变化情况。方法抽取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及2007年的6000张儿科门诊处方,比较分析用药情况。结果1998年使用频率排前30位的药物为抗菌药物11种、止咳化痰药7种、感冒药3种、抗病毒药2种、其余7种,2007年为抗菌药物14种、止咳化痰药3种、大输液4种、抗病毒药4种、其余5种;2007年针剂、输液达20种,比1998年多12种;2007年处方用药种数5种以上的增加了34.6%,3种以下的减少了37.9%;1998年抗菌药物以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第1代及第2代头孢菌素为主;2007年以第3代头孢菌素、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半合成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2代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为主,用药档次明显提高。结论10年来该院儿科患者的用药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静脉滴注患者比1998年增加了60%左右,抗菌药物的用药档次提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儿科门急诊抗菌药物临床分线使用情况。方法利用药物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排序法的分析方法,对某院2008年7月1日~12月31日38 998张儿科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分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一线用药DDDs占37.4%,金额占24.7%,二线用药DDDs占48.7%,金额占40.8%,三线用药DDDs占13.9%,金额占35.0%;金额排序前3位是头孢美唑钠粉针、阿奇霉素粉针、头孢呋辛钠粉针,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是头孢丙烯干混悬剂、阿奇霉素粉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钠粉针。结论各线药物中三线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偏高,临床医师越级使用较普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27.
合理停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的药理特性,选择合适方法与时机停止用药,对提高药品疗效,减少ADR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都有积极意义。所用药物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就可以及时停药。有些疾病,当其症状缓解或暂时痊愈后,应延长用药时间,停药过早会引起病情反复。某些代谢缓慢、半衰期长、治疗窗口窄的药品,停药过缓,易造成药物体内蓄积中毒和引发药源性疾病。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目前没有根治办法,有的需终生服药,骤停可发生停药反应,甚至发生停药危象。 相似文献
28.
患病后,大部分人只注重对症选药,认为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治好病,其实这是不科学的。给药时间要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充分调动人体的抗病因素而增强药效,同时亦可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获得最佳疗效。现介绍一些常用药的最佳给药时间。1激素类药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昼夜节律性,早上6 ̄8点是肾上腺素分泌激素的高峰期,然后逐渐下降,晚上10 ̄12点处于低潮期。患有慢性肾炎、类风湿症需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清晨一次服药,比一日三次分次服用的副作用小得多,且疗效好。2强心苷类药物心衰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去乙酰毛苷和毒毛…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的不良反应(ADR)及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方法 对2011年医院37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多,共330例,占89.19%;抗感染药物ADR报告最多,共318例,占85.95%;中药制剂42例;构成比前10位药品均为注射剂,共216例,占58.39%.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92%).结论 医院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ADR构成比最高,提示临床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时应规范选用,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我国正处于药品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绝大多数医疗事故与用药错误有关.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美国的研究显示,每年约9.8万人死于用药差错,医院平均每1000条用药医嘱中就有4.5条不当[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