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7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0篇 |
内科学 | 36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74篇 |
综合类 | 214篇 |
预防医学 | 4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8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3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风(gout)临床表现和诊治规律,尤其是误诊的情况和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近3年来住院和专科门诊资料完整的90例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表现,就诊及误诊原因,治疗情况和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本院就诊前被误诊者36例,占40%,分别误诊为丹毒、蜂窝组织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误诊原因为对本病缺乏警惕。结论 原发性痛风尚未被充分认识,误诊率高,各科医生均对本病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体外冲击波(ESW)对骨-内置物界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4只日本大白兔的68个股骨随机分成3组:松动组、对照组、冲击组。麻醉下将预先制好的人工股骨柄插入股骨上段骨髓腔内,术后6周对松动组及冲击组的人工股骨柄进行机械松动,冲击组的人工股骨柄在松动后1周开始接受冲击波治疗。各组均于最后一次手术后8周处死,取出股骨标本,进行力学测试。结果:无论最大拔出力,还是最大扭转力,冲击组与松动组均有显著差异(冲击组大于松动组,P<0.05)。最大扭转力冲击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最大拔出力冲击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治疗有使松动的人工股骨柄再稳定的倾向。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Bak基因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及对照两组,每组32只,模型组以改良Allen's法制作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开不损伤脊髓。分别于伤后3h、1、3、7d时(每个时间点8只)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和Bak基因表达的特点;并应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其量的评定借助于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A(Motic.med6.0)软件,结果分别用累积光密度及细胞凋亡指数来表示。结果对照组大鼠下肢功能均无明显瘫痪,模型组大鼠下肢均出现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对照组各时间点的Tarlov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脊髓组织未见明显出血、水肿和细胞凋亡坏死,模型组各时间点脊髓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水肿、细胞凋亡及坏死。对照组未见明显Bak基因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Bak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内Bak基因表达3h点出现,1d增加,3d达高峰,7d明显减少。模型组内细胞凋亡3h点少量出现,1d增加,3d达高峰,7d明显减少。结论脊髓损伤激活Bak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为其病情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朱佩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4):44-4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cholangitisofseveretype,ACST)患者胆汁和外周血中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42例ACST患者,其中Ⅰ级26例划为Ⅰ组,Ⅱ~Ⅳ级16例划为Ⅱ组,以15例择期单纯胆囊切除病例作对照组,于术中、术后7天、14天检测胆汁和外周血中ET浓度,对照组仅检测术中ET浓度。结果ACSTⅠ,Ⅱ组术中胆汁以及外周血ET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ACSTⅡ组胆汁以及外周血中ET的浓度明显高于ACSTⅠ组(P<0.05);胆道减压术后7天、14天胆汁和外周静脉血中ET明显下降。结论ET可作为判断ACST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模型脊髓组织GADD153/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处理组(NS组)、乙醇处理组(ET组)及褪黑素治疗组(MT组)各32只。所有大鼠均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MT组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给予褪黑素治疗;ET组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给予5%乙醇处理;NS组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溶液处理。分别于伤后3h、1d、3d、7d时各取8只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Tarlov评分后处死,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和CHOP表达的特点;并应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其量的评定借助于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A(Motic.med6.0)软件,结果分别用累积光密度(IOD)及细胞凋亡指数(AI)来表示。结果所有实验大鼠脊髓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水肿、细胞凋亡及坏死。MT组Tarlov评分除3h时间点外,其他各时间点Tarlov评分明显高于ET组及N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T组与ET、NS组不同时间点CHOP表达、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除3h时间点外,其他各个时间点MT组CHOP表达及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而ET、NS组之间各时间点CHOP表达、细胞凋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可抑制CHOP表达,降低脊髓细胞凋亡指数,可能为其发挥急性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多种妊娠合并症时脐动脉血流的变化及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单胎孕晚期妇女共200例。于分娩前2天内应用超声测量脐动脉血流S/D值,并记录下有无妊娠合并症如妊高征(PIH)、早产、臀位等和脐带、胎盘、羊水性状及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不同分组间S/D值的差异。结果:脐动脉S/D与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180,r=-0.578(P<0.05和P<0.001)。中、重度妊高征患者S/D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妊高征组(P <0.01)。脐带绕颈组S/D值升高,臀位、早产、胎盘异常、羊水过少或粪染组S/D值均高于对照组。顺产组及手术产组脐动脉S/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因胎窘行手术者S/D值高于无胎窘者(P<0.001)。Apgar低评分组脐动脉S/D值高于正常评分组。结论;妊高征、脐带绕颈、胎盘异常、臀位、羊水过少等合并症均可导致脐带血流阻力增大,表现为脐动脉S/D值升高,胎儿营养障碍,影响生长发育,容易引起胎窘及新生儿窒息,特别是几个不利因素合并存在时.S/D升高更加明显。该值的增加预示胎儿宫内状况危险,应加强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获得理想的围产结局。目的:了解多种妊娠合并症时脐动脉血流的变化及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单胎孕晚期妇女共200例。于分娩前2天内应用超 相似文献
48.
随着毒品泛滥的加剧和禁毒戒毒的日益复杂性,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和吸毒人员的戒毒管理。然而毒品的泛滥形势并没有因此获得好转,吸毒人群仍在逐渐增多,复吸率依旧居高不下。根据国家禁毒报告2004年底全国有79.1万的吸毒者。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加强禁毒工作,还要注重戒毒工作。目前戒毒方法单一化,学术观点不统一,业务不规范,回归社会不连续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对8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胸腰椎体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进行康复训练.结果:84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人术中均未出现脑血栓、肺栓塞、血肿及肋骨骨折等并发症.结论:细心的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做好术中、术后护理,能充分发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生物陶瓷(β-TCP人工骨)治疗四肢骨折中临床疗效及对人体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应用生物陶瓷治疗四肢骨折22例,于术前、术后定期行X线及抽血检测人体造血、肝肾功能、心脏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3~20个月,骨折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患者无不良反应,对患者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脏功能无影响。结论:生物陶瓷治疗四肢骨折,有利于新骨长入,促进骨折愈合,其降解过程不会引起血清钙浓度变化,不会引起人体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