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视盘面积、Bruch膜孔面积、γ区长度、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以及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血管旁病变、视网膜劈裂)情况等。结果 21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为4.2~5.0(4.78±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眼轴长度为27.24~33.64(30.49±2.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眼轴增长(0.38±0.34)mm(P<0.05)。21眼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视盘面积分别为(2.99±0.96)mm2、(2.84±1.12)mm2(P>0.05),Bruch膜孔面积分别为(7.79±6.65)mm2、(8.12±6.76)mm2(P>0.05),γ区长度...  相似文献   
12.
新型无柄人工髋关节生物固定的临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采用了钟形骨长入型人工髋关节治疗患术后的局部病理组织学表现,以评价钟形骨长入型人工髋关节疗效。方法 钟形骨长入型人工髋关节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原理,股骨假体呈钟形,钟体上共有12个窗口,钟顶为连接直径22mm的球头。手术中修整股骨颈残段,植入适宜的假体,经窗口钻孔、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患1例,骨性关节炎2例,男性,平均年龄67.7岁。结果 假体窗内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假体骨窗内大量新生骨组织生长。3例平均随访14个月Harris评分86、96、92分,优良率100?=崧?本组3例患以钟形骨长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较好,提示钟形骨长入型人工髋关节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新生骨对于人工髋关节的固定作用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髋关节置换术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2003年4月,我院对32例类风湿关节炎施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地形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形态 ,建立相关参数 ,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术前筛选病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Orbscan Ⅱ眼前节系统对 484例近视眼患者进行检测 ,分为 0~ -2 75D ,-3 0 0~ -6 0 0D ,-6 2 5~ -9 75D ,-10 0 0~ -14 75D ,-15 0 0D以上 ,共 5组。得出角膜后表面地形分布情况 ,建立相关参数 ,并对后表面参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角膜后表面高度地形图中以岛形居多 ;角膜后表面高度形态及屈光状态不尽相同 ,有其自身特点 ;各组后表面前突极点多位于颞下方 ,依次为鼻下、颞上、鼻上。屈光度与基于同一拟合球面的后表面前突极值、前突极点距视轴距离、前突面积、前突最大与最小值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基于同一拟合球面的后表面前突极值、前突极点距视轴距离、前突面积、前突最大与最小值各指标之间具有相关系数 (P <0 0 5 )。结论 了解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高度地形及屈光状态 ,将为诊断异常角膜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同一拟合球面的后表面前突极值、前突极点距视轴距离、前突面积、前突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是Orbscan Ⅱ眼前节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地形的良好指标 ;Orbscan Ⅱ眼前节系统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微型机械角膜刀制备角膜瓣愈合后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10只,全麻下双眼分别用微型角膜刀及飞秒激光来制备角膜瓣术后1 d3 d1周1月3月6月行裂隙灯照相术后6月全麻下处死兔,剜除双眼,将离体角膜片固定在改良的人工前房上并联合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 机械刀制备的角膜瓣厚度(107 ± 27) μm,飞秒激光角膜瓣的厚度(107 ± 18) μm,两组角膜瓣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增加,中央前房深度不断增加,在压力60、75 mmHg时机械刀组前房深度分别增加(0.25 ± 0.06)mm、(0.30 ± 0.06)mm;而飞秒激光角膜瓣组增加(0.18 ± 0.03)mm、(0.22 ± 0.06)m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升高,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逐渐增加,在前房压力达到30 mmHg以上时角膜曲率趋于稳定;角膜后表面曲率在前房压力超过30 mmHg时飞秒激光及机械刀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升高,角膜厚度及角膜的体积变小,前房容积增加,但各压力梯度下飞秒激光及机械刀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高眼内压状态下,与微型机械角膜刀相比,飞秒激光制备的角膜瓣在角膜愈合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及角膜前突变化更小;飞秒激光制备角膜瓣具有更好的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不同诊断者(初诊医师和盲诊医师)及不同诊断方式[免散瞳数码眼底彩色照相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双向评估社区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探讨和摸索社区筛查DR的最优方式。方法横断面研究。横向实验由2名眼底病专业医师分别对932张免散瞳眼底彩色照片(后文简称照片)进行视网膜病变程度诊断分级,评估初诊(筛查现场拍照后立即进行诊断分级)和盲诊(在完全不了解患者视敏度和眼部条件的情况下仅依据照片进行诊断分级)的诊断一致性;纵向实验由同一名眼底病专业医师分别对239张照片和239份FFA结果进行诊断分级,评估2种诊断方式的一致性。在诊断有或无DR的一致性方面,作为二分类数据,采用kappa检验进行评价;在DR不同分级诊断的一致性方面,作为多分类数据,采用Kendall检验进行评价。结果横向实验中,初诊和盲诊在诊断有或无DR方面的Kappa值均为0.473。两者的DR不同分级诊断Kendall值为0.530,具有中度一致性。无明显视网膜病变671眼(72.0%),有视网膜病变261眼(28.0%)。纵向实验中,照片和FFA在诊断有或无DR方面的kappa值均为0.694。两者的DR不同分级诊断Kendall值为0.721,具有显著一致性。无明显视网膜病变92眼(38.5%),有视网膜病变147眼(61.5%)。结论由2名眼底病专业医师分别采用初诊和盲诊的方法对免散瞳数码眼底彩色照片进行疾病程度诊断分级的筛查模式,可以作为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优化筛查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伴低视力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例(22眼)高度近视伴低视力者行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后各阶段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的均有明显提高(P〈0.01)。全部22眼术后各阶段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12个月时,8眼(36.4%)裸眼视力≥0.3,6例(54.5%)因此而脱离低视力人群;术后12个月时满意度调查,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3项比例分别为0、9.1%、90.9%。结论高度近视伴低视力者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临床常见而未很好解决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本组共收治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45例45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8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52.5。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44例,双极人工股骨头1例。髋臼均采用非骨水泥假体;股骨假体为非骨水泥32例,骨水泥12例。结果: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93.5。随访6个月~8年。1例坐骨神经损伤,11例术后深静脉栓塞治愈,6例出现大腿痛,4例X线片显示股骨假体周围有骨溶解,无感染,无翻修。讨论:创伤造成的关节软骨损害是创伤性关节炎的病变核心和归结,而对应关节面形态的变化与关节内环境的变化是两个主要的因。关节损伤后修复和重建骨关节的正常结构始终是首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视患者的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我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 ,及其与屈光度的相互关系 ,并给出由屈光度预测角膜厚度的回归方程 ,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手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对 45 9例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进行检测 ,包括角膜中央直径为 2mm及角膜中周部上方、颞上、颞侧、颞下、下方、鼻下、鼻侧、鼻上、上方 9个直径为 2mm的测量区 (距视轴3mm)的平均角膜厚度 ;屈光度由 -0 5D至 -2 3 5D不等 ;并对各方位角膜厚度与屈光度作直线相关 ,如有相关性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中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以中央区最薄 ,鼻上方最厚 ,近视眼患者角膜最薄点多位于颞下方 ( 5 2 72 % ) ;颞下及颞侧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呈线性负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117、 -0 10 7,P <0 0 5 0 ) ;其它部位与屈光度无相关关系 ;角膜厚度彩色地形图中均为圆形最多 ,依次为椭圆形、偏心圆形、偏心椭圆形。结论 中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的改变多位于颞下及颞侧 ,且角膜厚度随近视度数增加有变薄倾向 ;而最薄点、中央区、颞上、鼻下、鼻侧、鼻上、上方、下方角膜厚度与近视度数增加无关 ;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能了解角膜厚度分布情况 ,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