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并分析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MRI早期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MRI检查。对MRI显示的伴随多处骨折、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硬膜外肿块、椎弓根累及、椎体后缘皮质后凸、出现其他椎体转移灶以及椎旁软组织肿块等8种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伴随多处椎体骨折和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等2种征象,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6种征象出现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以有效鉴别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索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测试各指标中更稳定、更精确的指标(内表型)。方法:在重庆市主城区募集6—16岁的双生子。签写知情同意书后,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对59对6—16岁的双生子测试(同卵双生28对,异卵双生31对),比较双生子两个体之间的六个常用指标(正确数、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总分类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个数)得分的相关系数,采取双生子的颊黏膜标本以提取DNA并进行卵型鉴定。结果:MZ组和DZ组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具有可比性(P〉0.05),MZ组的持续错误数指标在双生子对个体之间的相关系数有显著相关(r=0.65,P=0.001),其余五个指标和DZ组的六个指标在双生子对个体之间的得分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常用的六个指标中,持续错误数受遗传的影响更大,作为内表型指标可能优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保定市HGV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本地流行HGV株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流行株间的关系,我们对本地300例健康供血员及141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测定,对部分抗HGV阳性者进行HGV RNA测定,对其中4例HGV RNA阳性标本进行HGV RNA NS_5区部分序列分析并与国内外流行株相应序列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我院1996年1月~1999年8月对34例脑性瘫痪患儿做颅脑MRI检查,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岁8例,~3岁10例,~7岁12例,~12岁4例。足月儿20例,早产儿14例。新生儿窒息16例,其中轻度窒息6例,重度窒息10例,颅内出血2例,核黄疸1例。34例均无脑  相似文献   
55.
探讨保守地区HFRS流行高峰的原因,方法对HFRS病人急性期血清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基因分型,从1例家鼠型汉坦病毒感染的病人血清中分离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32例病人中,2例为姬鼠型,24例为家鼠型,1列SEO型病毒经分离鉴定测序后与SEOUL、R22株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DCTS)手术治疗的有效护理模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3例典型DCTS患者6只手先后在臂丛麻醉或局麻下行腕横韧带加屈肌支持韧带切断术,观察手术对DCTS的疗效,同时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结果 术后6只手的握拳功能障碍、疼痛和感觉功能异常均明显改善。结论 在精心护理前提下,腕横韧带加屈肌支持韧带切断术是治疗DCTS的安全有效手段,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DCTS患者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57.
唐庆  胡慧  王全胜  范恒  马晓红 《中草药》2010,41(1):77-8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ip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DN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洛汀新组、六味地黄加味胶囊组、洛汀新与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合用组,药物干预12周后,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肾皮质CTGF表达,检测相对肾质量、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PER)、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PKC活性等。结果DN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明显,相对肾质量、血糖、UPER、CCr、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表达等显著升高,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可降低肾脏PKC活性和肾皮质CTGF的表达,改善DN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减轻肾脏胶原沉积,两药合用能更显著降低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的表达,降低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更强。结论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能保护DN大鼠肾脏,且两药合用较单用洛汀新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儿童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恙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51例患儿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11个月至14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51例(100.0%)、咳嗽17例(33.3%)、焦痂或溃疡37例(72.5%)、淋巴结肿大22例(43.1%)、肝脾肿大13例(25.5%);白细胞升高34例(66.7%),嗜酸性粒细胞降低38例(74.5%),血小板降低14例(27.5%);肝功能异常37例(72.5%),凝血功能显著异常8例(15.7%),外斐试验阳性4例(7.8%),肺部影像学异常18例(35.3%);诊断延误17例(33.3%),重症8例(15.7%),死亡1例(2.0%)。结论儿童恙虫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不及时诊治易发展为重症;皮肤溃疡或焦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可协助早期诊断,及时使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祛黄Ⅰ、Ⅱ、Ⅲ号片对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6例黄疸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临床分型分别予祛黄Ⅰ、Ⅱ、Ⅲ号片治疗,对照组予苦黄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及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祛黄Ⅰ、Ⅱ、Ⅲ号片辨证的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价格便宜,服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变化及化疗药物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CHOP方案治疗儿童NHL,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以S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含量。结果:NHL患儿CHOP方案治疗前外周血CD3、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显著降低:CHOP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T细胞亚群基本达正常水平。而NC、PD患者T细胞亚群与治疗前相似。结论:儿童NHLT细胞亚群表达及比例失调。检测T细胞亚群对儿音NML的捕助论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