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报道30只急性心梗大鼠心梗24小时血 TXB_2、6-K-PGF_(1α)、PRA 和 AT Ⅱ水平,以20只大鼠作对照。同时测定心梗大鼠梗塞前后24小时尿 TXB_2、6-K-PGF_(1α)浓度改变。其结果:心梗大鼠血 TXB_2、6-K-PGF_(1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心梗后24小时尿 TXB_2、6-K-PGF_(1α)及其肌肝矫正值较心梗前24小时显著升高(P<0.01),提示 TXA_2、PGI_2参与急性心梗的病理过程。相关分析未见血、尿 TXB_2、6-K-PGF_(1α)及其比值与大鼠尸检梗塞范围有相关性(P>0.05)。但发现心梗组血 PRA、AT 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62.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预后差,故早期认识该病,对其预防及治疗意义重大。现将我科急症抢救1例AMI超急期发生心脏破裂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征)是一组病因不详的临床常见疾病。早在1915年Eystern等人就注意到窦房传导阻滞者常合并房室传导障碍。近年来随着临床电生理学研究的开展,对病窦征同时合并的心脏其它部位传导障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文利用体表心电图,希氏束电图,右心房调搏和程序刺激,测定了29例患者的窦房结恢  相似文献   
64.
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之间及其与血、尿中钠、钾的关系,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素分型变化规律,我们对已进行调查研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32例无合并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补钙1克/日,为期14周的观察。并测定给药前后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结果表明,服钙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Ca~+—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人为地将补钙后平均动脉压下降≥1.5kPa的患者视为钙敏感者,则该部分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水平较其他患者显著降低(P<0.01),而在服钙后明显提高(P<0.01)。提示补钙可能通过激活细胞膜ATP酶活性而起降压作用,以治疗前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水平为指标进行判别分析,其判别函数r=0.160943x_1+0.403836x_2,经方差分析判定有效(判别有效率84.38%),表明该函数可作为判断高血压患者口服补钙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6.
徐延敏  黄体钢 《天津医药》1998,26(9):554-556
缺血心肌再灌注引起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现象,它以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多见。随着心肺复苏、冠脉搭桥术及溶栓术的广泛开展,再灌注心律失常已日益受到重视,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拟以动物模型对此进行探讨。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操作健康杂种犬9只,体重8~12kg,以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麻醉,气管插管连接人工呼吸机并正压通气。分离左前肢静脉补充液体,右侧颈内静脉置人7F双极电极记录右室(RV)  相似文献   
67.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及药物应用原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制定的,人群中血压的分布由低到高呈渐次递增偏态曲线。当某人测得的血压读数处于对心血管有明显危险水平之上(在此水平患病死率即增加50%)便可定义为高血压。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诊断标准: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68.
莲心碱对正常大鼠血压和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莲心碱对正常大鼠的降压作用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经大鼠静脉注射2mg/kg和6mg/kg的莲心碱,左心室插管,同步记录左心室压力和微分,测算心肌收缩因子最大缩短速度(V_(Max))等参数。结果 2mg/kg和6mg/kg莲心碱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左室压力(LVP)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和V_(Max),对心率和左室开始收缩到开始射血的时间(t-dp/dt_(Max))则无明显影响。莲心碱降低V_(Max)的有效作用时间与SAP基本一致,莲心碱降低DAP的有效作用时间长于LVP、dp/dt_(Max)和V_(Max) 结论 经心碱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莲心碱降低DAP的作用大于SAP,莲心碱降低血压的主要作用部位在外周血管。莲心碱可降低正常大鼠左室收缩功能,这一效应可能参与莲心碱的早期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转换酶抑制剂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主动脉内皮细胞NO和ATⅡ生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20只结扎一侧肾动脉后分为A、B两组各10只,B组服用依那普利,另10只不结扎肾动脉作为对照组。术后三周测血压,血浆一氧化氮和血管紧张素Ⅱ,留24小时尿测尿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余下10只大鼠断预处死主动胲涛内皮细胞培养,传至第四代时植入24孔板,8孔一组进行药物干预试验,分别设  相似文献   
70.
近100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组织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一直进行不断的探索。直至近年,基于对细胞和基质改变的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上的深入研究,一项较为系统的冠脉粥样硬化的组织病理改变的分型和分期才得以提出,为将冠心病的各临床类型,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谓急性冠脉症群)疾病本质的认识,推进到分子生物水平,这是当代心脏病学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