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1篇
  免费   799篇
  国内免费   606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697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1956篇
内科学   1103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279篇
特种医学   7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82篇
综合类   4221篇
预防医学   1980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1635篇
  20篇
中国医学   1407篇
肿瘤学   49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751篇
  2006年   789篇
  2005年   789篇
  2004年   714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11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1例,颈段食管癌2例,下咽癌8例。术中切除喉、下咽、颈段食管及部分颈段气管1例,切除喉、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保留喉切除颈段食管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颈淋巴清扫。术后放射治疗3例,剂量50~55Gy。结果:术后除1例移植肠管坏死改用前臂游离桡侧皮瓣卷成皮管移植重建外,其余10例均成活,成功率为90.9%。肠管成活病例中无咽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7个月,喉癌术后复发患者1例术后2个月肿瘤再发,出现吞咽梗阻。结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安全可靠,内侧为黏膜的空肠瓣是下咽颈段食管极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28岁,因电锯伤右手1h于2006年2月10日急诊入院,术前检查:右食指自远侧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创面不整齐,离断指体挫伤较重,入院诊断:右食指完全离断。急诊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清创再植术,吻接动、静脉,修复双侧指神经。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术后血运好。术后第7d出现血管危象,给予相应处理。术后12d右食指末节指腹及中节指背皮肤部分坏死。术后第39d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坏死组织清除、中指桡侧指固有动脉串联皮瓣修复术。术后皮瓣存活,术后10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经皮电刺激在周围神经嵌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嵌压征在手术松解后应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周围神经嵌压的病例,经手术神经松解后,随机分为电刺激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于术后4周、8周、12周给予功能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4周、8周、12周的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电刺激分别为71%、86%、100%;对照组分别为50%、57%、71%。统计学显示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有效提高了周围神经嵌压征患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快速供肝切取与修整的外科技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总结肝脏移植供肝的快速切取和修整经验。方法分析2004年共186例快速供肝的切取和修整的资料。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灌注附加下腔静脉引流,快速切取供肝,4℃UW液中保存和修整肝脏。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10min,平均4.5min;冷缺血时间平均为3-16h,平均7h。供肝的修整时间为26~90min,平均46min。供肝修整时发现肝动脉解剖变异20例。结论快速供肝切取法要求术者技术娴熟、动作迅速和准确,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供肝热缺血时间。快速切取法能保证供肝的质量和确保供肝切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是临床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抗生素,其价格低廉,药源充足,除过敏反应外无其他副作用,多年来一直为临床医生所欢迎.但临床工作中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会出现假阳性反应而使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抗感染治疗.因此在判断青霉素皮试结果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大麻素CB1受体对条件性药物渴求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研究表明,大麻素CB1受体是用于治疗药物成瘾的一个新靶标。CB1受体存在于大脑激动环路,能调节药物摄取。在模拟人类成瘾的诱导复发动物模型上,阻断CB1受体能减弱暗示诱导性药物渴求的恢复。在多种滥用药物如精神兴奋剂、阿片、尼古丁及酒精等均可观察到防复发的作用。此外,CB1受体在奖赏相关性记忆中也有重要作用,这与内源性大麻素在记忆相关的可塑性中的作用相一致。临床试验证明,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能够抑制复发反应和体重增加。总之,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均表明,CB1受体拮抗剂为成瘾行为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于本院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同时采用卒中登记方法收集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58例患者中并发脑出血6例(10.3%),其中症状性脑出血2例(3.4%)。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分别死亡2例(3.4%)、4例(6.8%)和5例(9.3%)。3个月末和6个月未残疾或死亡例数分别为13例(22.4%)和9例(16.7%)。结论对选择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实时超声引导下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在脑深部病灶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开始我们在脑深部病灶显微手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病灶定位,指引手术中皮层入路及路径的选择,并使用术中超声影像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的范围,利用实时影像辅助判断病变切除程度。结果28例脑深部病灶,病灶直径为1.0~5.9cm,病理诊断包括蛛网膜囊肿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动静脉畸形2例,肿瘤7例,脑内血肿12例。所有病例均显微镜下全切,术后2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神经功能保存良好,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引导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脑深部病灶定位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能够实时指引手术路径和动态了解手术切除病灶的范围,与显微神经外科配合能够有效地避免额外的手术损伤,提高手术精度。  相似文献   
19.
试探《内经》遗传病纲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物基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遗传类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愈加明了化、确切化。《中医遗传学》是架构于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和现代遗传理论知识结构上的新兴学科。本文初步探讨了《黄帝内经》所述之遗传病之病名、证名及证候表述,对丰富这一具中医特色的学科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本文对1978年4月至1997年1月在我院心外科行瓣膜替换术的11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118例患者中,男性9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34.4a。血培养阳性率为35.6%,瓣膜培养阳性率为41.6%。同时,检测结果显示,瓣膜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1.2%,在血培养阴性者中更高达70.6%。结论: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