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手术创伤所引发的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抑制是决定患者术后恢复及病率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可能归因于其术后缓和的应激反应及较轻的免疫抑制。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就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力求从基础研究方面阐明腹腔镜技术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原位组织构建与体内构建两种方式在小鼠体内进行阴道重建的效果.方法:切除昆明小鼠阴道后采用酶消化法获得阴道上皮细胞.A组(12只)植入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行原位组织构建;B组(12只)植入自体阴道上皮细胞与纤维蛋白-PADM移植复合物行体内构建.于移植后2周、4周、8周、12周取出重建的阴道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并分别进行伊红-美蓝染色(HE)、Van Gieso(VG)染色和广谱角蛋白AE1/AE3免疫组化染色,以动态观察重建阴道组织生长情况及PADM降解情况.重建术后12周用透射电镜观察重建阴道组织超微结构.结果:①A组在移植后2周可见2~3层细胞的上皮形成;移植后4周细胞层数增加,但细胞排列无极向;移植后8周、12周上皮层结构接近正常小鼠阴道上皮层结构.B组移植后2周上皮结构即接近正常小鼠阴道上皮结构;移植后4周、8周、12周上皮层结构基本同移植后2周,但细胞形态更加成熟,极向更为明显.移植后12周A组PADM部分区域结构不完整,B组PADM仍保持基本轮廓.②AE1/AE3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重建阴道的上皮化.③B组透射电镜观察可见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桥粒连接,上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有半桥粒连接.上皮层下见成纤维细胞、无髓神经纤维与毛细血管.结论:利用PADM进行原位组织构建与体内构建在实验动物体内均能够完成阴道重建.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体内构建法比原位组织构建法更适合于进行阴道重建.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中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及三维重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68例作为研究对象,CTU及三维重建38例(CTU组),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30例(I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通道数目、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CTU组手术时间(95.0±37.4)min,显著短于IVP组(125.8±36.5)min(t=-3.408,P=0.001);CTU组术中出血量(114.3±44.2)ml与IVP组(133.7±35.7)ml无统计学差异(t=-1.952,P=0.055);CTU组单、双通道分别为32、6例,与IVP组25、5例无统计学差异(χ2=0.010,P=0.922);CTU组结石清除率92.1%(35/38)与IVP组73.3%(22/30)无统计学差异(χ2=3.082,P=0.079);CTU组穿刺成功率89.5%(34/38)明显高于IVP组70.0%(21/30)(χ2=4.112,P=0.043)。结论 CTU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提高结石检出率,不增加X线的放射剂量,提供精确的穿刺径路,减少穿刺损伤周围脏器的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比较阴道B超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10例阴道异常出血或不孕的患者,进行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和(或)镜下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2种方法与最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 阴道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62.24%、82.43%、84.32%、15.68%、17.57%.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83.07%、93.10%、95.63%、4.37%、6.89%.结论 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的符合率较低,因其无创、方便和快捷, 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前筛查和术后随访的手段.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更高的病理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方法:采用B超定位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术后,应用输尿管镜和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取石术.结果:120例患者中,一期结石清除率为100%,通过输尿管或造瘘孔排出,无大出血、尿外渗、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对组织损伤小,肾单位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3种真菌毒素诱发NIH小鼠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我室对河北省肿瘤高发区居民饮食真菌毒素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发现 ,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 ,ST )、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AFG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DON)均是肿瘤高发区当地居民饮食中的优势污染真菌毒素。应用高发区真菌毒素污染食物或含有ST、AFG1的真菌培养物可诱发多种实验动物肺癌发生。同时体外研究也表明 ,ST对人胚肺细胞具有致癌作用。为在整体水平进一步研究ST和AFG1的致癌作用 ,本研究采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术中室温及其他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病人中心体温及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室温设定为21℃,B组室温设定为24℃,C组室温设定为21℃ 综合保温措施,D组室温设定为24℃ 综合保温措施.以鼻腔温度为中心温度,前臂温度为体表温度,连续观察麻醉后即刻、麻醉后30、60、90、120、150 min各时点体温变化以及意识恢复、气管拔管;术后2小时寒战、躁动等发生率情况.结果 麻醉后即刻4组体温无差异,随着手术进行各组分别在不同时点明显下降,A组在60 min,B、C组在90 min,D组在120 min与麻醉后即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B组在150 min,D组在120 min、150 min与A组同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指标,B组和D组麻醉复苏及拔管时间均比A组快,寒战躁动发生率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常规腹部手术患者的中心体温的变化,对患者合适的室温较其他保温措施为重要,调控室温加综合保温措施较理想.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鼠衣原体感染小鼠生殖道,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小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小鼠进行鼠衣原体阴道接种得到生殖道感染模型,观察野生型小鼠、IFN-γ基因缺陷小鼠的生存状态,测定体温、体质量、血细胞分类及计数、鼠衣原体(Cm)包涵体计数,观察生殖道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分析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7A、IL-12)表达水平。结果小鼠被Cm感染2周后,生存状态差,无干扰基因缺陷组小鼠体温显著高于野生组和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小鼠(P<0.05),体质量低于野生组和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小鼠(P<0.05);无干扰基因缺陷组巨噬细胞水平低于野生组和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P<0.01);无干扰基因缺陷组Cm包涵体计数最高,野生组次之,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最低(P<0.01),无干扰基因缺陷组外周血中的IL-17A、IgG、IgM水平最低,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的免疫因子水平与野生组接近(P<0.05)。结论IFN-γ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活化水平,介导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促进IL-1β、IL-17A分泌量﹐达到沙眼衣原体清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1989~1999年我院收治输尿管结石并息肉12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纤维上皮息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例中8例,女4例,年龄26~63岁,平均39.5岁.病史1年3个月12年.输尿管结石并息肉部位;左侧输尿管上段3例,中下1例,右侧输尿管上段4例,中下段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胀痛史,有肾绞痛发作史6例,4例有肉眼血尿史,5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3次,输尿管结石部分击碎2例,结石无改变3例,碎石后均无结石排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制剂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43例为对照组,改良根治术中未予绿脓杆菌制剂处理术区;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77例为观察组,改良根治术中予以绿脓杆菌制剂处理术区。结果:发生皮下积液观察组12例(15.58%),对照组15例(34.88%),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置入7.42±1.6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8.21±1.17天,分别少于对照组的8.67±2.25天和8.81±1.55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绿脓杆菌制剂处理术区,可明显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缩短引流管置入时间和住院时间,毒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