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7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0篇 |
内科学 | 36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74篇 |
综合类 | 214篇 |
预防医学 | 4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8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3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利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方法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红细胞的形态并计算畸形率。结果应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结论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路疾患的尿液红细胞畸形率,可判断尿中红细胞来源,是鉴别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62.
63.
64.
以每日5mg/kg的3-氯丙二醇及75mg/kg的2,3-氧丙醇同时给大鼠灌胃,连续给药2天后停药8天,共10天为一疗程。观察了3,6,9疗程结束时,附睾起始部主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及附睾管起始部的精子和肝脏、肾脏的超微结构。发现在3、6疗程末,附睾主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变窄,大泡皱缩。在6疗程末,细胞表面的吞饮小泡和静纤毛减少。仅在3疗程见到粗面内质网扩张。9疗程的超微结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区别。结果提示,每一疗程药物引起的附睾主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在多数动物是可恢复的。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动物于疗程之末,尚未完全恢复。在第6疗程末的肝脏,有部分肝细胞滑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体积缩小,基质电子密度增高。这些变化可能是一种轻度的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在3,9疗程均未发现,说明它与疗程长短不呈平行关系。肾尿细管上皮细胞及附睾起始部精子的超微结构,无可见改变。这一结果为阐明3-氯丙二醇及2,3-氧丙醇合并用药的抗生育作用,及对有关内脏的毒性作用,提供了形态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1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低分子肝素2500~5000 IU/d皮下注射;B组:口服雷米普利5~10 mg/d;C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雷米普利,剂量同前.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 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和血压均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另两组(均P<0.05);三组治疗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均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另两组(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均可获得良好作用,且两药合用较两药单用肾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前列腺电切术组(TURP组)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组(PKRP组)各24例,TURP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PKRP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IPSS、QOL许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指标。结果治疗后,TURP组和PKRP组IPSS分、QOL分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KRP组(41.67%VS 12.50%),P0.05;PKRP组手术时间与TURP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PKRP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显著少于TURP组,P0.05。结论TURP和PKRP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是PKRP的安全性更高,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具有更为突出的临床价值,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68.
鼻饲是由胃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水或药物注入胃内的方法.目前临床通常使用50 ml注射器连接胃管注入鼻饲法,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注射器乳头与胃管衔接不紧,有漏液现象,导致注入的液体量不准确且污染被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9.
马泽荣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3):131-132
目的探究血清性激素水平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接收的6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本次研究代表,纳入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9月。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相同方式的血清样本采集与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实施分析,进而判断女性不孕实施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价值。结果研究组促卵泡刺激素、垂体泌乳素、黄体生成素、孕酮、雌二醇、睾酮水平分别为(11.79±2.67)mIU/L、(19.27±8.11)nmol/L、(12.23±2.45)mIU/L、(1.84±0.87)nmol/L、(67.36±18.37)pmol/L、(0.66±0.26)nmol/L,显著高于参照组(8.33±1.01)mIU/L、(13.31±5.87)nmol/L、(8.22±2.34)mIU/L、(1.03±0.76)nmol/L、(61.03±17.25)pmol/L、(0.51±0.13)nmol/L,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血清六项性激素检测,可有效反映女性不孕症患者内分泌情况,临床诊断可以此作为重要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背景:前期实验证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不仅孔隙率、孔径、机械强度等性能符合人工骨材料的要求,并且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促进细胞贴附、增殖作用.目的:进一步探讨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情况及成骨特点,评价其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随机植入成年新西兰白兔1.5 cm的桡骨缺损及一侧臀肌内,并设立不植入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组.观察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动物局部反应,检测血钙值;植入后6,8,12,16周取骨缺损处标本作X射线、骨矿含量、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臀肌处标本仅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不同时期组织反应、骨缺损修复及材料降解情况.结果与结论: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无明显的局部不良反应,血钙值无明显变化;骨缺损内骨矿含量在植入6~16周内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X射线、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成骨方式主要是骨传导成骨,至植入后16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而空白对照骨缺损断端仅有少量骨修复,形成骨不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即开始其降解过程,12周以后材料周围出现较多吞噬有材料颗粒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16周时仍有部分材料未降解吸收.结果证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成骨能力,可以在体内逐渐发生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