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全身性真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积累和交流白血病化疗病人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时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2年中明确诊断深部霉菌感染病人的诊断过程、方法、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转归.结果确诊深部真菌感染者共5例,均为白血病患儿,感染前或感染中白血病达完全缓解,特征性表现为发热,抗菌素治疗>5天无效,轻中度压痛的多发性硬性皮下小结(2/5例)和肝脾肾散布性低密度病灶(3/5例),需四周以上二性霉素治疗,有明显但可以处理的毒性反应.结论 发热、抗菌素治疗无效、硬性皮下小结和肝脾肾散布性低密度病灶时应考虑深部真菌感染,并给予4周以上二性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难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积极、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例病程分别为5年和7年,狼疮肾Ⅲ级和Ⅳ级,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和浆膜炎的患儿进行CD34+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首先经惠尔血动员、CS-3000血细胞分离机获取单个核细胞,通过CliniMACS CD34+细胞分选仪分别得到了1.7×106/kg及1.0×106/kg CD34+细胞,采集物中分别尚存2×105/kg和1×104/kg的CD3+细胞.用CTX 50 mg/kg·d×4 d+ATG(Fresennius S 5 mg/kg·d×3 d)预处理.结果两患者分别于+9 d和+7 d获粒细胞重建,自+15 d起血小板维持于正常水平.现已分别随访13月和6月,原发病症状完全消失,自身免疫相关抗体全部转阴,但细胞免疫功能仍未恢复,CD4细胞仍处于低水平.结论CD34+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型红斑狼疮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难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积极、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例病程分别为5年和7年,狼疮肾Ⅲ级和Ⅳ级,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和浆膜炎的患儿进行CD34+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首先经惠尔血动员、CS-3000血细胞分离机获取单个核细胞,通过CliniMACS CD34+细胞分选仪分别得到了1.7×106/kg及1.0×106/kg CD34+细胞,采集物中分别尚存2×105/kg和1×104/kg的CD3+细胞.用CTX 50 mg/kg·d×4 d+ATG(Fresennius S 5 mg/kg·d×3 d)预处理.结果两患者分别于+9 d和+7 d获粒细胞重建,自+15 d起血小板维持于正常水平.现已分别随访13月和6月,原发病症状完全消失,自身免疫相关抗体全部转阴,但细胞免疫功能仍未恢复,CD4细胞仍处于低水平.结论CD34+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型红斑狼疮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不同类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对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敏感度不完全相同,由于LAsp活性水平与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负相关,因此研究不同类型ALL患儿白血病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水平分布情况,有助于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LAsp。方法:通过HPLCFLD及蛋白定量等技术,检测28例ALL患儿(免疫酶型TALL7例,B细胞系列ALL21例)白血病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水平。结果:TALL患儿肿瘤细胞内AS活性水平较B细胞系列ALL患儿的显著增高(P<0.05),其中TALL患儿肿瘤细胞内AS活性中位水平为每小时9.3nMAsn/mgprotein,B细胞系列ALL患儿为每小时5.2nMAsn/mgprotein。但无论是在B细胞系列ALL患儿还是在TALL患儿中,肿瘤细胞内AS活性存在多态性分布。结论: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中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存在多态性分布,总体上TALL比B系ALL白血病细胞中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65.
6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顾龙君赵惠君陈静汤静燕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强化疗的强度和频度,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完全缓解(CR)率和5年CCR率不断提高。然而,由此也导致了感染率的增加。在化疗后使用重组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  相似文献   
67.
