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61篇 |
免费 | 1319篇 |
国内免费 | 7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0篇 |
儿科学 | 507篇 |
妇产科学 | 188篇 |
基础医学 | 1183篇 |
口腔科学 | 307篇 |
临床医学 | 3795篇 |
内科学 | 2372篇 |
皮肤病学 | 244篇 |
神经病学 | 524篇 |
特种医学 | 11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2046篇 |
综合类 | 8173篇 |
预防医学 | 3691篇 |
眼科学 | 271篇 |
药学 | 2951篇 |
47篇 | |
中国医学 | 3360篇 |
肿瘤学 | 7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0篇 |
2023年 | 723篇 |
2022年 | 742篇 |
2021年 | 913篇 |
2020年 | 741篇 |
2019年 | 628篇 |
2018年 | 679篇 |
2017年 | 349篇 |
2016年 | 492篇 |
2015年 | 524篇 |
2014年 | 1493篇 |
2013年 | 1008篇 |
2012年 | 1246篇 |
2011年 | 1285篇 |
2010年 | 1189篇 |
2009年 | 1265篇 |
2008年 | 1263篇 |
2007年 | 1250篇 |
2006年 | 1203篇 |
2005年 | 1227篇 |
2004年 | 1178篇 |
2003年 | 1009篇 |
2002年 | 882篇 |
2001年 | 937篇 |
2000年 | 879篇 |
1999年 | 935篇 |
1998年 | 899篇 |
1997年 | 868篇 |
1996年 | 880篇 |
1995年 | 726篇 |
1994年 | 682篇 |
1993年 | 577篇 |
1992年 | 449篇 |
1991年 | 446篇 |
1990年 | 355篇 |
1989年 | 284篇 |
1988年 | 177篇 |
1987年 | 179篇 |
1986年 | 158篇 |
1985年 | 130篇 |
1984年 | 98篇 |
1983年 | 105篇 |
1982年 | 100篇 |
1981年 | 85篇 |
1980年 | 51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37篇 |
1977年 | 14篇 |
1965年 | 14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eytomegalovirus,HCMV)UL143序列在临床患儿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9株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UL143 PCR扩增分析及伞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19株HCMV感染患儿临床分离株均因碱基插入造成移码突变,开放阅读框架(ORF)比Toledo株短.根据序列变异情况可将19个序列分为2组,第1组16个序列新增一个MYRISTYL位点;缺失2个PKC磷酸化位点.未发现黄疸、小头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等不同疾病类型的序列之间的差异.结论 HCMV-UL143较多存在于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序列呈现一定多态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确定SLE模型小鼠IL-10RA基因变异及其与SLE表现型是否存在关联。方法: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确定SLE模型小鼠B/W F1的SLE易感基因精确染色体定位并选取候选易感基因,对候选易感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取有基因序列异常的候选易感基因进行PCR-SSCP分析,确定候选易感基因碱基序列变异位点与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的相关关系。结果:QTL分析结果表明B/W F1×NZB小鼠抗染色质抗体易感基因与NZW型IL-10RA基因紧密连锁;测序分析发现IL-10RA基因编码区有18处碱基变异,其中7处碱基变异将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变异;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与NZW型IL-10RA基因密切相关。另一种SLE模型小鼠MRL的IL-10RA基因存在相同变异。结论:NZW小鼠IL-10RA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存在变异,B/W F1×NZB小鼠SLE表现型与NZW小鼠第9染色体IL-10RA编码区碱基变异相关,提示IL-10RA可能是SLE模型小鼠的一个SLE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和脊髓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佐剂(CFA)组和EAE组,取脑和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MCP-1mRNA的原位杂交,并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结果:EAE组的体重减轻、MCP-1 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大鼠、佐剂组相比显著性增加。EAE组大鼠MCP-1 mRNA的表达呈动态性变化,其MCP-1 mRNA先于临床症状高表达,并随临床评分的升高而升高,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结论:MCP-1是参与EAE发病的重要的炎性介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大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闪子-1(IGF-1)的分布,探讨禁食对大鼠脑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禁食24h组和禁食72h组,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IGF-1免疫反应细胞。结果:IGF-1免疫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嗅球、大脑、小脑、下丘脑、中脑、延髓等部位。禁食组大鼠乳头体外侧核、嗅内皮质IGF-1表达水平减弱,海马下托和枕皮质IGF-1表达增强。禁食24h组和禁食72h组,脑内IGF-1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IGF-1在脑内广泛分布,禁食可改变某些脑区IGF-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寻找自然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取卵时机的敏感指标。方法:对206例不孕妇女实施自然周期IVF-ET治疗,分析不同获卵结局与血清激素及尿黄体生成素(LH)变化的关系。结果:206例患者,获卵率为75.2%、提前排卵率为15%、未获卵率为9.7%。雌二醇(E2)和LH水平在取卵前、后变化最明显,LH峰值日血清E2和LH水平在获卵组、提前排卵组和未获卵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决定取卵时获卵组E2为119.4±21.7μg/L,LH为13.3±9.4 IU/L;孕酮(P)为1.19±0.57μg/L,与提前排卵组(E2:77.6±22.5μg/L,LH:3.0±1.6 IU/L;P:3.35±1.64μg/L)和未获卵组(E2:167.8±53.5μg/L,LH:30.8±11.3 IU/L;P:0.84±0.45μg/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半定量尿LH试纸变化确定取卵时机显示,自尿LH峰下降到10~25 IU/L和5~10 IU/L时获卵率最高,分别为80.6%和84.8%。结论:E2和LH水平在排卵前、后变化最明显,是预测自然周期取卵时机的敏感指标。当出现LH峰时,尿LH自峰值降至5~25 IU/L,血清E2水平降至100μg/L左右,血清LH水平在10~20 IU/L是最适宜的取卵时机。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活性γ型、TCu宫内节育器(IUD)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本院行人流术、并自愿于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女性2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放置吉妮致美IUD 75例、活性γ型IUD65例、TCu IUD 30例、LNG-IUS 45例,分别于放置后1、3、6个月时随访,观察IUD使用情况、月经变化/阴道出血模式及副反应等,分析人流术后即时放置IUD的临床效果。结果放置后6个月内,4种IUD带器妊娠率、IUD相关脱落率、医疗原因取出率和续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3个月内,4种IUD的月经模式改变(包括出血时间、点滴出血时间及总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吉妮致美和活性γ组出血时间短于TCu组和LNG-IUS组(P0.05);4种IUD月经量改变、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及疼痛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G-IUS组痛经改善好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4种IUD在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安全、可行、有效;吉妮致美和活性γ组IUD月经时间短于TCu组,LNGIUS相对于其他3种IUD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有助于提高妇女对放置IUD的接受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8.
999.
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NF和IL—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抗T淋巴细胞克隆抗体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检测25例AA患者McAb-T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其中10例周围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生TNF和IL-2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miR-15b靶向LPAR3调控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为对照组、miR-15b mimic组、miR-NC组、miR-15b mimic+pcDNA3.1组、miR-15b mimic+pcDNA-LPAR3组;另设对数期生长的人食管上皮细胞HEEpiC为空白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5b和LPAR3 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ca109细胞中LPAR3和增殖、迁移、侵袭相关蛋白(Cyclin D1、MMP-2、MMP-9)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Eca109细胞中miR-15b水平明显降低(1.00±0 vs 0.42±0.03,t=33.486,P<0.01),LPAR3 mRNA水平显著升高(1.00±0 vs 2.33±0.15,t=15.358,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15b mimic组细胞miR-15b水平显著升高(0.42±0.03 vs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