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于1986年1~10月用美国ATL MK 600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简称PDE)在9名儿童心肌病伴心力衰竭(CHF)的升主动脉(AA)和主肺动脉(MPA)探查血流速频谱,测定心缩间期(STI)值,并与同龄14名正常儿童所测结果对照,目的在于:(1)观察CHF时;PDE所测各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2)探讨PDE所测血流速频谱测定STI的方法是否有实用价值。我们对PEP,PEP/ET、PFV、ET、FVI等19个 相似文献
32.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和脉冲多普勒测定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时上、下腔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26例房缺患儿心窒收缩时间间期(STI)及肺、体循环量(Qp及Qs)。根据分流量(SL-R=Qp-Qs)的大小将房缺分成三组:小分流量组13例,SL-R:Qp≤35%;中等分流量组8例,35%相似文献
35.
我局于1991年11月至1992年1月对全局0—14岁小儿3568例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这次检查,目的在于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它器官畸形的发病、病因分布及相互关系,以便加强矿区小儿保健工作。 调查资料 一、对象:我局0—14岁所有固定居住户小儿。 相似文献
36.
37.
于1986年1~10月用美国ATL-MK600双功能(脉冲型和连续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对29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左向右分流型患儿及19名正常小儿对照观察其升主动脉(AA)及主肺动脉(MPA)内血流速频谱特征,并于二维超声图像上测采样部位血管内径,计算出血管截面积(CSA),观察指标有AT、DT、ET、Vmax、Accel、Decel FVI、Vmean、CSA、SV、CO、QP-QS、QP/QS。所用计算公式如下。SV=FVI.CSA、CO=SV.HP,FVI=1/2ET·PFV,Vmean=FVI/R-R,CO=FVI.CSA/COSθ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38.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儿科病房1979年3月~198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23例。强调在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中应用胰岛素同时补充足够葡萄糖和钾盐,不宜过多静脉快速注入碱性缓冲剂,除补充钾盐外要注意补充磷酸盐并推荐用磷酸钾代替氯化钾。由于小儿糖尿病患儿大多消瘦或伴严重营养不良,在提供胰岛素治疗时相应供给足够热量;在血糖和尿糖较高的情况下开始治疗时,尽可能使患儿保持在接近基础代谢状态,以便易于平衡热能代谢。本组采用此方法治疗无一例合并低钾血症,低糖血症。住院三周时体重分别增加3~5kg.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122例各期胎龄和围产期畸形死亡儿进行全身系统尸解,初步发现心脏畸形和神经管畸形最多见,各占48例(39.34%),占全部畸形儿的78.78%,且二者常并发,这可能是胎儿不能成活的主要原因。48例神经管畸形并发心畸形者16例(占1/3),唇裂、腭裂胎儿6例均并发心畸形,7例肢体畸形并发心畸形3例。其他各类畸形13例仅并发心畸形2例。除单独心畸形外,74例各型畸形并发心畸形27例(占36.49%)。本组结果提示在同一早期胎龄(胚胎第15~60天)发育的各器官;一旦发生畸形,常联合发生畸形。因此,对神经、肢体畸外和唇、畸裂畸形儿等,尤应仔细检查心脏及早发现心畸形。 相似文献
40.
1984年我们对太原市2月~14岁散居小儿和小学生3105人,男1724人,女1381人,有组织地进行全身体格检查,着重作心脏检查,辅助心电图、X线、必要时超声心动图检查。1岁以下分为二组,1~14岁,每岁为一组,平均每组221.8人(150~347人)。发现(1)良性心律失常416人(占受检人中的13.14%),可见12种类型心律失常;(2)良性心杂音发生率为1494人(占受检者的48.26%);不同年龄发现心杂音部位不同;1~2/6级收缩期杂音占96.32%,3/6级收缩期杂音占3.68%;(3)先天性心脏病:共9例(占受检者的2.90‰)。本文对心律失常和心杂音的性质鉴别进行讨论,以区分良性或病理性。指出由于不能正确区分其性质,以致临床使用不必要的药物治疗,甚至强迫住院卧床休息,造成病儿和家长心理上和经济上不应有的负担,影响学龄儿童正常生活学习。作者认为此一工作要更深入调研,并有计划地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