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61.
目的探讨改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术式相比有何优点。方法对73例和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行改良的和传统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传统组在取出前列腺后对5、7点膀胱颈边缘缝合止血,改良组仅缝合12点缩小膀胱颈后以气囊尿管牵拉止血。结果两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Qmax均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相似(P〉0.05),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7%,术中出血减少38%(P〈0.001)。结论改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疗效相似,前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是开放前列腺切除一种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2.
64.
本文就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脏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和急性肾衰治疗、肾脏移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移植的急慢性排斥、颅脑手术后的肾缺血、先天性肾积水、多囊肾、ESWL、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发育不良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5.
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供者捐肾后的情况。结果:10例供者供肾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7~10天出院。10例受者均为首次肾移植,术后6~24个月随访,肾功能恢复良好,仅1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人/肾存活率为100%。结论: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受者人/肾存活率优于尸体供肾;活体亲属供肾是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66.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常见又不可避免的过程,它的机制不明确,为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保护器官功能人类做了大量的研究,逆行灌注法就是临床医生根据一些器官解剖特点发现的一种减轻缺血-冉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而且在临床中有许多的畸形动脉或动脉狭窄等异常不能顺行灌注而导致灌注不良时,逆行灌注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能明显地提高器官利用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们就逆行灌注法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效性因子,其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半衰期太短且清除快,使得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基因工程的方法,有望使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发挥作用.我们通过对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寻找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8.
目的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986年至2005年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48例。其中高血压43例、血尿6例,体检发现肿瘤3例。48例患者中尿VMA及血、尿儿茶酚胺升高分别为44例(91%)和40例(83%)。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阳性率为92%、经CT扫描阳性率为100%。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切除肿瘤40例,包膜下剜除肿瘤8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2-9cm。随访6个月-19年,43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正常31例、仍有高血压2例。肿瘤复发、转移6例,恶性嗜铬细胞瘤12例,死亡7例。结论尿VMA及血、尿儿茶酚胺是定性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依据,CT诊断定位准确,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定位准确、敏感性高,且可作为治疗措施。术前降压、扩容、纠正心律失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经腹径路手术暴露良好,肿瘤外侵时可作囊内剜除,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9.
本文阐述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受体与作用机制,以及其在肾脏疾病慢性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效性因子,其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半衰期太短且清除快,使得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基因工程的方法,有望使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发挥作用.我们通过对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寻找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