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雷帕霉素(1 μg/L、2 μg/L、4 μg/L、8 μg/L、16 μg/L)处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并设正常对照组。MTT法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干预24 h、48 h、72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描记生长曲线。干预72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浓度雷帕霉素组细胞周期负调蛋白p27和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各浓度雷帕霉素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 结果 小剂量雷帕霉素(1 μg/L)对系膜细胞增殖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停滞于G1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但对系膜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较大剂量雷帕霉素(8~16 μg/L)能够明显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雷帕霉素能够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p27、p53 mRNA和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雷帕霉素可能通过增加p27、p53表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促进系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R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断的2例RP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例1以左下肢静脉血栓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影像学提示RPF包绕输尿管及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经皮肾盂穿刺造瘘后,肾功能恢复。病例2以不明原因发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术后脱离血液透析,预后良好。结论 RPF属少见病,影像学诊断有较重要作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该病为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的系统损坏表现之一。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晚期常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肾脏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6个月在我院住院的CKD患者465例,测定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生化、IR相关指标和24 h尿蛋白定量,计算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建立数据库.排除6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最终入选223例.通过稳态模型HOMA-IR指数评价患者1R,比较CKD各期IR发生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CKD患者HOMA-IR指数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CKD 4 ~5期患者IR发生率分别为44.44%和42.41%,显著高于CKD 1期患者(5.48%),P值均为0.000.在Pearson相关分析中,年龄(r=0.232,P=0.001)、BMI(r=0.227,P=0.002)、收缩压(r=0.343,P=0.000)、舒张压(r=0.293,P=0.000)、血尿酸(r=0.286,P=0.000)和甘油三酯(r=0.400,P=0.000)与HOMA-IR指数正相关,eGFR(r=-0.425,P=0.000)与该指数负相关,白蛋白(r=0.078,P=0.143)、总胆固醇(r=-0.006,P=0.937)和24h尿蛋白定量(r=0.002,P=0.177)与该指数无明显相关性.CKD 4 ~5期(B=0.512,P=0.000)、甘油三酯(B=0.089,P=0.006)、BMI(B=0.027,P=0.007)和高血压3级(B=0.444,P=0.030)最终进入多元回归方程.[结论]与CKD 1期相比,CKD 4~5期患者IR发生率显著升高.对于CKD患者,eGFR<30 ml·min-1·(1.73m2)-1,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肥胖和高血压3级是IR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4.
衰老是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各个器官功能障碍并最终引起机体死亡的不可避免的过程.一般来说,与易衰老的物种相比,较长寿的物种或个体其能量代谢率较低~([1]).能量代谢主要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而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天葡片(tianpupian,TPP)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观察TPP对H2O2导致的淋巴细胞死亡率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JC-I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3酶活性的荧光化学发光法检测TPP对H2O2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PP通过拮抗H2O2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抑制caspase3酶活性而降低H2O2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率。结论TPP对H2O2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caspase3酶活性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66.
白细胞介素6与凝血及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6(IL-6)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功能最为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它可以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肝脏中急性相反应蛋白(CRP)的合成,并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发挥一定的生物学作用。最近发现IL-6也可以从多个途径影响凝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包括影响纤维蛋白原的合成,促进血小板生长,影响其它细胞因子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尿毒症肾性骨病继发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治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比较罗钙全冲击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预后。结果罗钙全冲击治疗后,患者病情反而加重:未行正规治疗.疾病进展至晚期或钙化防御者.不可逆转;行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者,短期效果良好。结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强调早期诊断,治疗方案要个体化、正规化。治疗上,罗钙全等活性维生素D3冲击治疗效果不佳.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短期效果明显.且理论上不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一种有选择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N)相关小血管炎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型血管炎(MPA)。ANCN相关小血管炎的系统表现已日益受到重视[1],近期Tanaka等[2]报道了ANCN相关小血管炎可合并隐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初步揭示了此类疾病与甲状腺的关系。我们诊治1例类似的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58岁。主因发热,咳血伴少尿纳差2周于1999年12月31日由本院呼吸内科转入本科。患者1998年4月间断出现低热、咳嗽、痰中带血、关节肌肉疼痛,在当地医院按“肺结核”用抗结核治疗1年余未见好转,1999年10月收治呼吸内科。住院…  相似文献   
69.
伴有慢性肾衰竭的马兜铃酸肾病与IgA肾病的配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伴有慢性肾衰竭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与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差异.方法:分析11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经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进行配对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马兜铃酸肾病患者镜下血尿发生率低于IgA肾病患者(P<0.05).在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时,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IgA肾病患者(P<0.01),尿蛋白定量和肾脏的长径少于IgA肾病患者(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重于IgA肾病患者(P<0.05),而间质炎细胞浸润少(P<0.05).结论:伴有慢性肾衰竭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临床发展隐匿,与IgA肾病比较,肾小管间质损伤是造成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重视对马兜铃酸肾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70.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老年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80-90%。由于该病本身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临床易于误诊和漏诊。目前已认识到该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瓣膜退行性交.现将我科1992-93年收治的11例此病患者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