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superior labrum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SLAP)修复和腱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Ⅱ型SLA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 采用SLAP修复和腱固定手术治疗的38例Ⅱ型SLAP损伤患者。所有患者为单侧SLAP损伤。 16例接受腱固定治疗, 其中男9例, 女7例;年龄45~54岁, 平均(49.3±3.7)岁;右侧10例, 左侧6例;摔伤10例, 投掷损伤2例, 日常生活损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8周。22例接受SLAP修复治疗, 其中男14例, 女8例;年龄44~56岁, 平均(49.0±2.8)岁;右侧13例, 左侧9例;摔伤14例, 投掷损伤5例, 日常生活损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术后6个月、1年及2年UCLA评分和SS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ST和UC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 腱固定组SST和UCLA评分高于SLAP修复组, 且在UCLA的功能、前屈范围、前屈力量、满意度4个功能评分上均优于SLAP修复组。术后1年和2年后的随访结果中腱固定组SST、UCLA评分及UCLA分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AP损伤的腱固定治疗在短期内治疗效果优于SLAP修复组, 长期治疗效果两者相当。  相似文献   
52.
规范烧伤疾病诊断和编码是提高烧伤病案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根据烧伤外科疾病的特点,提出了烧伤疾病诊断应由烧伤诊断、烧伤并发症诊断和并存疾病诊断三部分组成,并结合实例对如何进行烧伤疾病的诊断书写、主要诊断的选择、ICD-10编码方法进行了详尽说明.  相似文献   
53.
<正>手术是烧伤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术前内科并发症多、营养状况偏差,手术后发生并发症可能性较大等原因,医生、患者和家属对老年患者手术存在畏惧心理。虽然老年人烧伤的病死率居各年龄首位,但选择性手术可能有利于预后〔1,2〕。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共行烧伤外科手术291例次,男200例次,女91例次,年龄291岁。根据手术时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9例次和非老年组(<60岁)252例次。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微丝功能对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疤痕成纤维细胞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Northern blot分析等方法,以α-^-32P-dCPT标记的胶原酶及TIMP-1 cDNA为探针,检测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用细胞松弛素B破坏微丝后,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性细胞的胶原酶及TIMP-1 cDN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微丝骨架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参与对成纤维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调控。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Flash大螺距模式下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结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在CT 胸主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按扫描方式将患者分成A,B两组。A 组扫描参数采用大螺距模式,智能最佳 kVp 技术扫描,图像重建方式为迭代重建;B组扫描参数采用常规螺距,120 kVp 管电压,图像重建方式为滤波反投影法,比较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别。客观图像质量A 组明显好于B组。胸主动脉3个位置CT值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的SNR、CNR均明显高于B组,背景噪声A组低于B组。两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位医生的一致性分别为0.737、0.617和0.705。A组有效剂量要明显低于B组,降低了30%。结论:大螺距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结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CT胸主动脉成像不但有效的降低了辐射剂量,还同时提高了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影响烧伤外科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2年3月间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施行的291次烧伤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非计划再手术分为再手术组和非再手术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其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非计划再手术37次。患者性别、创面修复手术、感染手术、皮瓣修复手术、手术者职称、空腹血糖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手术、术者职称是影响非计划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防治感染、提高术者诊疗水平是减少烧伤外科非计划再手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缝线锚入法修复后路软组织预防术后早期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缝线锚入法修补后关节囊的病例,研究锋线锚入法对预防早期脱位的作用。术中F型切开并完整保留后关节囊。取5号EHTIBOND缝线4根。中部对折。打结2个后置入髓腔。使缝线依靠线结锚着在股骨假体与髓腔后壁间。深度约2~3cm,作为后关节囊股骨侧止点,使切开之关节囊及外旋小肌群一起缝合固定于股骨颈后壁。术后观察早期的安全活动范围及脱位情况,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中无术后髋关节脱位出现,无感染及假体松动出现。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7.6%。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锚入式缝合法修补后关节大大增加了髋关节的后方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早期后脱位的发生,且允许术后早期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摘要 目的了解创面感染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上海市某医院住院患者创面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从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15株,含多重耐药菌217株,占68.89%。居前5位的MDRO分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创面MDRO患者危险因素为有住院史、创面面积大、难愈性创面、近期使用抗菌药物和近期手术治疗者。结论 创面感染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比例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绝对优势菌。  相似文献   
59.
小切口多层次除皱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多层次除皱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效果。方法 56例患者取颞部和额顶部小切口,应用皮下浅筋膜层,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层和骨膜下层分层剥离行除皱术。结果 56例患者术后满意,疗效良好,2例手术后小血肿,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轻、中度的中青年皮肤松垂患者,多采用面上中部皮下浅筋膜层和SMAS层两层平面除皱,可以达到较好效果;对于年老较重的患者,则需要增加骨膜下除皱,能有效改善鼻唇沟及眶颧颊皮肤皱纹。小切口多层次除皱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除皱效果确切,是面部除皱行之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内皮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微丝骨架系统的形态结构变化,研究阻断微丝功能对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以培养单层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3H-TdR掺入法,研究微丝功能对创面愈合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内皮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伴随微丝特殊而有序的变化。用细胞松弛素B破坏微丝,可不同程度抑制创面的愈合及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时间一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微丝功能在内皮细胞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效应影响DNA合成,从而影响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