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7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0篇 |
内科学 | 36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74篇 |
综合类 | 214篇 |
预防医学 | 4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8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3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微循环的改善及对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25只约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以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n=8)和赖诺普利治疗组(n=8,20 mg· kg-1 ·d-1,8周),8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神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前列环素(6-keto-PGF1 α)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CD34免疫组化法测定坐骨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出现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t=8.952、9.642,均P<0.05)和超微结构异常,伴有血浆NO、6-keto-PGFlα、t-PA、SOD水平降低,PAI-1及MDA水平升高(t=3.535~8.054,均P<0.05).赖诺普利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糖尿病组显著提高(t=6.774、7.058,均P<0.05),电镜显示赖诺普利治疗组坐骨神经轴突和髓鞘萎缩、变性及毛细血管狭窄、闭塞等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糖尿病组相比,赖诺普利治疗组血浆NO、6-keto-PGF1 α、t-PA、SOD显著升高而PAI-1、MDA明显降低(t=2.611 ~6.544,均P<0.05),促进神经内膜血管新生(t=6.868,P<0.05).结论 赖诺普利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异常,增加周围神经血流灌注量,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对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 15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 ,在其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LIB ,所有患者分别于ILIB治疗前、后给予同位素 99mTc EC肾功能显像检查 ,并观察其肾组织高峰到达时间 (Tmax)、10min残留率及 15min残留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患者经ILIB治疗后 ,其 10min残留率明显减少 (左、右肾均P <0 .0 5或 0 .0 1) ,15min残留率亦显著降低 (左、右肾均P <0 .0 5 ) ,而患者的Tmax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左、右肾均P >0 .0 5 )。结论 ILIB治疗能显著改善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小管的分泌及排泄功能 ,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3.
腹腔镜辅助与小切口技术行前路L4/5椎间融合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与小切口技术在前路腰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4月~2005年1月行L4/5前路腰椎间融合术52例,腹腔镜辅助下前路椎间融合手术23例(A组),其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37.9±1.8岁;腰椎滑脱症14例,退变性椎间盘疾患4例,腰椎术后综合征5例。小切口经腹膜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29例(B组),其中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4±1.6岁;腰椎滑脱症21例,退变性椎间盘疾患3例,腰椎术后综合征5例。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A组与B组分别平均随访23.5个月和21.2个月,两组临床优良率、椎间高度维持和植骨融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准备和操作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小切口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A组4例,发生率17.4%;B组3例,发生率10.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和小切口技术进行L4/5椎间融合都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从并发症和技术上分析,采用小切口经腹膜后行L4/5椎间融合更为合理和微创,操作方便、快捷,不需特殊设备。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慢性腹腔注射Ghrelin对C57Bl6J小黑鼠新位置和新物体识别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Ghrelin组和对照组,Ghrelin组小鼠腹腔注射Ghrelin 80μ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注射8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新位置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连续腹腔注射Ghrelin 8d后,小鼠不能识别物体位置的改变,但可以清楚地区分出新旧物体。而对照组小鼠可明确地分辨出新旧物体及物体位置的改变。Ghrelin组与对照组小鼠在测试时对物体总的探究时间相同。腹腔慢性注射Gh-relin不改变小鼠的自发活动和焦虑状态。结论慢性腹腔注射Ghrelin选择性抑制小鼠对物体新位置的识别和记忆能力,表明慢性腹腔注射Ghrelin对海马依赖的空间学习及记忆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的32例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6例和B组(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16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VAS评分、Cobb角改善幅度及治疗成本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治疗成本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VAS评分及Cobb角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理性骨折具有与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相似的效果,但其成本更低,更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27.
28.
背景:钢丝捆绑固定大小转子间骨折在髋关节置换过程中被广泛采用,但对于严重粉碎的骨质疏松骨折可能会加重骨折或无法固定所有骨折块。目的:对比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中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34例骨质疏松性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中,采用钢丝捆绑固定大转子骨折块19例,采用爱惜邦聚丁酯带针缝线固定大转子骨折块15例。结果与结论:所有大转子骨折均愈合,无骨折移位、关节脱位、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疗效满意。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Hari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爱惜帮捆绑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钢丝捆绑组少(P<0.01)。表明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伴大转子粉碎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过程中,采用爱惜帮缝合线固定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行TK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CNP。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可有效缓解TKA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提高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