半个世纪前Seeger等首先合成氨基喋呤,Far-er等试用后证明它可使儿童急性白血病短暂缓解,从此揭开了用化疗治疗儿童致死性白血病的序幕。20年前Aur等对3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2001方案短程化疗对儿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间变大细胞型淋巴瘤(ALCL)的疗效。方法根据国外发达国家报道及本研究组前期CCCG-97方案结果,对CCCG-97方案的适应证、分组标准、治疗强度及治疗时间进行修正,制定B—NHL2001方案。根据分期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将患儿分为低危组(R1组)、中危组(R2组)和高危组(R3组),分别接受3、5和6个疗程的短程化疗。对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为B—NHL(伯基特型、弥漫大B细胞性和未能进一步行病理形态分型)和ALCL的连续首诊病例进行分析。随访至2007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研究期间纳入48例患儿,有3例(Ⅰ期1例,Ⅲ期2例)在1个疗程化疗好转后家长决定终止治疗未进入统计。有效数据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10个月至15.5岁,平均7.1岁,中位年龄6.3岁;Ⅰ期2例,Ⅱ期17例,Ⅲ期18例,Ⅳ期8例;R1组2例,R2组14例,R3组29例。原发部位:腹腔23例,鼻咽部7例,外周淋巴结7例,皮下组织1例,纵隔1例,腮腺2例,股骨、髋骨各1例,右胸壁1例,广泛胸腹腔病变难以确定原发病灶1例。病理分型:伯基特型14例,弥漫大B细胞性13例,ALCL3例,B细胞性(非淋巴母细胞性,未能进一步行病理形态分型)15例。2个疗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41例;因有残留病灶而在3个疗程化疗后行2次手术,病理活检证实无肿瘤细胞确定为CR2例。CR率为95.6%(43/45例)。2例(Ⅲ、Ⅳ期各1例)未获CR,其中1例3个疗程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行2次手术,病理活检证实仍为肿瘤组织。随访至2007年12月,40/43例(88.9%)持续CR中,均已完成治疗。随访6~77个月,平均2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复发3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其中1例为盆腔原发部位复发、1例骨髓复发、1例转移性脑膜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诊断后5、6和8个月。估计5年无病生存率(EFS)为88.3%。结论B—NHL2001方案估计5年EFS为88.3%,提示该方案有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验证。  相似文献   
69.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gene probes of immanoglobulin aheavy chain (IgH), T cell receptor (TCR) gamma and delta chain as well as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the immunophenotype and karyotype were studied in 23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diagnosed according to FAB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d genotype in 21 of them. Among them 16 cases belonged to B lineage ALL, 4 cases to T-ALL, one case to ANLL, and 2 cases to acute undifferential leukemia (AUL). The IgH gene rearrangement was expressed in all of the B lineage ALL, the T-ALL were in germline. The gene rearrangement of TCR gamma and delta chain was expressed in both type of ALL, but the form of rearrangement was different. The quantitative abnormalities of chromosomes were found in 11 of 23 cases, 2 cases had chromosome structure abnormalities. Correlating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M), immunology (I), cytogeneties (C), genotyp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type B-Ⅳ, T-ALL, and A UL exieted, indicating that they had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fining subclassification, prognosis and guidance of treatment in childhood ALLs.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对氨甲蝶呤(MTX)的耐药机制,指导不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合理应用MTX,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改善长期生存质量.方法用MTT法检测了Sup-m2、Namalwa及Namalwa12细胞株对MTX的药效差异,用RT-PCR及3H-MTX掺入结合HPLC法分别检测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mRNA,还原性叶酸载体(RFC)功能及MTX多聚谷氨酸(MTXPG)各组分含量.结果各细胞株对MTX的敏感程度依次为Sup-m2>Namalwa>Namalwa12;这种差异并非RFC功能不同所致,而与形成MTXPG的量密切相关;Sup-m2细胞不仅较Namalwa细胞形成的MTXPG多,且形成MTXPG的速度也较快;DHFRmRNA表达逐渐增高参与Namalwa12耐药性的形成.结论MTXPG合成不佳、DHFRmRNA表达增高导致Namalwa12Burkitt's恶性淋巴瘤细胞对MTX耐药;大细胞间变性恶性淋巴瘤对MTX高敏,临床MTX使用剂量可相对减少,且维持用药时间也可略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