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我院于1992年10月~1994年9月对10例溃疡病穿孔患者行电视腹腔镜下修补术,疗效较好。 资料分析: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19~65岁。胃溃疡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8例。合并中毒性休克1例。手术距穿孔时间6~12小时3例,12小时以上7例。 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从脐环上缘切口1cm,完成CO_2人工气腹并保持1.6~2kPa压力,穿入10mm套管锥,插入腹腔镜探查穿孔部位。在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剑  相似文献   
12.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具有免疫功能等重要作用。由于切脾后凶险性感染(OPSI)或严重感染屡有报道〔1~4〕进而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为此,对脾功能与脾外科的研究亦成为我国现代脾外科的前沿性课题。笔者结合自己10多年来从事门脉高压症巨脾的基础研...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脾大部切除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32例。随访1~9年,无术后死亡、肝性脑病和脾功能亢进发生,食道静脉曲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肝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腹水消退,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未见心、肺功能不全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本文对术式选择、术式特点、血液动力学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的治疗直肠脱垂的术式。方法 采用直肠骶骨岬固定,直肠下端盆底腹膜成角固定治疗直肠脱垂54例。结果 本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经长期观察均无复发。结论 直肠骶骨岬固定,直肠下端盆底腹膜成角固定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医学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和自身价值观改变,对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近40科年来,外科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高新技术的介入,微创等各种精良手  相似文献   
16.
实施经胸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260 例,并对38 例做血管分布、血流方向及压力改变等临床观察研究。结果:半奇静脉和膈心包静脉增粗,血流向上向右侧支方向;膈中心腱表面布满新生细小血管网;胃冠状静脉及胃短静脉增粗,部分呈血管瘤样改变。出血病人打开胃腔发现有贲门下痔核样改变,认为门脉高压症病人侧支循环的形成反映机体本身的代偿机制,了解食管及胃底的侧支循环,对门脉高压症的再认识和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脾切除对小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已有研究证明脾脏切除后肺脏的清除细菌功能〔1〕和肝脏的杀菌功能〔2〕降低。脾脏切除对肠道细菌移位是否也有影响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 :用小鼠 30 1只 ,随机分为四组 (见表 1) ,进行了以下观察 :(1)小肠粘膜的病理改变 (光镜、电镜 ) ;(2 )组织的细菌培养和荧光标记菌的检测 (肝、脾、肠系膜淋巴结 ) ;(3)肠粘液IgA含量、血浆内毒素水平。数据处理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 ( x±s)表示 ,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并进行相关分析。2 .结果 :SS组的动物脾切 1个月后 ,肠粘膜病理改变已较明显 ,组织的细菌培养及荧光标记…  相似文献   
18.
<正>门静脉高压症(PHT)是腹部外科中最复杂的疾病之一,由此带来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和相对的矛盾,迄今尚无令人满意的外科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成立十一个学组,PHT学组是唯一一个以单一疾病命名的学组,可见此病在外科学术界的地位之重要和我国对PHT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的紧迫感[1]。20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保脾  相似文献   
19.
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至今尚无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出血率仍达15%左右,大出血病死率高达60%以上。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不断探索。自1985年11月,我们设计了用大网膜包肺建立门肺分流  相似文献   
20.
抢救严重创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祝筱姬褚海波黄凤瑞,潍坊261200患者男性,30岁。在某医院腰麻下行L5~S1髓核摘除术,术后即感腹痛、腹胀,并渐加重。次日凌晨血压8/0kPa,腹肌紧张,急行剖腹探查,见右髂总动脉、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