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71.
目的:比较四川、甘肃和云南产川芎与其近缘植物藁本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方法.结果:从四川、甘肃、云南产川芎及藁本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个成分,其挥发油总含量分别为0.51%,0.44%,0.47%和0.70%.结论:3个产地的川芎的挥发油主成分相同,含量上有差异;藁本与上述3个产地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2.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病症.近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鼻炎、银屑病、白癜风等.文章从白芷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表明白芷具有解热、解痉、镇痛、平喘、降压、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抗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光敏性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白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其有些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还未阐明,临床药理研究也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离不开本民族赖以生存的中医中药。中医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在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特别是2003年SARS时期,中医药理论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中药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74.
目的:筛选白芷挥发油的最佳前处理方法。方法:用不同溶剂超声处理白芷药材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分析不同提取方法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结果:乙醚超声萃取的前处理方法明显优于其他5种方法,鉴定出36种成分,主要为酯类,碳烯及烷类次之。结论: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挥发油的成分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药用植物根腐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腐病是药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由于根腐病的危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药材减产,严重影响到中药材生产。本文从药用植物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不同产地对病原真菌种类的影响和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三方面概述了药用植物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药用植物根腐病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的进展,同时提出了药用植物根腐病防治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更加合理有效地防治药用植物根腐病,为中药材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白芷的产销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中国四大商品白芷的历史、产地及产销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查阅文献与产地调查相结合。结果:川白芷的产量最大,约占中国四大商品白芷产量的70%,质量最好;杭白芷的历史较悠久,产量较小,不到5%;祁白芷、禹白芷的产量分别占10%、15%左右,为地方使用。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白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羌活不同商品等级中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探讨中药材商品等级与药材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羌活药材中羌活醇、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各等级羌活中的羌活醇含量均高于异欧前胡素,二者的总量为蚕羌尾羌竹节羌疙瘩头条羌。结论:此测定方法为今后修订羌活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8.
国内葛根类药材原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多地有野生或栽培。虽药典中已规定葛根、粉葛的来源,但部分地区仍有使用同属其他植物作葛根类药材,且栽培品种繁多,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影响药材的质量和临床药效。所以本文综述了"葛根"的本草考证、原植物及其应用概况及质量评价研究现状,为进一步葛根类药材鉴别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9.
该文对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传统医药学的兴起和药物(药材)品种的交流、贸易进行有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旨在初步探讨我国各主要时期(春秋至明清)使用传统进口(药材)的品种和国间交流、贸易概况,以及2 000多年来进口药材的总数(去掉重复和存疑品种);找出进口药材的特点;筛选出可供开发"丝绸之路"和尽快能制订质量标准的品种。得到了如下结果:1秦汉时期为发展初期;宋金元时期是发展鼎盛期;明清时期是发展衰退期;2文献记载历代进口药物(药材)品种最多的时期是宋代,达300余种。去掉重复和存疑品种后,该文认为有依据可信的应在230~250余种,还有40余种不知为何物,或是异名,或是加工品,暂称"存疑品种";3药用部分不同于汉族所用中药,以树脂类、果实种子类最多,根和根茎类较少,矿物药比动物药多;4进口药材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国家和地域。最终,该文初步弄清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进口药物(药材)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相关学术研究及产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白豆蔻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豆蔻正品及伪品 白豆蔻正品:近球形,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浅棕色绒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