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4篇
  免费   1363篇
  国内免费   810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儿科学   377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870篇
口腔科学   194篇
临床医学   3752篇
内科学   2067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432篇
特种医学   7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40篇
综合类   6514篇
预防医学   2660篇
眼科学   579篇
药学   2592篇
  24篇
中国医学   2671篇
肿瘤学   696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516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629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1228篇
  2013年   1137篇
  2012年   1284篇
  2011年   1309篇
  2010年   1241篇
  2009年   1184篇
  2008年   1102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1084篇
  2005年   1107篇
  2004年   1016篇
  2003年   897篇
  2002年   718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696篇
  1999年   574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525篇
  1996年   519篇
  1995年   434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构建隐源性肝炎相关新基因CHBP2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纯化CHBP2融合蛋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提取的Huh7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CHBP2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CHBP2,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CHBP2融合蛋白的可诱导性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证实蛋白表达的特异性,超声破碎表达细菌,SDS-PAGE分析,利用镍离子亲和柱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及柱上复性。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 CHBP2,并将CHBP2融合蛋白成功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证实了蛋白表达的特异性。SDS-PAGE分析表明其为包涵体表达,并对蛋白成功进行了纯化和复性,获得了表达蛋白的纯品结论:成功表达、纯化CHBP2蛋白,为研究CHBP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内镜食管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应用透明帽法对71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进行食管黏膜切除。结果 71例患者共切除88块病变,每块切除病变黏膜下平均注射肾上腺素盐水18 ml,切除标本大小为(21.8±1.0)mm×(18.2±1.0)mm。术后5例出血,其中1例动脉出血,4例渗血,应用内镜压迫、肾上腺素盐水注射及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均成功止血;术后4例发生狭窄,其中3例是由于切除直径超出食管全周3/4,术后1个月应用水囊扩张,狭窄均缓解。未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透明帽法食管黏膜切除术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黏膜切除方法,如果操作得当,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难治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燕  潘祥林 《山东医药》2003,43(16):58-59
多药耐药是白血病难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所谓多药耐药性 ( MDR) ,即在化疗初期效果好 ,但经过几个疗程治疗后 ,肿瘤细胞不但对所用药 ,而且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来源的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1  MDR产生的主要机制1.1 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泵机制 膜转运蛋白 P-糖蛋白 ( P- 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 MRP)、肺耐药蛋白( L RP)和乳癌耐药蛋白 ( BCRP)可通过改变药物的转运 ,降低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 ,使细胞对多种药物耐药。此类蛋白中除 L RP外均属 ATP结合盒 ( 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 ,可作为能量依赖性外排…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高三尖杉酯碱(HHT)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h^ 树突状细胞(DC)成熟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密度离心法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MNC),在体外诱导扩增DC,在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HT,通过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功能等方法,对所得细胞进行鉴定。结果:CML DC存在表型及功能障碍。在培养体系中添加HHT,能获得较多成熟CML DC,提高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以及黏附分子LFA-2的表达水平,并可改善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适合浓度的HHT可影响Ph^ DC的分化和成熟,并可改变DC细胞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增强其功能,  相似文献   
995.
996.
DI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春燕  潘祥林 《山东医药》2002,42(17):63-64
1 诊断1.1 一般诊断标准1.1.1 存在易引起 DIC的基础疾病。其中感染占 31%~4 3% ,恶性肿瘤占 2 4 %~ 34% ,病理产科占 4 %~ 12 % ,手术及创伤占 1%~ 5 %。休克、恶性高血压、肺心病、ARDS、肝功能衰竭、急进性肾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GVHD等几乎全身各系统疾病均可成为引起 DIC的基础疾病。1.1.2 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1多发性出血倾向 ,其发生率为 84 %~ 95 %。2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其发生率为 30 %~ 80 %。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 ,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  相似文献   
997.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是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家族的一个亚族,可被许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激活,介导细胞增殖、分化等信号传导。ERK1和ERK2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成员,它们所参与的信号传导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对ERK1和ERK2在胰腺癌及胰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急性脑血管意外可引起类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即所谓脑源性心电图改变.临床上称之为“脑心卒中”或“脑心综合征”,其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我们自1985年以后收治的73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血栓形成678例、脑栓塞56例),其中11例合并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10例、脑梗死1例).占同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1.5%。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在一HCM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钙蛋白Ⅰ基因(TNNI3)、心脏型肌钙蛋白T基因(TNNT2)、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家系调查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在该家系接受家系调查的8例有亲缘关系的对象中5例携带TNNI3 4693C/T(R145W)突变,全部发病,外显率100%.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该突变位点使TNNI3基因第7号外显子143位的精氨酸变为色氨酸,5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心尖部肥厚为主,1例表现为室间隔基底段肥厚为主,临床症状表现为轻微的胸闷.MYH7、MYBPC3及TNNT2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 TNNI3基因4693C/T突变是该HCM家系的致病突变,其外显率为100%.其携带者主要表现为心尖部肥厚为主,临床表型较好.对于心尖部肥厚为主的HCM家系有必要进行TNNI3的突变筛查.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CC)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Fluo3/AM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Ca^2+]i,采用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 2、1和0.1 mmol/L浓度的胞二磷胆碱,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0.1 mmol/L组(P<0.05);1、0.1、0.01和0.001 mmol/L胞二磷胆碱能对抗由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细胞活力高于6-OHDA组(P<0.01);胞二磷胆碱能对抗6-OHDA造成的细胞内[Ca^2+]i增高及△ψm的下降(P<0.01);1 mmol/L胞二磷胆碱+6-OHDA组△ψm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胞二磷胆碱通过保护神经元细胞膜,降低细胞内[Ca^2+]i,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强细胞活力,发挥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