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袋内厌氧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84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变牙袋内的厌氧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所分离的厌氧菌对甲硝唑、青霉素、头孢美唑等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从8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共分离出305株可疑致病菌,所有患者均检出厌氧菌感染.检出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9.34%,革兰氏阳性菌占40.66%.产黑色素雷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1.19%和55.95%,其次为中间普雷沃菌(36.90%),微小消化链球菌(35.71%),具核梭杆菌(33.33%),二氧化碳嗜纤维菌(27.38%),放线菌(10.71%)等.药敏结果显示,所检出菌株对氯霉素和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阿莫西林敏感率为98.03%,对头孢美唑和甲硝唑的敏感率在76%~88%之间,而对克林霉素和青霉素的敏感度最低为65.91%和55.73%.结论 厌氧菌感染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产黑色素雷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其中的优势菌,分离菌对氯霉素和亚胺培南的敏感度较高,两者可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验量表对117名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分析。结果18.8%有轻度心理问题.0.9%有中度心理问题;25.0%青年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躯体化等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教师(13.8%)(P〈0.05);41.1%文科教师心理适应差。显著高于理科教师(27.9%)(P〈0.05);9.8%理科教师有敌对情绪,显著高于文科教师(1.8%)(P〈0.05)。心理健康状况测验量表评定文理科教师间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女教师适应性差、抑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男教师(P〈0.05)。结论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高校决策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合并血胆固醇(TC)水平≥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3.4mmol/L的患者,随机被分成安慰剂组(31例)和服用普伐他汀20mg/d(32例)的治疗组,观察12周。使用上臂肱动脉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流量介导性扩张(FMD)和内皮非依赖的对硝酸甘油的扩张反应。结果 入院及随机分组后TC和LDL水平在两组间相近。使用普伐他汀组,TC和LDL水平下降了23%(P<0.05)和33%(P<0.01)。FMD在安慰剂组变化不大,分别为5.41±0.73%(平均±SEM)和5.82±0.81%,但是普伐他汀组却明显升高,从4.90±0.81%升至6.90±0.79%,即为41%的相对增长。使用硝酸甘油后的血管扩张反应在两组相类似。结论 普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4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22例,予口服厄贝沙坦300mg/d,对照组22例,予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前及后8周、16周分别检测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厄贝沙坦组治疗后UAER和β2-微球蛋白有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治疗后该两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UAER和尿β2微球蛋白下降幅度与血压变化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厄贝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可明显降低蛋白尿,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洛阳地区857名老年人采用自拟老年人状况调查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是否有再婚打算、不同居住地、不同居住对象老年人幸福度量表评分,正性情感维度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男性正性体验维度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农村老人院中的老年人总分、正性情感维度分显著高于其他居住方式的老年人(P〈0.05)。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兀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收入、儿女是否孝顺幸福度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正性情感、正性体验维度分随着收入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负性情感、负忡体验维度分则呈下降趋势;儿女孝顺的老年人止性情感、正性体验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儿女不孝顺者(P〈0.01),而负性情感、负性体验维度分显著低于儿女不孝顺者(P〈0.01)。结论儿女孝顺与否、老年人收入高低、不同居住地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性别、足否有阿婚打算、不同居住对象等因素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