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为快通道麻醉,组Ⅱ为大剂量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闯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体温、气道压变化,及术后拔管时间、监护室(ICU)停留时问、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对各项观察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芬太尼用量(μg/kg):组Ⅰ(23.25±1.32)比组Ⅱ(35.75±6.84)少(P〈0.05);拔管时问、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组Ⅰ是(7.92±3.16)h、(25.12±7.50)h、(28.50±8.94)d,组Ⅱ是(13.70±5.63)h、(37.53±13.19)h、(38.00±12.90)d,组Ⅰ均较组Ⅱ短(P〈0.05);组Ⅱ有4例肺部感染,组Ⅰ无肺部感染(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安全可靠,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对医学临床本科学生反馈的分析,提高麻醉实习教学的质量.方法 对40名临床本科生麻醉实习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把21个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周麻醉实习时间过短,实习内容丰富,但动手机会偏少,教师讲解的方式,方法,内容有些方面不全.结论 麻醉实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改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自信心,有利于提高麻醉实习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3.
无痛胃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疾病的及时渗断及治疗。如胃镜能为上消化道疾病给予即科学又精确诊断,但患者接受胃镜检查及治疗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与紧张心理,且检查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变化,不仅给患者留下了不良经历,且延长操作时间,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并发症。本文就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颅内高压患者术中应用3%高渗盐水(HS)与20%甘露醇(M)的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60例颅内高压患者随机分为HS组(n=30)和M组(n=30),观察开始用药时(T0)、用药后(T1)、5 min( T2)、15 min(T3)、30 min( T4)、45 min(T5)、60 min( T6)、90 min (T7)、120 min( T8)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尿量,T0、T8时点桡动脉血pH值、Na+、K+、Ca2、血乳酸(BLA).结果 (1)HS组:与T0比较,输注后T1~T8时点SVV降低,SVI、CVP、MAP值升高(P<0.05);HR值T1时点升高,T6~T8时点降低(P<0.05);SVRI值T1~T5时点降低(P<0.05).(2)与T0比较,HS组T8时点Na+值升高,BLA值降低(P<0.05);两级比较,T8时点组间N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M组比较,T5~T8时点SVV、SVI、CVP、MAP、HR、SV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时点M组尿量多于HS组(P<0.05).结论 颅内高压患者术中输注3% HS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改善内环境方面优于20%M.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吗一氟合液用于剖腹产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5 0例 ASA — 级剖宫产产妇 ,随机分为 2组 :硬膜外腔一次性给药组 组 (n=2 5 ) ,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组 组 (n=2 5 ) ,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 15分钟给药。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 72小时。对照观察两组的镇痛时间 ,镇痛效果 ,副作用。结果 : 组镇痛时间明显短于 组 (P<0 .0 5 ) ,两组恶心 ,呕吐 ,尿潴留、瘙痒发生率及睡眠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一次性硬外注入止痛药虽镇痛时间比 PCEA短 ,但仍可满足镇痛要求 ,且价格低廉 ,适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吗一氟合液用于剖腹产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5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硬膜外腔一次性给药组Ⅰ组(n=25),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组Ⅱ组(n=25),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5分钟给药。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72小时。对照观察两组的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Ⅰ组镇痛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发生率及睡眠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次性硬外注入止痛药虽镇痛时间比PCEA短,但仍可满足镇痛要求,且价格低廉,适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观察术后患者瞳孔直径变化对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的反应性,探讨瞳孔直径变异度对术后疼痛评估的评判价值。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手术术后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24~79岁,ASAⅠ~Ⅲ级。入PACU后评估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当NRS评分为0~3分时,不作镇痛处理;NRS评分为4~10分5min后静脉单次注射芬太尼50μg。记录NRS评分开始20min内每分钟的NRS、瞳孔直径(pupillary diameter,PD)、SBP和HR值,计算NRS评分均为0~3分10min内时,NRS评分由0~3分变为4~10分后5min内时,NRS评分由4~10分变为0~3分后5min内时,NRS评分均为4~10分10min内时的最大变化率(Δmax),分别记为ΔPD、ΔSBP、ΔHR。以NRS评分变化作为评判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ΔPD、ΔSBP和ΔHR对NRS的反应性,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结果与NRS评分为0~3分时比较,NRS评分为4~10分时的PD明显增大、S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ΔPD、ΔSBP和ΔH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UCΔPD0.904(95%CI 0.822~0.987)、AUCΔSBP0.651(95%CI 0.510~0.781)和AUCΔHR0.588(95%CI 0.444~0.733);AUCΔPD明显大于AUCΔSBP和AUCΔHR(P0.05);当ΔPD的cutoff值为41.3%时,敏感度80.0%,特异度93.5%;当ΔSBP的cutoff值为10.3%时,敏感度62.4%,特异度71.5%。结论ΔPD比ΔSBP、ΔHR对术后疼痛/镇痛的评价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是评估术后疼痛/镇痛平衡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