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d Aortic Arch,简称IAA)伴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平整化治疗(IPT)对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金钢砂磨针磨除内膜的方法建立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用随机数表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比Ⅱ组),每组8只。Ⅰ组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采用金刚砂磨针磨除内膜后,行IPT;取对侧颈动脉作为自身对照。术后即刻及2周应用超声诊断仪评价血管狭窄程度。2周后,取两侧颈动脉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内膜增生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周后,Ⅱ组腔管比(内腔面积/总面积)低于Ⅰ组[(40.57±2.40)%比(52.79±2.01)%,t=8.387,P<0.01],新生内膜区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Ⅰ组(0.134±0.020比0.110±0.011,t=2.621,P<0.05),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低于Ⅰ组[(111.300±21.380)cm/s比(168.700±13.640)cm/s,t=4.222,P<0.01],管腔直径高于Ⅰ组(0.852±0.152)mm比(1.167±0.213)mm,t=2.5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T能够抑制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可能与血小板黏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老年患者选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同时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MVR)(BV)与CABG行二尖瓣成形(MVP)的早、中期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7-06因IMR行CABG+MVR(BV)或CABG+MVP的老年患者59例,比较其围手术期超声心动图指标及术后第1、2、3、4、5年随访资料。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再次行二尖瓣手术、术后出现心力衰竭和二尖瓣重度反流。结果:CABG+MVP(BV)组与CABG+MVP组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主动阻断时间、心力衰竭及死亡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BG+MVP(BV)组术后重度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CABG+MVP组(P0.05)。CABG+MVP(BV)组与CABG+MVP组手术前后LVEF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左心房内径(LAD)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CABG+MVP(BV)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1.5个月,CABG+MVP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2.8个月。两组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MVR(BV)与CABG+MVP治疗老年IMR的手术风险、中远期心功能与死亡比例差异不明显。CABG+MVP术后有出现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可能,CABG+MVR(BV)纠正反流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单纯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外科治疗方法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自1988年4月至2000年9月,我院共对45例单纯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3.8±10.5)岁。病例入选标准:术前诊断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舒张内径(left ventricle diastole diameter,LVDD)70mm者。该组患者中,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者36例(占80%),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者9例(占20%)。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3例,Ⅲ~Ⅳ级32例。胸X线片C/T示:0.64±0.12(范围0.47~0.84)。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UCG)示所有患者均患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LVDD为(76.3±4.1)mm(范围:70.2~89.6mm),射血分数(EF)为(45.7±6.3)%(范围:30.0%~66.3%);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接受MVR。结果:全组45例患者中,围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4.4%,术后2w UCG示LVDD减小为(65±5.2)mm(与术前相比P0.01)。随访至2012年9月,37例患者得到随访,占总数的82.2%,平均随访时间为(13.8±0.12)年(144~264个月),至今存活患者23例,占62.2%,其中5例患者心功能Ⅰ级,14例患者心功能Ⅱ级,2例患者心脏功能Ⅲ级2例心功能Ⅳ级。随访期间死亡12例,随访病死率为32.4%,失访2例,失访率为5.4%。因心脏原因死亡9例,占死亡例数的75%,主要原因慢性心功能不全和为抗凝并发症或合并肾功能不全。存活患者LVDD进一步减小达(60.0±6.1)mm,与术后围术期LVDD相比有明显缩小(P0.001)。结论: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MVR是一种远期疗效好的外科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左心室能够进一步缩小。远期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和抗凝并发症为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患者300例,以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骨蜡组以骨蜡完成胸骨断面止血;斯泰可组和明胶海绵组钝性去除填塞于胸骨骨髓腔中的骨蜡,代之以剪裁成适合宽度的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或明胶海绵填充后关闭胸骨。分析比较三组术后24h纵膈引流量,术后胸骨哆开情况,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情况,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情况。结果:三组引流量斯泰可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153.5±50.5)vs.(250.5±102.5)vs.(332.5±105.5)mL,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胸骨哆开、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例数,斯泰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斯泰可(stypro)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术中胸骨断面止血效果明确,应用简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窥镜下采集小腿大隐静脉,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OPCABG患者269例,根据小腿大隐静脉取材方式将患者分为,内窥镜血管采集(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组和全程切开(open vein harvesting,OVH)组,比较两组取材时间、取材质量、切口并发症、围术期和术后近期随访时的临床效果及患者评价。结果:EVH组取材长度、血管质量和取材时间可满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需要。与OVH组相比,EVH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和下肢水肿发生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皮下组织瘀斑发生率较OVH组高。取材时间EVH组平均35 min,OVH组平均4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端吻合口数目EVH组3.2个/例,OVH组3.1个/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均无心绞痛再发。结论:CABG术中采取EVH取小腿大隐静脉的方法有效可行。其作为一种微创取血管的方法,取材质量良好、切口小、并发症更少,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室壁瘤是严重的心肌梗死并发症,常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室壁瘤患者大多伴前降支闭塞,但也有部分患者冠状动脉正常.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们为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室壁瘤患者实施了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44~ 76岁,平均(56.4±8.8)岁,>60岁5例;体质量平均(72.1±11.4)kg.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以上者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45者8例.左心室血栓5例,合并高血压2例,二尖瓣反流4例(重度2例).全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狭窄,但均有心前区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和胸闷等临床症状,活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9.
10.
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7例。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死亡。结论:心脏外伤应尽快确定诊断,即刻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合并的室间隔缺损或瓣膜病变,如果不危及患者生命,可以择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