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71.
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综述了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动脉栓塞技术的一些新进展,并回顾了血管瘤捆扎术、射频消融、微波治疗等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双介入法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6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30例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PTBS),待黄疸缓解后择期再行经皮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单纯经皮动脉灌注化疗术(TAI),35例只行PTBD/PTBS,比较其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两组病人生存期、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双介入法治疗,在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3.
前列腺炎是临床男性常见病。从中青年到老年人,前列腺疾病占男科疾病的1/4以上。由于前列腺炎的反复发作性,疗效的不确定性,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以及前列腺包膜的致密性,使药物不易渗透等原因,常规疗法往往收效甚微。作者采用穴位注射及中药内服治疗感染性慢性前列腺炎5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观察小檗胺 (Ber) 对高钾除极,Bay K8644,5-羟色胺 (5-HT) 及咖啡因升高细胞内钙水平 ([Ca2+i) 的影响。以Fluo-3/AM负载家兔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共聚焦显微术测定[Ca2+i,结果以荧光强度(FI)表示. 结果:(1) 在细胞外钙为1.3 mmol·L-1时, VSMC胞浆静息FI明显高于核区, 且不受Ber的影响. (2) Ber 10-100 μmol·L-1预处理可抑制KCl 60 mmol·L-1或Bay K8644 100 μmol·L-1升高的[Ca2+i,抑制5- HT 1 μmol·L-1升高[Ca2+i的持续相,但不影响[Ca2+i的一过性升高。维拉帕米10 μmol·L-1具有相似作用. (3) 在无钙Hanks液中,Ber预处理对咖啡因100 mmol·L-1升高的[Ca2+i无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er可阻断外钙内流,但不抑制内钙释放,这可能与Ber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依赖性钙通道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5.
血管内局部溶栓的疗效与影响因素:附20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内局部溶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对20例血管阻塞性病变进行大剂量(4000IU/min)和短时间(平均3.1小时)血管内局部灌注溶栓。结果:阻塞血管完全或部分开通16例(8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作者强调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内注射尿激酶,通过增加局部溶栓剂浓度以及溶栓剂与血栓间的接触面可提高再通率。此外,溶栓术后继续抗栓抗凝可增强疗效。血管内局部溶栓治疗血栓栓塞性病变安全而有效,其疗效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6.
我们通过对我市各类医疗机构112例医疗纠纷的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和同行们共同讨论. 1.112例医疗纠纷分布及立案情况介绍:所有资料来源于市卫生局医政科档案室.112例医疗纠纷中,其中立案数为43例,约占38%,43例的鉴定结果分布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12例医疗纠纷中,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领导、损坏医疗设施、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19例约占17%.  相似文献   
77.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头颈部血管DSA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种脑血管造影方法中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ICM和NICM)的合理应用及临床、技术等因素与造影剂不良反应(ADRs)发生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61例分别行IVDSA(外围法,中心法和选择法)和IADSA(非选择法和选择法)共459例次造影,注射造影剂976次,12例分别同时行IVDSA外围法和中心法或IADSA非选择法和选择法,应用ICM165例(63.21%),NICM96例(36.79%)。IVDSA37例次全部用ICM,IADSA422例次用ICM199例次,NICM223例次。结果:本组ADRs发生率11.11%(29/261),ICM为15.15%(25/165),NICM为4.16%(4/96),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中重度反应12例均见于经动脉注射(7例为选择性动脉注射)且经造影证实有脑内病变。结论:IADSA选择法,尤其椎动脉造影且术前已明确某些脑内病变,选用NICM可明显降低ADRs发生率,合理选用ICM可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8.
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损伤小、适应证广、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 ,符合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1~ 3]。我们于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采用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2例 ,现就其基本方法和初步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 3~ 6 5岁 ,平均年龄 5 5 .3岁。均为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出现胸背痛症状至接受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的间隔时间为 1~ 2 4周 ,平均 7.2周。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史 ,发病时均伴剧烈的胸背疼痛。入院后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79.
我科于1990~2005年共收治由低血糖引起的急性脑梗死病人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评价应用导管介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皆经一侧股动脉入路,行两侧子宫动脉插管,对肌瘤者分别选择KMG、PVA微球或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栓塞阻断其血供;宫颈癌者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抗癌药物行手术前灌注栓塞辅助治疗。结果:19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共64支子宫动脉均插管成功并栓塞,同时对宫颈癌行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抗癌药物灌注,19例子宫肌瘤经3~12个月随访,平均瘤体缩小率59.4%,多发者中的部分小肌瘤消失,1例坏死脱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3例宫颈癌介入治疗3周后手术切除顺利,标本组织学示癌巢趋向消失,周边组织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宫颈恢复正常,其中2例癌组织消失,本组32例介入治疗后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微创且疗效肯定;对宫颈癌术前介入可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