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8篇
肿瘤学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本院自1977年至1983年底共手术治疗晚期贲门癌126例。其中单纯剖腹探查24例,胃或空肠造瘘6例,切除原发或转移病灶者96例(76.19%)。术后经5年随访观察,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12例经随访效果满意。并介绍了肌袢形成术的手术步骤、适应症、作用原理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有利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等优点。本组结果表明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是一种可信的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7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于1990年2月5日入院。体检:贫血貌,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无肿块,无腹水征,肛门指检阴性。实验室检查:Hb:35.3g/L;RBc:1.28×10~(12)/L;WBc:1.3×10~9/L;N:0.80;L:0.19;大便隐血(++)。入院虽作积极输血,但继续呕吐便血,并发生失血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术后低血压与吻合口瘘关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科自1985~1998年手术治疗各类食管癌1143例,发生吻合口瘘63例,占5.5%。在发生术后低血压213例中,发生吻合瘘52例,占24.4%。现就食管癌术后低血压与吻合口瘘的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已广泛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能有效的降低胃酸又防止术后出现小胃症状,由于神经切断不彻底等技术原因,术后复发率高。本院于1982年改为胃小弯肌肉迷切术,1年内溃疡愈合率达90.61%。手术后是否影响胃的功能,胃粘膜腺体是否发生萎缩、变性或增生等变化,临床上报道甚少。本组28例肌内迷切术的病例中,25例经过7个月至3年的随访观察,其结果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单纯十二指肠溃疡21例,伴幽门不全性梗阻4例,伴溃疡大出血3例。其中单纯肌内迷切术21例,加作幽门成形7例(其中3例为十二指肠切开止血者)。随访观察25例;6个月  相似文献   
16.
本院自1980—1985年行贲门癌根治术127例,为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作者按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别观察病灶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粘连造成空肠输入袢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在临床上不但少见,而且难以处理,我院收治一例,报导如下.患者,女,32岁.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于61年行穿孔修补术,77年3月又因幽门梗阻在本院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后空肠输入段对小弯吻合.术后经过良好,但近半年来,又常有上腹疼痛发作.入院前一天,因饮食不当,发生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于80年10月23日收住院.保守治疗无效,经腹穿后诊断为“消化道穿孔合并腹膜炎”,当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术.发现腹腔内有黄色混浊液约3000ml,肠间广泛粘连,空肠输入袢近胃空肠吻合口处,因粘连的索带压迫,造成完全性梗阻.输入段空肠壁变薄,肠腔显著扩大,在紧靠Treitz氏韧带处,有一4.5×3.5cm大小的穿孔,在穿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较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大出血的死亡率可高达50—75%。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收治的贲门癌多属晚期,在扩大根治性手术中,全胃切除的比例较高,木组同期49例贳门癌手术中,全胃切除12例,占24.4%,全胃切除后,代胃的方式很多,有些代  相似文献   
20.
肠扭转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安徽、山东等地区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也高于其他类型的肠梗阻,为了探计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我们总结了近10年蚌埠几所市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