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我院行PCI治疗的患者524例中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427例,PCI支架置入即刻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痉挛情况下,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2级为无复流,TIMI 3级为正常血流。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从393例急诊PCI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为对照组。结果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34例,无复流组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胰岛素水平、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总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和院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复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前明显减低,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前明显增大。结论无复流受既往糖尿病、胰岛素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可使住院期间和院外不良事件明显增加,是心肌继续缺血、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恢复障碍的预测因子,也是心肌和微血管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复灌模型中,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细胞再次长时间缺氧/复氧或缺血/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LDH释放,MDA,SOD的含量和心肌梗死范围及心律失常等)。结果;在体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组梗死范围和血清LDH较缺血复灌组减少(P<0.01),预处理组MDA较缺血复灌组也显著降低(P<0.01)。而且无论是再次的缺血还是复灌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预处理组明显低于非预处理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再次长时间的缺血/复灌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周长钰石毓澍黄体钢周丽娟刘洪梅金晓静阳离子,特别是钠、钙离子,跨细胞膜转运功能对人类高血压形成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我们测定高血压及血压正常者红细胞膜Na+,K+-ATP酶及...  相似文献   
14.
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李飞雪黄体钢李正言周丽娟刘淑英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血浆脂蛋白水平及结构的变异很大程度受遗传的影响。载脂蛋白B(apoB)基因具有明显的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关系密切。我们利用PCR...  相似文献   
15.
对104例正常人和97例心肌梗塞患者用PCR方法检测其ACE基因型及血清ACE水平。ACE基因多态性分为DD、ID、II型。结果表明等位基因频率D=0.56,I=0.44,三种基因型之间血脂、脂蛋白、血糖、胰岛素、BMI等无差异。DD、ID、II型ACE水平分别为38.35±10.24u、30.74±9.6u、29.03±5.26u(P<0.01)。ACE DD型与心肌梗塞相关,D等位基因频率梗塞组高于对照组,OR值为1.55(P=0.003)。在低危人群中DD基因型频率梗塞组高于对照组,DD基因型与梗塞的相关性增高,OR值由1.55增高为1.65、1.69。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其DD基因型频率高于无冠心病家族史者,OR为1.87(P=0.02)。因此,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相关,ACE DD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潜在危险因素,尤其对于低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对天津地区汉族人群100例正常人及103例冠心病人载脂蛋白BXbaI和EcoRI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及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位点(3′VNTR)多态性进行检测,研究这三个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血脂水平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该人群三位点分别以X—(无酶切位点)、E (有酶切位点)及S(较短片段)等位基因占优势,对照组三者的频率分别为0.9583、0.9750和0.9271。少见基因X 相对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E—和B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明显增高(P<0.05)。X 与血浆TG水平升高及HDL—C水平降低有关,E—与血浆TG、TC、LDL—C水平升高及HDL—C水平降低有关,B与血浆TG、TC及LDL—C水平升高有关。推测少见基因X 、E—和B通过影响血脂代射增加冠心病易感性。  相似文献   
17.
氧自由基与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用家兔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丙二醛含量,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监测心电图.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用心律失常评分判定.结果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丙二醛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42.92vs 30.55±10.65,P<0.05),且与心律失常评分明显正相关(r=0.808,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可能是导致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重要表现类型.UAP的保守治疗包括扩冠、抗凝、抗血小板及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PCI)后无/慢复流现象发生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6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其中632例患者随访至一年,60例发生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为复流不良组;从其余的572例患者中,用Excel随机函数表随机抽取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为避免统计学偏差。结果复流不良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死亡率、心脏不良事件、糖尿病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复流不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1)。结论炎症反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的发生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胎儿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泌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与体外培养的HVSMC作用24h,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明胶酶活性。结果: 随着雌二醇剂量增加,MMP-2的酶原形式(pro-MMP-2)和MMP-2活性形式逐渐增强。0.1 nmol/L、1 nmol/L、10 nmol/L、100 nmol/L雌二醇组pro-MMP-2分别比对照组高9.4%±8.2%(P>0.05)、73.0%±13.7%(P<0.05)、229.2%±42.2%(P<0.01)、428.4%±72.3%(P<0.01), MMP-2活性形式分别比对照组高39.8%±12.9%(P>0.05)、127.2%±20.4%(P<0.01)、428.4%±37.6%(P<0.01)、683.4%±50.9%(P<0.01)。结论: 雌二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pro-MMP-2分泌和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