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寒凉类外用中药的性味功效进行分析,为研究寒凉类的临床外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生物统计学,以《中药学》本科教材为参考依据,以临床确有报道为出发点,选取有外用方法记载的寒凉类中药202味,以其四气、五味、功效、用法等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  相似文献   
12.
对温热类外用中药的性味功效进行分析,为研究温热药的临床外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生物统计学,选取有外用方法记载的温热类中药134味,以其四气、五味、功效、用法等为研究对象,应用EPI 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①温热类外用中药以辛味最多,96例(71.6%);苦味居次,43例(32.1%);甘味37例(27.6%);咸味9例(6.7%);酸味最少,仅5例(3.73%)。②温热类外用中药功效以祛风湿类最多,共24例(17.9%);外用中药常用方法以外敷为主,56例(20.8%);还包括外洗38例(14.2%),制膏外涂29例(10.8%),外擦15例(5.6%)等。温热类外用中药的药味以辛、苦为主,含毒性的药偏多,其功效以祛风湿、止痛,化瘀居多,临床应用多以治冻疮,治痤疮,治外出血等为主。  相似文献   
1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8月15日公布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以下简称“要求”)指出:中药材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材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中对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是: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现代分析技术包括光谱、波谱、色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及各种技术联用,中药化学信息则是具有模糊性、不完全性的已知活性或非活性成分及未知成分所给出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高龄患者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OPCAB手术的病人62例,年龄≥6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啶组,每组31例。对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麻醉方法,右美托咪啶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而对照组在对应时间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之前(T1)、前降支吻合完成时(T2),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24 h(T4)采集中心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组患者血液中IL-6、IL-8与TNF-α含量在手术中和手术后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C组(P<0.05);SOD在各组内及组间各时间点变化并不明显(P>0.05),MDA在对照组各时间点变化无明显差异,但C组中,MDA在术后24 h明显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持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可以降低OPCAB病人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痤疮消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消颗粒是由紫草、苦参、赤芍、连翘、大黄、凌霄花等和味中药组成的一复方制剂 ,临床用于治疗血热湿毒、瘀血阻滞所致痤疮症 ,具有凉血解毒、燥湿清热、活血消肿之功效。为控制其内在质量 ,我们对方中紫草、赤芍、连翘、大黄等进行了薄层鉴别研究 ,对方中苦参进行了含量测定 ,以便更好地控制成品质量。1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 L C- 1 0 AT液相色谱泵 ;SPD-1 0 A型紫外可见检测器 ;C- R- 6 A数据处理机 ;乙腈为色谱纯 ,水为超纯水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硅胶 G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苦参碱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经HPLC按面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甘草甲醇.水提取物中物质组成情况,对不同品种甘草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新疆产3个《中国药典》收载品种野生甘草的指纹图谱,对其中甘草苷、甘草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利用SPSS统计软件筛选了可区别品种的特征峰,并据此对3个品种进行了判别分析。结果:对少量样品的初步判别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结论:本法与甘草酸、甘草苷的定量、甘草液相色谱一质谱指纹图谱定性相结合,可直接了解各种甘草品种与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已婚,32岁。1996年4月8日因右上腹隐痛半年,加重半月入院。自述恶心、厌食,夜间盗汗,体重减轻。8个月前曾在当地县医院做“阑尾切除术”。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分,血压14/10kPa。消瘦面容,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上腹饱满),肝肋下可触及,疼痛,剑突下偏右可触及一个3cm×4cm×3cm大小肿块,质中等,脾未触及,右下腹有阑尾切口迹。血常规均正常,肝功能无异常,A/G比值无倒置,总蛋白7.4g/L,尿八项正常,胸部平片提示,两肺清晰,两次CT扫描均报告为肝左内下叶可见1.8cm×1.2cm×2.0cm大小高密度阴影,诊断为肝左内下叶胆管结石。两次B超提示;左肝内下叶回声略粗增强,探及  相似文献   
20.
杨宝民  马长华 《河北医药》1997,19(6):338-338
中上胸段食管癌切除临床体会05004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0医院外一科杨宝民蔡建荣徐全建马长华何蕾我院于1990年1月~1996年2月,采用左胸切口胸膜顶吻合术、胸颈联合癌切除术、食管内翻拨脱癌切除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51例。现将初步临床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