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本研究通过对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上海市119家样本医院307种2009版《基药目录》品种的实际使用现状做出分析评价,特别针对其中的社区医院(一级医院)的使用分类构成和品种结构进行详尽分析,为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使用情况的监测与评价、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医院各类药品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政府、"医保"部门、生产厂家和销售企业等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地区34家医院2009-2011年14大类药的购药金额、重点品种销售情况以及生产厂家的信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该地区医院药品购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3年的总增长率为47.67%,但2011年增速放缓,仅为17.89%。在各大类药中,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仍列第1位,但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27.88%降至2011年的22.20%;生物制剂与生化药品是增长最多的一类药,增幅达99.26%,虽然销售金额并不算太高,但其增长却是最快的。国产药品的销售仍占主导地位,但其所占比例在缩小,市场占有率已低于75%;合资药和进口药3年来市场占有率均小幅增加。生产厂家方面,重庆西南药业有限公司的药品销售金额始终排名第1位,但2011年销售金额也呈下降态势;外企中,德国拜耳公司3年里一直排名销售第1位。销售金额排名进入前10位的国外制药企业,药品销售金额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发展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20家医院的药品应用情况,为药品管理、临床用药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14大类药品的总销售金额、销售金额增幅较大的几类品种及生产企业进行综合排序分析。结果与结论:3年来重庆地区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抗恶性肿瘤药销售金额增幅最大,达98.11%。重庆地区制药企业销售金额增长率最高的是重庆莱美药业有限公司,达106.46%。预计各医院药品销售金额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增长。重庆地区制药企业已基本完成大的重组,现正进入大力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2004年世界药品销售与上海市医院用药进行比较分析,供市场研究者参考.方法:世界药品销售资料来源于IMS HEALTH编辑出版的World Review报告,与上海市48家样本医院购药数据比较,结合临床应用作比较分析.结果:2004年世界药品销售增长9%,上海市48家样本医院用药增长59.51%,在世界药品销售中名列前茅的主要是调脂药、抗溃疡药、抗精神病和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物,上海市样本医院用药名列前茅的是抗感染药和输液等品种.结论:上海市医院用药要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28.
上海市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效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一年来的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上海市药品采购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药品金额、数量和价格等进行分析。结果:零差率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金额构成比为17.54%,该政策实施后这一比例并无提高;而所有药品的总金额增长了15.79%,金额前20位药品的价格水平提高了11.25%。讨论:零差率药品目录的科学性是该政策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促进合理使用的措施和补偿到位是保证该政策效果的必要条件;分析发现,该政策实施1年来,降低居民就医负担,引导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在社区诊治等主要政策目标可能并未达到;零差率这一做法是否还要在基本药物制度中继续沿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长江流域医院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更好地实施与落实及进一步促进药品的规范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长江流域29家医院2008-2010年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7.49%。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11.99%下降至2010年的8.80%;DDDs和销售金额排名最高的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类药,且氯化钠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及DDDs占居首位;注射剂的销售金额、DDDs及DDDc远高于口服剂型。结论:该地区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偏低,提高该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了解和执行程度,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率,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0.
运用数据模拟测算的方法,利用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和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分别定量分析"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下,3种药品替代途径及上述3者替代合计对医疗机构补偿的作用。以2008年为例,总收入不变下,在以成本价购药获得净收益增加的基础上:(1)以不同规格的同种药品替代后,全国医疗机构净收益(未计人力成本)至少可增加约1 897.9~2367.0亿元,占业务总收入的23.2-28.9%;(2)以疗效相近的同类药品替代后,净收益至少可增加约2 589.2~2 888.5亿元,占31.7%~35.3%;(3)同一大类不同亚类药品替代后,净收益至少可增加约2714.0~2982.6亿元,占33.2%~36.5%;(4)按上述3种途径组合替代后,净收益至少可增加约2536.1~2 848.5亿元,占31.0%~34.8%。以上表明:组合支付方式下,医疗机构同类药中优先使用低价药能够增加净收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