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3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321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1155篇
内科学   477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2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748篇
预防医学   739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773篇
  16篇
中国医学   848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EGFR-TKIs治疗晚期肺腺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晚期肺腺鳞癌患者,比较不同基因突变状态患者接受TKI治疗的有效率及PFS,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为47.1%(16/34)。基因突变患者使用EGFR-TKIs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8.5%和100.0%;而野生型患者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0.0%和37.5%。EGFR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5.3个月和1.9个月(P=0.004)。结论 EGFR-TKIs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腺鳞癌患者效果较好,应对晚期肺腺鳞癌患者常规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72.
结肠镜检查是临床常见检查之一,检查时患者的疼痛轻重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本文就湿润烧伤膏应用于肠镜检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广东省肇庆市2007年性病流行特征,为探讨性病防治对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肇庆市各县市区上报的"性病疫情报表"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肇庆市报告性病发病呈上升趋势,2007年性病发病率较2006年上升46.66%。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大性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控制性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制备抗O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VP1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特性鉴定。方法:以自行构建表达的O型FMDV—VP1表位重组蛋白(VP1epi)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采用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法克隆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和斑点免疫测定法对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获得1株分泌抗VPlepi重组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C7”,其分泌的mAb为IgG1亚类,能特异性地识别VP1epi重组蛋白,其腹水效价可达1:12800。斑点免疫测定法显示,该mAb能很好地识别灭活的FMDV。结论:VP1epi重组蛋白可代替FMDV制备抗天然FMDV—VP1的mAb。抗O型FMDV—VP1 mAb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FMDV的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择区性即ⅡA、ⅡB和Ⅲ区颈淋巴结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治疗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 node negative,cN0)的声门上荆喉鳞癌隐匿性颈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SND(ⅡA、ⅡB和Ⅲ区)治疗52例cN0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结果.结果 52例cNO声门上型喉癌中32例同期行单侧(ⅡA、ⅡB和Ⅲ区),20例行双侧SND.52例颈清扫标本病理检查发现,颈转移阳性者15例(28.9%).3例首次病理检查阴性者在随访中发生未手术侧颈部转移,总的颈隐匿性转移率为34.6%(18/52),单侧、双侧隐匿性颈转移率分别为28.8%和5.8%.72侧颈清标本共获淋巴结1190枚,其中病理阳性30枚,分布于ⅡA区25枚(83.3%)、Ⅲ区5枚(16.7%).术侧颈部复发率为5.8%(3/52).Kaplan-Meier法统计3年累积生存率为84.6%.淋巴结病理阴性和阳性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0(0/34)和16.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21),有无包膜外侵犯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50%(2/4)和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户=0.002).结论 颈SND(ⅡA、ⅡB和Ⅲ区)治疗cNO声门上型喉癌颈隐匿性转移是可行的,该术式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且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体重指数(BMI)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影响。方法比较非肥胖组与肥胖组在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最长呼吸事件、平均呼吸事件间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对AHI、LSaO2的综合影响。结果非肥胖组的AHI小于肥胖组,LSaO2大于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最长呼吸事件与平均呼吸事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MI每增加1kg/m^2,女性患者的AHI增加3.058次/h,在BMI相等的情况下,男性患者的AHI比女性患者高10.311次/h。BMI每增加1kg/m^2,女性患者的LSaO2下降1.290%,在BMI相等的情况下,男性患者的LSaO2比女性患者低4.189%。结论随着BMI的增加OSAHS严重程度也逐渐增加,对男性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7.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诱发因素.预防性HPV疫苗是一种预防宫颈癌的新方法,其效果得到了多项临床试验的肯定.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同样备受关注,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类型很多,但因其机制较复杂,大多仍处在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比较皮下免疫治疗何舌下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免疫应答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收集尘螨致敏哮喘患儿86例,分为舌下免疫治疗组(SLIT组,n=29)、皮下免疫治疗组(SCIT组,n=13)、结束皮下免疫治疗足疗程组(结束SCIT组,n=14)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30)。体外水平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螨蛋白浸液刺激后CD4+ T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Treg%)的变化;比较SCIT组和SLIT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体液免疫学指标和临床疗效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 未给予抗原刺激时,SCIT组患儿CD4+ T细胞中Treg%显著高于SLIT组、对照组;给予抗原刺激后的4组CD4+ T细胞中Treg%均显著性降低。在免疫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SCIT组患儿其血清sIgE和sIgG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SLIT组患儿仅血清sIg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gG4水平未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结论 不同免疫治疗途径在引发哮喘患儿内在免疫学应答反应上存在时间差异性,其中SCIT免疫治疗患儿免疫应答反应出现的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术后电刺激治疗育龄妇女不良妊娠患者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的有效性。方法将44例因稽留流产、不全流产、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行常规治疗及随访,研究组21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下腹部经皮电刺激的治疗,并同期随访至治疗后4个月,观察患者的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变化。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月经量减少、腹痛发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妊娠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的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盆腔内环境及子宫内环境。  相似文献   
80.
目的:建立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干预SAMP8(快速老化小鼠P8)小鼠中脑神经元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SAMP8新生1 d小鼠的中脑神经元原代混合培养6 d,加入100μmol/L浓度的MPP+,再培养6、9、12 h和24 h后分别对各时间点的中脑原代培养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或提取蛋白测定TH水平。结果:MPP+导致原代培养的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正常对照组神经元形态完整,免疫反应性强,胞体大呈椭圆形,突起多而长且粗壮;MPP+组神经元随时间逐渐出现形态变化,MPP+后6 h即可见突起不完整断续,9 h突起数目减少,缩短;12 h神经元胞体明显变小,24 h突起多消失,神经元胞体小且免疫反应性弱。MPP+导致原代培养的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数量在MPP+后9 h开始有显著减少,同时TH蛋白的表达也开始有显著减少,24 h最低。结论:MPP+对原代培养的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MPP+导致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原代混合培养体系的神经元数量下降,同时TH蛋白表达降低,提示MPP+导致其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