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富血小板血浆(PRP)富含大量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及血浆蛋白,不仅可控制炎症,更有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PRP逐渐成为风湿性疾病治疗的新热点。本文综述了PRP在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结缔组织病相关顽固性皮肤溃疡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未来需要更多学者积极尝试PRP在其他风湿性疾病中的疗效,同时,PRP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难治性风湿病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正>白塞病(Behg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免疫异常可能在B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性总结我科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来确诊为BD的中国药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疲乏症状的发生率,并探讨疲乏与疾病活动、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入选RA患者230例,应用疲乏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疲乏的发生率,探讨疲乏评分≥50 mm和<50 mm的RA患者临床指标、疾病活动、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实验室炎性指标的变化,并对疲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5.7%的RA患者疲乏VAS评分≥20 mm,51.7%的患者疲乏VAS评分≥50 mm.疲乏评分≥50 mm的患者与<50 mm的患者相比,晨僵时间、疼痛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得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高,而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有关生理和心理健康8个维度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疲乏与晨僵时间、疼痛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TJC、TJI、SJC、SJI、DAS28、HAQ及SF-36中有关生理和心理健康的8个维度均有低至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与ESR、C反应蛋白(CRP)之间具有较弱的相关性.结论 疲乏是RA患者的一个重要症状,并与患者疼痛、疾病活动、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的表达特点。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以X线片及组织病理学证实造模成功;用ELISA分析CIA大鼠模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7、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A大鼠模型外周血IL-17、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成功建立的CIA大鼠模型中,IL-17、TNF-α大量产生。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127例活动件RA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与非活动性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并探讨晨僵时间、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疲乏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等临床评价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性RA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与非活动性RA患者相比,除总体健康(GH)外,活动性RA患者其他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非活动性RA患者(P<0.01).疲乏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DAS28是与SF-36量表各维度相关最为密切的临床参数,这些临床参数与各个维度的评分均相关(r=-0.189~-0.673).疼痛VAS评分与除情感职能(RE)外的各维度评分呈低~中度相关(r=-0.201~-0.547);TJI与除GH、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89~-0.466),TJC与除GH、社会功能(SF)、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79~-0.416),红细胞沉降率与3个维度相关(r=-0.180~-0.266).结论 活动性RA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功能状态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127例活动件RA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与非活动性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并探讨晨僵时间、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疲乏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等临床评价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性RA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与非活动性RA患者相比,除总体健康(GH)外,活动性RA患者其他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非活动性RA患者(P<0.01).疲乏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DAS28是与SF-36量表各维度相关最为密切的临床参数,这些临床参数与各个维度的评分均相关(r=-0.189~-0.673).疼痛VAS评分与除情感职能(RE)外的各维度评分呈低~中度相关(r=-0.201~-0.547);TJI与除GH、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89~-0.466),TJC与除GH、社会功能(SF)、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79~-0.416),红细胞沉降率与3个维度相关(r=-0.180~-0.266).结论 活动性RA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功能状态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共同调控,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多项研究表明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存在B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异常及各亚型HDACs表达水平改变。组蛋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127例活动件RA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与非活动性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并探讨晨僵时间、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疲乏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等临床评价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性RA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与非活动性RA患者相比,除总体健康(GH)外,活动性RA患者其他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非活动性RA患者(P<0.01).疲乏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DAS28是与SF-36量表各维度相关最为密切的临床参数,这些临床参数与各个维度的评分均相关(r=-0.189~-0.673).疼痛VAS评分与除情感职能(RE)外的各维度评分呈低~中度相关(r=-0.201~-0.547);TJI与除GH、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89~-0.466),TJC与除GH、社会功能(SF)、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79~-0.416),红细胞沉降率与3个维度相关(r=-0.180~-0.266).结论 活动性RA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功能状态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表现为肾小管和间质的损伤,而肾功能的恢复主要依赖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再生,因此肾移植应该是RIRI最为理想的治疗选择,然而供体短缺和免疫排斥反应大大限制了肾移植的开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适当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肾小球细胞、肾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减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2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坏死(ON)者65例为骨坏死组,按年龄、性别1∶1随机匹配65例未合并ON者为非骨坏死组。比较2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LE合并ON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坏死组中双侧ON 53例(81.5%);骨表现为疼痛29例(44.6%),复合多症状18例(27.6%)。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SLE病程、激素累积时间、停经史、神经系统受累、肌痛肌无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中白细胞计数、总T细胞及Ts细胞百分比、NKT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标准化dRVVT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用药情况中阿司匹林、他汀类、二磷酸盐、羟氯喹史和免疫抑制剂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T细胞百分比、标准化dRVVT比值是SLE合并ON的影响因素。结论 SLE治疗时应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注意平衡药物间相互作用,同时需特别关注神经系统受累及肌痛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