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于Erastin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3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采用CCK-8法、特异性 Fe2+ 荧光探针、荧光染料(DAPI)检测和荧光探针(H2DCFH-DA)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活性铁水平、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变化。 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Nrf2、HO-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60 μmol BBR的最适浓度来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BBR+2 μmol Nrf2抑制剂 ML385组。通过使用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Nrf2抑制剂(ML385)作用后的活性铁的水平、活性氧含量以及Nrf2、HO-1、GPX4蛋白的表达来验证小檗碱调节的Nrf2-HO-1/GPX4通路对Erastin处理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0.5 μmol/L Erastin作用于HT22细胞8 h,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同时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增加(P<0.05)。与Erastin组比较,Erastin+30 μmol/L BBR组和Erastin+60 μmol/L BBR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P<0.05)。小檗碱增加 HT22细胞中Nrf2、HO-1、GPX4基因及蛋白的 表达量(P<0.05)。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后,Nrf2-HO-1/GPX4通路被抑制,并且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升高(P<0.05)。结论 Erastin诱导HT22细胞发生铁死亡,小檗碱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可能机制是激活了Nrf2-HO-1/GPX4通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2-脱氧葡萄糖(2-DG)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血管翳形成的抑制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的作用,探讨2-DG抑制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滑膜病理组织HE染色观察
滑膜组织血管翳形成;CCK-8法检测HUVEC的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UVEC的迁移;体外基质胶成管实验检
测HUVEC 的成管数;Western blot 检测p-AMPK 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 的表达;使用AMPK 阻断剂Compound C 阻断
HUVEC细胞的AMPK信号通路。结果2-DG(200 mg/kg)明显减轻AA大鼠滑膜组织血管翳生成(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
示,2-DG(0.5 mmol/L和/或5 mmol/L)可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P<0.01或P<0.001),加入AMPK受体阻断
剂Compound C(5 μmol/L),2-DG对HUVEC的活化的抑制作用被明显阻断(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DG(5 mmol/L)
可以增加P-AMPK的蛋白表达,减少Bcl-2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G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减
少Bcl-2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从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增强鼻咽癌细胞对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M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集落克隆形成法检测3-MA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结果:不同体积浓度或剂量的顺铂(cisplatin,DDP)、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衣霉素(tunicamycin,TM)、3-MA对鼻咽癌细胞HONE-1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随着体积浓度或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ONE-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之增加。经1.00mmol/L 3-MA预处理细胞后,再次给予6.00 μmol/L DDP,4.00 Gy IR,1.00 μmol/L TM处理,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均低于单用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增强DDP,IR,TM抑制细胞集落克隆形成作用。用6.00 μmol/L DDP或4.00 Gy IR处理HONE-1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和6.7%,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C-1和DAPI染色显示3-MA增强DDP,IR或TM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DDP,IR或TM处理组GRP78,beclin1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LC3 I向LC3 II转化,3-MA预处理组beclin1表达明显降低,LC3 I向LC3 II的转化。结论:自噬抑制剂3-MA可增强鼻咽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3-MA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所产生的保护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mac类似物LCL161对肝癌HepG2,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LCL16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低浓度LCL16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1,cIAP1)、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的蛋白表达。结果:LCL161在1~16 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肝癌HepG2,SMMC7721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48 h的IC50值分别为4.3,4.9 μmol/L。低浓度的LCL161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克隆的形成。LCL161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P<0.01),2,4,8 μmol/L 的LCL161作用于HepG2细胞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15.2±2.8)%,(28.7±3.0)%,(34.6±2.3)%,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5±0.8)%;作用于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2.2±2.4)%,(22.4±2.7)%,(30.2±2.4)%,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8±0.6)%。JC-1染色结果表明,LCL161作用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LCL161处理肝癌细胞后促进PARP的剪切,下调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降解cIAP1。结论:LCL161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调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降解cIAP1相关。 相似文献
6.
7.
塞来昔布联合多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Sk-Br-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塞来昔布是否对多柔比星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多柔比星组和联合用药组。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CF-7细胞和Sk-Br-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Western blot测定MCF-7细胞和Sk-Br-3细胞bcl-2的表达;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法测定药物对MCF-7细胞和Sk-Br-3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30μmol·L-1塞来昔布与0.625mg·L-1多柔比星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的72 h存活率为68.53%,作用于Sk-Br-3细胞的72 h存活率为32.66%,较多柔比星单用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PI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MCF-7细胞59.7%,Sk-Br-3细胞65.8%,较单用多柔比星诱导的凋亡率(MCF-7细胞25.9%,Sk-Br-3细胞28.7%)明显提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用多柔比星可以使蛋白bcl-2表达下调,合用后较单用下调更加明显。两者联合处理乳腺癌细胞后,caspases-3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塞来昔布和多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Sk-Br-3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结合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药学专业进行药理学课程学习的同一年级药物分析本科生共60人,随机分成2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将思维导图及概念图应用于教学过程及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此次教学创新的总体感觉满意;观察组学生期末成绩总分与主观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客观题分数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及格率为63.33%,与对照组的4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结合的教学方法整合了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是值得在药理学教学中推广的辅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