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HBsAg 、HBeAg 、HBcAb (简称"大三阳")及HBsAg 、HBeAb 、HBcAb (简称"小三阳")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毒DNA(HBV DNA)与ALT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1191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其中大三阳192例,小三阳999例),HBV DNA测定采用FQ PCR法,ALT检测采用酶法,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HBV DNA与ALT值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大三阳组HBV DNA异常率(91.67%)和ALT异常率(60.42%)显著高于小三阳组(21.62%、28.13%)(P<0.01),但HBV DNA与ALT并无相关性.结论 大三阳患者HBV DNA含量及肝损伤程度高于小三阳患者,但HBV DNA与ALT并不相关,HBV DNA与ALT两者同时测定有助于更明确地反映患者体内病毒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外周血雌激素水平与T细胞亚群和PD-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对照组女性60例,围绝经期组30例,绝经后期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化学发光等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PD-1表达和雌激素水平。结果 :相比正常组,围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CD3+、CD4+T细胞亚群相对值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CD8+T细胞亚群相对值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D4+、CD8+T细胞PD-1相对表达量3组间有差异(P<0.05),绝经后期组低于围绝经期组和正常组。CD4+、CD8+T细胞亚群PD-1相对表达量均与E2呈正相关(P<0.001)。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相对值均下降。CD4+、CD8+T细胞PD-1表达量也降低,显示雌激素与T细胞免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对CD40/D40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溶性和蛋白方面,对其在转录水平上的研究文献不多,可能与其无商品化质粒标准品有关.目的:构建检测CD40/CD40L mRNA表达水平差异的标准品.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9-04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取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组织,经患者知情同意.方法:以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组织细胞的总RNA为模板、Random 6mers为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用该cDNA为模板PCR扩增人CD40/CD40L基因相应的cDNA片断,构建PMD-18-CD40/CD40L重组质粒,鉴定测序后,用荧光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主要观察指标:①RNA质量检测结果.②扩增的目的片段电泳结果.③CD40/CD40L基因测序结果.④标准品的扩增情况.结果:组织提取的总RNA完整性良好,构建的CD40/CD40L质粒经PCR扩增后分别得到136 bp,200 bp的清晰条带,测序结果与目的片段完全一致,且质粒的原始浓度为2.66×10~(13)、2.45×10~(13) copies/mL,倍比稀释至2.0×10~6 copies/mL均能得到良好的标准曲线(R~2=1).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CD40/CD40L基因荧光定量PCR标准质粒.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临床实验室(digital clinical laboratory,DCL)建设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医疗改革的基础之一.它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尤其是对于提高数字化检验、数字化管理与决策和数字化健康服务水平,促进检验医学事业快速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重...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最近发现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很高,能在心肌缺血早期可逆阶段被检出,是第一个被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球囊置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试验于2007-11/2008-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完成。对象: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球囊置入治疗的患者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34~81岁;另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健康人群60名作为对照,男36名,女24名,年龄42~75岁。方法:测定60名体检健康者和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前与术后5min,术后2,6h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水平;46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球囊置入治疗的患者,于球囊扩张后5min,2,6h取静脉血2mL进行心肌肌钙蛋白T测定,测定值〉0.16μg/L者判为阳性。主要观察指标: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及心肌肌钙蛋白T的水平。结果: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置入治疗后5min、术后2h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较术前及对照组升高(P〈0.01);术前与术后6h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置入治疗后5min、术后2h46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均为阴性,术后6h有3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阳性。结论:心肌缺血患者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升高较心肌肌钙蛋白T出现早,缺血修饰白蛋白可作为心肌缺血发生后到发生细胞坏死之前的一个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6.
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1和Th2细胞所诱导的免疫反应能互相调节。在生理条件下,机体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处于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发生偏离,机体就会趋向疾病状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B β1)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对 31例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和TGF β1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在发病后第 1天升至最高 [(4 8.4± 10 .4)ng/L],随后逐渐下降 ,第 3天和第7天分别下降至 (38.2± 9.6 )ng/L和 (31.4± 6 .8)ng/L ,第 7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2 3.7± 5 .9)ng/L ,P <0 .0 1]。轻、中、重三型脑梗死组间在同一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不同大小梗死灶间除发病后第 1天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外 (F =4.13,P <0 .0 5 ) ,其它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峰值与病情轻重无关 (rs=0 .186 ,P >0 .0 5 ) ,而其与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 (rs=0 .5 0 8,P <0 .0 1) ;脑梗死患者血清TGF β1在发病后第 1天为最低 ,随后渐升 ,至第 7天接近对照组 [(4 2 .1± 8.2 ) μg/L],其变化与病情轻重或梗死灶大小无显著相关 (P>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 :IL 6和TGF β1可能都参与了脑梗死的免疫 炎症反应 ;动态检测IL 6和TGF β1有助于脑梗死的病情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纯  顾国浩  陈卫昌  尹志农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674-3675,F003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载脂蛋白CⅡ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B)n(AG)m及(AG)m序列多态性。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并构建了载脂蛋白CII(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B)n(Ac)m及(Ac)m序列等位基因梯阶标准,检测了231例汉族人群健康体检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测定了等位基因28的序列。结果:检出36种(TG)n(AG)m序列基因型、12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17,18,26—35,其频率分别为O.061,O.O11,O.002,O.002.O.054,O.255,O.372,O.084,O.026,O.039,O.052,O.041。检出7种(AG)m序列基因型、4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6,7,8,9,其频率分别为O.002,O.152,O.812,O.034。与欧洲白种人比较,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G)n(AG)m及(AG)m序列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χ^2=341.47,P&;lt;O.O1;χ^2=56.05,P&;lt;O.01)。结论:载脂蛋白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B)n(AG)m及(AG)m序列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了解汉族人群该序列的遗传特点,是研究其与疾病相关性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医学检验工作者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软件开发人员在医学检验行业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指导下,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集聪明才智和创新思想,创建数字化医学检验软件体系,助推数字化医学检验操控系统、数字化医学检验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医学检验服务系统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满足客户日益増长的医学检验需求,实现数字化临床实验室的智能操控、科学管理和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BA-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7E3和抗血小板CD62p单抗SZ51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建立BA-ELISA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50名健康志愿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急性脑梗死(ACI)和30例糖尿病(DM)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并与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应用该方法对抑制性单抗SZ21和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功能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检测血小板计数敏感度低达3.13×109/L(7E3包被板)和6.25×109/L(SZ51包被板),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23%~8.35%和4.38%~5.78%。测得AMI、ACI和DM患者ADP诱导的(未诱导的)血小板的GPⅡb/Ⅲa和CD62p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均P〈0.01)。BA-ELISA测定表明,SZ21和阿司匹林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功能(但P〉0.05)。该方法和FCM同时测定健康志愿者、AMI、ACI和DM患者的GPⅡb/Ⅲa和CD62p表达水平。测定数据经直线回归分析得r=0.86。结论 BA-ELISA检测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可精确判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为指导临床预防、诊治、评估疾病提供简便、可行的方法。活化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可从凝血的角度对上述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的判断、抗血栓药物的评估及疾病预后的判断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